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垃圾回收物流体系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及意义 1
1.2 课题的相关理论 2
1.3 技术线路图 4
2 淮安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概况 5
2.1 淮安概况 5
2.2 淮安生活垃圾量 5
2.3 淮安生活垃圾构成 7
2.4 淮安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7
2.5 淮安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 8
3 生活垃圾回收物流体系网络设计基本理论 8
3.1 城镇生活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网络模型设计 8
4 淮安市垃圾回收物流体系设计 11
4.1 中转体系设计——垃圾中转站选址设计 11
4.2 回收体系设计——垃圾回收路线优化设计 14
4.3 垃圾处理设计——垃圾处理技术选择 22
5 政策意见 24
5.1 尽快改革现有的垃圾管理体制 24
5.2 尽快完善城市边缘地区垃圾系统基础设施 24
5.3 优化垃圾收运路线 24
5.4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25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A 29
1 绪论
1.1 选题及意义
城市垃圾是城市中固体废物的混合体,包括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工业废渣的数量,性质及其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差异很大,应统一管理,根据不同情况由各工厂直接或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放置于划定的地区。建筑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可用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是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各种包装物、旧报纸书刊以及玻璃、铁、铝和饮料容器等,其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家用电器、厨余物(kitchens surplus)和泥污,应进行分类、收集、清运和处理。其中城市垃圾又可细分为下面几类:食品垃圾、建筑垃圾、普通垃圾、清扫垃圾,危险垃圾。其中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和清扫垃圾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垃圾属于工业垃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特点便是人口的流动。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导致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直接导致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加。由于生活垃圾的大幅增加,原有的垃圾回收物流体系的规模和功能已不能满足现有垃圾量的回收和处理。所以本文就城镇生活垃圾的回收物流体系进行研究。主要考虑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对现有垃圾收运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分类、运输、处置增添了难度。处置不当会造成影响城市景观、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空气质量、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这一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为解决这个问题,需在城市附近适宜的位置建设垃圾转运站,这也是较为先进的一种垃圾处理模式,通过中转站将垃圾收集和运输分开,用带压缩装置的收集车辆来收集废弃物,而采用大容量的运输车辆将废弃物运到处理厂。使用垃圾中转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同时还可以缓和公共交通,降低臭气散发,以及减少道路磨损。垃圾中转站还能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分离出可回收利用的部分,这样就减少了运往填埋场的垃圾量,依靠当地的回收市场,可以增加收入。[1]事实证明,在中转站内进行垃圾分类比在填埋场分类效率也高出很多。但是垃圾中转站的存在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垃圾中转站扰民,垃圾中转站异味噪音为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其次是中转站的运行效率不高,而在有些地区设置中转站的成本高;还有就是虽然在垃圾中转站进行分类的效率高于在处理厂进行分类,但在大多数城市中转站的分类也没有做好,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某些地区并不适合建立垃圾中转站,这时采用另一种模式,即流动收运模式,不需要经过垃圾中转站,而将垃圾直接收集然后运到处理厂。这种模式避免了中转站的缺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收运路线的选择问题。在流动收运的模式中,收集清运工作的科学性、经济性关键是选择合理的收运路线。选择合理的垃圾收运车辆的路线,可减少行驶距离,节约时间,可高效地调度收运车辆,减少投入车辆数,车辆的维修费用、燃油费也相应减少。同时,人力资源也可发挥更大的效率。因此,通过对垃圾收运车辆行车路线的优化,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收运费用。本文重点就在这两种模式的综合运用基础上,对淮安市城市生活垃圾物流回收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并提出相关意见,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 课题的相关理论
1.2.1 新型城镇化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而城镇人口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城镇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生活质量与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城镇的不断发展,人口规模急剧上升,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加,导致垃圾物流回收体系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越显突出。一个健全完善的垃圾物流回收体系直接决定了一个城镇的环境质量,因此垃圾物流体系的优化决定了一个城镇的公共服务质量,从而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质量。
1.2.2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农村居民的市民化。《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能够享受相应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镇化是一个载体和平台。新四化相辅相成,融合互从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三是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规划》提出,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要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随着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综合承载能力的矛盾在加剧,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要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这六个新特点既是规划的创新之处,也是未来实施的重点。
1.3 技术线路图
图1.1 技术路线图
2 淮安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概况
2.1 淮安概况
淮安市地处江苏省北部中心地域,黄淮平原东部,淮河流域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2′至119°36′,北纬32°43′至34°06′,下辖涟水、洪泽、金湖、盱眙4县和楚州、淮阴、清河、清浦4区,全市总面积1.072万平方千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GDP超过1万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3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