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三江图书馆的应用策略分析
摘 要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手动流程,简化了流通环节,实现了对图书的有效管理,但其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关于RFID的发展概况,通过与传统条形码的比较,得出其技术的优势,阐述了图书馆应用该技术的必然性、优势及劣势,详细介绍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情况,发现其应用方面有哪些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降低标签成本,缩小标签、技术兼容、建设自助借还系统、信息加密、改造内部环境的合理化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3
第一章 关于RFID 1
1.1什么是RFID 1
1.2RFID发展概况 1
1.3RFID技术与传统条形码相比具有的优势 2
第二章 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和优劣势 2
2.1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 2
2.1.1国外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的启发 2
2.1.2国内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2
2.1.3读者用户的需求 3
2.1.4图书馆自身的技术需求 3
2.2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优势 3
2.2.1减少工作人员手动流程、错误和重复动作 3
2.2.2通过快速和自助借还图书增强读者体验 3
2.2.3减少工作人员图书管理时间和读者寻找图书时间 4
2.2.4简化流通环节? 4
2.3劣势 4
2.3.1技术存在缺陷 4
2.3.2成本过高 4
2.3.3标准化不统一 4
2.3.4分拣系统缺失 5
第三章 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应用现状 5
3.1三江图书馆 5
3.1.1简介 5
3.1.2现状 5
3.2RFID在三江的发展方向 6
3.2.1馆藏标签 6
3.2.2标签寻找、顺架 6
3.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信息定位 6
第四章 三江引进RFID技术面临的问题 6
4.1标签本身存在缺陷 6
4.2RFID与条形码并用却不兼容 7
4.3自助借还系统仍然遥遥无期 7
4.4隐私安全问题 7
4.5整体环境条件的问题 7
第五章 针对上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7
5.1降低标签成本,缩小标签 7
5.2技术兼容 8
5.3建设自助借还系统 8
5.4信息加密 8
5.5改造内部环境 8
六、 总结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同时,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日新月异,传统的条码加磁条的管理技术俨然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求,选择新的技术为图书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RFID技术能够为读者提供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不仅可以提高馆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人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安全管理、流通、和典藏等方面。RFID技术的发展也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传统技术成为一种趋势。
三江图书馆在这种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发现了自身图书管理的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校方和供应商及时把握这一机遇,积极寻求方法引进RFID技术,为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第一章 关于RFID
1.1什么是RFID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使用射频电子设备发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而且可以将新的信息写入目标对象的标识设备。RFID的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如上图,RFID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应用软件系统。标签主要由内建芯片、天线和外部包装(耦合原件)组成,而每一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标签芯片具有一定产生的容量,能够存放数据,如产品序号等。标签外部包装能够跟着不同应用而产生任意变化,目前的外部包装主要有服装面料和生物工程塑料等。阅读器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标识信息连带标签上其它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将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更好地为人们所使用。
1.2RFID发展概况
RFID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空军受到雷达工作原理的启发开发了敌我飞机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系统,希望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能够包含敌我识别的信息,以此辨认敌我飞机,避免误伤己方飞机。早期,RFID知识单纯作为检测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效,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加速了射频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RFID开始应用于商业,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到21世纪,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渐渐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汽车制造、门禁控制、供应链、库存跟踪、生产控制、和资产管理等领域都渗透了RFID技术。
随着RFID技术被更多人熟知,图书管理领域也发现了RFID技术在管理图书方面的优势,从而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着手引进RFID技术,开展人性化、智能化、便携式的图书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受到各大图书馆的重视。
1.3RFID技术与传统条形码相比具有的优势
RFID技术相对于传统条形码主要有一下几点优势:首先就是RFID技术使用寿命长,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可以工作;第二,RFID技术利用标签可以很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或类型的产品上,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同时,标签的内容能够随时动态改变;而且RFID不需要光源,它可以透过外部材料来读取数据,读取距离也更远;第五,其可以存取和写入数据,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第六,每个标签的数据都设有相应的密码保护,其安全性更让用户放心;最为便捷的是通过使用防冲撞技术,RFID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如,HF13.56MHz系统每秒能处理大约50张标签。
第二章 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和优劣势
2.1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
2.1.1国外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的启发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3
第一章 关于RFID 1
1.1什么是RFID 1
1.2RFID发展概况 1
1.3RFID技术与传统条形码相比具有的优势 2
第二章 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和优劣势 2
2.1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 2
2.1.1国外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的启发 2
2.1.2国内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快速发展 2
2.1.3读者用户的需求 3
2.1.4图书馆自身的技术需求 3
2.2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优势 3
2.2.1减少工作人员手动流程、错误和重复动作 3
2.2.2通过快速和自助借还图书增强读者体验 3
2.2.3减少工作人员图书管理时间和读者寻找图书时间 4
2.2.4简化流通环节? 4
2.3劣势 4
2.3.1技术存在缺陷 4
2.3.2成本过高 4
2.3.3标准化不统一 4
2.3.4分拣系统缺失 5
第三章 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应用现状 5
3.1三江图书馆 5
3.1.1简介 5
3.1.2现状 5
3.2RFID在三江的发展方向 6
3.2.1馆藏标签 6
3.2.2标签寻找、顺架 6
3.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信息定位 6
第四章 三江引进RFID技术面临的问题 6
4.1标签本身存在缺陷 6
4.2RFID与条形码并用却不兼容 7
4.3自助借还系统仍然遥遥无期 7
4.4隐私安全问题 7
4.5整体环境条件的问题 7
第五章 针对上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7
5.1降低标签成本,缩小标签 7
5.2技术兼容 8
5.3建设自助借还系统 8
5.4信息加密 8
5.5改造内部环境 8
六、 总结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革新,同时,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日新月异,传统的条码加磁条的管理技术俨然已经不能满足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求,选择新的技术为图书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RFID技术能够为读者提供快捷的自助式服务,不仅可以提高馆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人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少发达国家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安全管理、流通、和典藏等方面。RFID技术的发展也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传统技术成为一种趋势。
三江图书馆在这种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发现了自身图书管理的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校方和供应商及时把握这一机遇,积极寻求方法引进RFID技术,为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第一章 关于RFID
1.1什么是RFID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使用射频电子设备发射射频信号,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来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而且可以将新的信息写入目标对象的标识设备。RFID的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自动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如上图,RFID技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应用软件系统。标签主要由内建芯片、天线和外部包装(耦合原件)组成,而每一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标签芯片具有一定产生的容量,能够存放数据,如产品序号等。标签外部包装能够跟着不同应用而产生任意变化,目前的外部包装主要有服装面料和生物工程塑料等。阅读器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标识信息连带标签上其它相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将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更好地为人们所使用。
1.2RFID发展概况
RFID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空军受到雷达工作原理的启发开发了敌我飞机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系统,希望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能够包含敌我识别的信息,以此辨认敌我飞机,避免误伤己方飞机。早期,RFID知识单纯作为检测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效,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加速了射频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RFID开始应用于商业,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到21世纪,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渐渐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汽车制造、门禁控制、供应链、库存跟踪、生产控制、和资产管理等领域都渗透了RFID技术。
随着RFID技术被更多人熟知,图书管理领域也发现了RFID技术在管理图书方面的优势,从而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着手引进RFID技术,开展人性化、智能化、便携式的图书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受到各大图书馆的重视。
1.3RFID技术与传统条形码相比具有的优势
RFID技术相对于传统条形码主要有一下几点优势:首先就是RFID技术使用寿命长,在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可以工作;第二,RFID技术利用标签可以很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或类型的产品上,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同时,标签的内容能够随时动态改变;而且RFID不需要光源,它可以透过外部材料来读取数据,读取距离也更远;第五,其可以存取和写入数据,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第六,每个标签的数据都设有相应的密码保护,其安全性更让用户放心;最为便捷的是通过使用防冲撞技术,RFID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如,HF13.56MHz系统每秒能处理大约50张标签。
第二章 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和优劣势
2.1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必然性
2.1.1国外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的启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