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装备配置方案设计_以南京沪江商贸城为例

农产品物流装备配置方案设计_以南京沪江商贸城为例[2020010515020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剧增,农产品已由原来的不够己用到现在的过剩,尤其在农业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配备一批适合农产品物流操作的物流装备已成为农产品物流园的一项重要工程,更好地发挥其效能,提高运行效率。农产品物流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尤其是在农产品物流园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淡季时会有大量设备闲置,导致资源浪费,旺季时,设备不足,周转困难,工作难度加大,合理的配备一批农产品物流装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农产品物流园的物流装备配置进行合理规划,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南京市人口增长状况,结合人均消耗农产品数量,预测农产品物流园每日的农产品操作量,考虑物流装备的装载量,计算出需求的车辆数量。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物流装备,农产品物流,配置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3
2 农产品物流装备类型及配置理论研究 4
2.1 农产品物流现状 4
2.2 农产品物流机械装备 4
2.3农产品物流装备配置理论基础 6
3 南京沪江商贸城现状 8
3.1 南京沪江商贸城布局分析 9
3.2 南京市人口数量及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预测 10
4 农产品物流装备配置分析 12
4.1 农产品物流运输车辆技术分析 12
4.2 农产品物流运输车辆配置计算 12
4.3 南京沪江商贸城车辆配置表 14
4.4 南京沪江商贸城现有物流装备分析 15
4.5 南京沪江商贸城配置方案设计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绪论
物流装备是指企业在进行物流作业活动、实现物流功能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成套机械设备、器具等物质资料,物流装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资产,同时它代表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1]。物流装备作为生产力要素,对于发展现代物流,改善物流状况,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促进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增强物流系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 ~ 30%,我国每年至少有1.8亿吨果蔬腐烂掉,而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在5%以下;我国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12%~15%,相当于8000万人口的年消费量。[2]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配置一批高效率的物流装备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新世纪以来,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为标志的现代流通业日渐兴起,作为物流行业一大分支农产品物流也必然要适应这一发展。配置一批专业化、高性能、高效率的农产品物流装备,为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可操作方案,对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有深远意义。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作为一个正在中国梦道路上行进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产品物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农产品市场到农产品批发中心再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都在不断升级,但就设备而言,仍然存在运输成本高,种类不足,型号落后,利用率低等问题,物流装备是农产品物流的主要部分,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完善的物流体系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沪江商贸城建于2005年,坐落在南京市江北六合经济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38.8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0亿元。目前定位为各类水产、干货、冻品、蔬菜、水果及肉类等批发交易、展示、保鲜、贮藏、加工、分选、包装、配送、电子商务、无公害检验检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综合市场,现已是南京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已被江苏省农委确定为省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市场内已建成五金、水产、干货、副食品等商铺1568套,综合大棚约2万平方米、淡水水产交易大棚8000平方米、蔬菜大棚约2万平方米、食品城约5万平方米、大型停车场约2万平方米、配套冷库1.2万吨,另计划增建水果交易大棚及仓储物流中心等设施。目前市场内特水水产、干货、冻品等经营户近千户,由原南京惠民桥、白云亭市场搬迁至此;市场内的淡水鱼批发市场由原南京应天路水产批发市场搬迁至此。
农产品物流是“三农”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确合理地配置物流装备将能为农产品物流作业优选出最佳的技术方案,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将能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提高物流效率,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物流配送中心在进行功能性外延和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都面临机械设备的购置或原有机械设备更新、改造的问题,在正确估计和评价装卸搬运机械的使用效益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方案已成为当代物流中心研究的热点。
根据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损耗率大、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机械装备技术水平低等特点, 作为农产品物流研究人员, 应该从技术、经济、效率等方面考虑拟定出最优的物流机械装备配置方案, 花最低的成本得到最理想的目标。
农产品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地域性以及生产的不平衡性,设备总量的需求弹性很大,生产淡季时设备大量闲置,生产高峰时可用设备又不足。同时,当前我国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务的企业多数由原来的运输或仓储企业演变而来,新旧设备同时使用的情况普遍,这种技术性能参差不齐混杂应用的状况使得物流设备的平均利用率更低,这都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效率。
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目前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形成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格局。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城市,物流装备业起步早,发展也比较成熟[1]。在美国、欧洲和日本,部分物流装备制造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值都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英国的 FKIPLC 公司,主要生产包装设备﹑分选设备﹑搬运设备等,销售收入已由 1999 年的 11 亿英磅上升到 2006 年的 36 亿英磅;日本著名的物流业设备公司——村田公司(Murata Machinery. Ltd.),目前拥有资产达 9 亿日元,销售额 1090 万亿日元,主要生产工作母机﹑自动化系统﹑通信设备等。这些著名的物流装备企业,技术不断完善,并依靠高科技开发不断推出新型产品,使生产向系统化和信息化﹑经营朝全球化方向发展。 产值都已具有相当水平。如英国的 FKIPLC 公司,主要生产包装设备﹑分选设备﹑搬运设备等,销售收入已由 1999 年的 11 亿英磅上升到 2006 年的 36 亿英磅;日本著名的物流业设备公司——村田公司(Murata Machinery. Ltd.),目前拥有资产达 9 亿日元,销售额 1090 万亿日元,主要生产工作母机﹑自动化系统﹑通信设备等。这些著名的物流装备企业,技术不断完善,并依靠高科技开发不断推出新产品,生产向系统化和信息化﹑经营朝全球化方向发展[6] 。
与此同时,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我国物流技术装备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物流装备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已经能够提供较高技术水平和几乎所有主要门类的装备和设备。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叉车行业继续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截至2008年9月,各类叉车累计销售总量已突破13万台,稳居亚洲第一;中国托盘拥有总量现为1.2亿—1.4亿只,并正以每年2000万只的速度在增长。有关物流装备配置的系统理论还不多见,物流装备配置运用于农产品领域更是凤毛麟角,农产品物流各环节装备的技术参数控制和管理基本上还是空白。北京交通大学的宋伯慧等对物流装卸搬运设备配置的原则和步骤进行了分析,考虑使用数学规划方法,实证分析并探讨了物流装卸搬运设备的配置数量的优化问题;军事交通学院的张育益、刘先锋等依据物流技术经济原理,探讨了物流机械设备配置的原则及经济性评价方法。我国农产品物流是新兴产业,装备配置理论有所研究但还不系统,装备配置研究运用到我国的农产品物流领域还处于真空。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小农户为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低,物流发展刚刚起步。国情决定了城乡、地区在经济、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活动高度集中在交通极为发达的地区,而在乡村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比较缓慢,东部沿海省份由于经济发达程度高,农产品物流市场发育程度就高,流通体制完善,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差,农产品物流市场发育滞后,农产品物流装备配置根本就无从谈起,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是空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5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