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汽车客运站对城区交通流的影响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3
1.5 本章小结 5
2 阐述汽车客运站、交通流等一些基本概念 5
2.2 交通流 7
2.3 GATM模型简介 9
2.4 本章小结 11
3 兴化市新老汽车客运站简介 11
3.1 近年来兴化市交通发展状况 11
3.2 兴化新汽车客运站简介 12
3.3 老汽车客运站出入口布置形式: 14
3.4 兴化市老汽车客运站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4
3.5 阐述兴化新建新汽车客运站的必要性 15
4 兴化汽车客运站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 16
4.1 汽车客运站交通发生的特点 16
4.2 兴化汽车客运站影响交通流的主要因素 17
4.3 诱发拥堵的类型 17
5 车辆进出站行为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分析 18
5.1 以兴化老汽车客运站为例分析其对五里东路的影响 18
5.2 以兴化新汽车客运站为例分析其对出入口所处路段的影响 19
本章小结 20
6 对兴化汽车客运站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20
6.1 建设以汽车站位核心的公交网络 20
6.2 对城乡公交进行改革 20
6.3 改变营运车辆出入站方式 20
6.4 改善其停车设施 20
结 论 22
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汽车客运站是交通基础设施,属于公路乘客运输网络上的节点,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汽车客运站是为乘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听。随着社会经济、公路建设以及道路客运的快速发展,汽车客运站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的足够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新型城市和具备城市功能的小城镇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巨大发展。而目前许多汽车客运站仍是建设在20世纪70-80年代,这些汽车客运站大多位于城区的中心或核心地带,站场老旧,设施落后,占地较小,与四通八达的公路,高大亮丽的城市建筑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同时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出行需求,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快捷性已经成了好多人对出行的要求。此外,由交通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更加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交通问题作为制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对其改善已经迫在眉睫。
汽车客运站是城市对外交流和对内交流的道路网络节点,同时也是城市内的大型公共建筑,聚集着大量车流、人流。因此分析汽车客运站对城区的交通影响程度对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具有积极作用。
1.2 研究的意义
新汽车客运站作为城市内的大型建筑,其选址布局应当考虑到其对周围路网的影响。同时做到与城市内公交系统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良好衔接,确保乘客出入的方便,减少在市内换乘次数。同时所选择的场地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来满足车站建设的需要,并且在未来几年里有发展的余地。由于旧汽车站一般都位于城市或县城的中心地带,会受周边居民和商业建筑等环境的影响,以及站场使用范围狭小、无法达到更新改造车站的建设要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将新建汽车站的站址选择在相对非繁荣地域如近郊或城乡。这样做有利于:
(1)旧汽车客运站的土地可以被回收利用商业开发,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
(2)汽车客运站往相对非繁荣地域迁移,符合我国现阶段城市扩展、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3)新汽车站的建成,可以聚集大量的人流、车流,形成商业圈和住房,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繁荣,促进其地区的经济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关于汽车客运站对交通流影响方面的学术著作和文献综述并不多,部分关于汽车客运站或交通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进行本文研究的参考。
Jay k. Lindly与Stephen E. Hill指出汽车客运站产品属性,汽车客运站场作为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节点,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汽车客运站与交通流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
2004年林雨,方守恩,潘晓东在《长途汽车站交通影响分析理论与方法探讨》中提出了应用GATM模型进行路段交通干扰分析的方法,并以上海某长途汽车站为例进行实例分析[2]。
2007年,李其贵,黄兆峰,杨邵峰在《汽车客运站建设应坚持的几个基本观点》中指出客运站建设的最佳位置,以及其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3]。
2010年,曹宝贵在《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中建立了改进的车辆跟驰模型。论文针对交通拥堵分析和交通拥堵评价需要,论述了静态基础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4]。
2011年钱勇生,曾俊伟,杜加伟,刘宇斐,王敏,魏军在《 考虑意外事件对交通流影响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建立了有意外事件影响的在车道管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5].
2012年,朱伟,石超峰,陈丙锋在《出租车站对交通流的影响分析》提出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城市道路中出租车站影响下的交通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增加出租车站与不增加出租车站两种情况下的交通流特性[6]。
2012年,郑捷在《当前城市客运站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中提出了当前我国汽车客运站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其规划与设计的合理科学急需重视[7]。
更多还原 2013年,邱倪在《国外汽车客运站经验借鉴与思考》中提出了国外汽车站的运行模式以及其服务方式,提出了我国未来几年汽车站的发展方向[8]。
2013年樊艳红在《部分复杂路段的交通流建模及交通能耗与交通事故研究》中研究不同限速区对交通流宏观特征、交通能耗和交通事故概率的影响,研究不同限速区对交通流宏观特征、交通能耗和交通事故概率的影响,并探讨交通拥堵的生成机理[9]。
2013年赵玲在《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分析及其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将分别从交通网络的时空复杂性、交通网络结构复杂性及可靠性、交通网络结构对交通流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10]。
2014年,杨之楠在《关于缓解文山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上以文山市为例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驾驶人、机动车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出行难成了很多城市当前比较严重的问题[11]。
2014年,梁英慧在《城市铁路客运站外部集散网络的脆性理论研究》指出随着客运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其对城市拥堵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解决交通拥堵、优化运营组织和应急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12]。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3
1.5 本章小结 5
2 阐述汽车客运站、交通流等一些基本概念 5
2.2 交通流 7
2.3 GATM模型简介 9
2.4 本章小结 11
3 兴化市新老汽车客运站简介 11
3.1 近年来兴化市交通发展状况 11
3.2 兴化新汽车客运站简介 12
3.3 老汽车客运站出入口布置形式: 14
3.4 兴化市老汽车客运站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4
3.5 阐述兴化新建新汽车客运站的必要性 15
4 兴化汽车客运站与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 16
4.1 汽车客运站交通发生的特点 16
4.2 兴化汽车客运站影响交通流的主要因素 17
4.3 诱发拥堵的类型 17
5 车辆进出站行为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分析 18
5.1 以兴化老汽车客运站为例分析其对五里东路的影响 18
5.2 以兴化新汽车客运站为例分析其对出入口所处路段的影响 19
本章小结 20
6 对兴化汽车客运站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20
6.1 建设以汽车站位核心的公交网络 20
6.2 对城乡公交进行改革 20
6.3 改变营运车辆出入站方式 20
6.4 改善其停车设施 20
结 论 22
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汽车客运站是交通基础设施,属于公路乘客运输网络上的节点,为乘客提供运输服务,汽车客运站是为乘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听。随着社会经济、公路建设以及道路客运的快速发展,汽车客运站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的足够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新型城市和具备城市功能的小城镇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巨大发展。而目前许多汽车客运站仍是建设在20世纪70-80年代,这些汽车客运站大多位于城区的中心或核心地带,站场老旧,设施落后,占地较小,与四通八达的公路,高大亮丽的城市建筑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同时也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出行需求,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快捷性已经成了好多人对出行的要求。此外,由交通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更加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交通问题作为制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对其改善已经迫在眉睫。
汽车客运站是城市对外交流和对内交流的道路网络节点,同时也是城市内的大型公共建筑,聚集着大量车流、人流。因此分析汽车客运站对城区的交通影响程度对保障城市交通的畅通具有积极作用。
1.2 研究的意义
新汽车客运站作为城市内的大型建筑,其选址布局应当考虑到其对周围路网的影响。同时做到与城市内公交系统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良好衔接,确保乘客出入的方便,减少在市内换乘次数。同时所选择的场地应该具备足够的空间来满足车站建设的需要,并且在未来几年里有发展的余地。由于旧汽车站一般都位于城市或县城的中心地带,会受周边居民和商业建筑等环境的影响,以及站场使用范围狭小、无法达到更新改造车站的建设要求。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将新建汽车站的站址选择在相对非繁荣地域如近郊或城乡。这样做有利于:
(1)旧汽车客运站的土地可以被回收利用商业开发,缓解城区的交通压力。
(2)汽车客运站往相对非繁荣地域迁移,符合我国现阶段城市扩展、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3)新汽车站的建成,可以聚集大量的人流、车流,形成商业圈和住房,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繁荣,促进其地区的经济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关于汽车客运站对交通流影响方面的学术著作和文献综述并不多,部分关于汽车客运站或交通流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进行本文研究的参考。
Jay k. Lindly与Stephen E. Hill指出汽车客运站产品属性,汽车客运站场作为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节点,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1.3.2 国内研究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汽车客运站与交通流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做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
2004年林雨,方守恩,潘晓东在《长途汽车站交通影响分析理论与方法探讨》中提出了应用GATM模型进行路段交通干扰分析的方法,并以上海某长途汽车站为例进行实例分析[2]。
2007年,李其贵,黄兆峰,杨邵峰在《汽车客运站建设应坚持的几个基本观点》中指出客运站建设的最佳位置,以及其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3]。
2010年,曹宝贵在《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中建立了改进的车辆跟驰模型。论文针对交通拥堵分析和交通拥堵评价需要,论述了静态基础信息和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4]。
2011年钱勇生,曾俊伟,杜加伟,刘宇斐,王敏,魏军在《 考虑意外事件对交通流影响的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建立了有意外事件影响的在车道管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5].
2012年,朱伟,石超峰,陈丙锋在《出租车站对交通流的影响分析》提出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对城市道路中出租车站影响下的交通流特性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增加出租车站与不增加出租车站两种情况下的交通流特性[6]。
2012年,郑捷在《当前城市客运站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中提出了当前我国汽车客运站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其规划与设计的合理科学急需重视[7]。
更多还原 2013年,邱倪在《国外汽车客运站经验借鉴与思考》中提出了国外汽车站的运行模式以及其服务方式,提出了我国未来几年汽车站的发展方向[8]。
2013年樊艳红在《部分复杂路段的交通流建模及交通能耗与交通事故研究》中研究不同限速区对交通流宏观特征、交通能耗和交通事故概率的影响,研究不同限速区对交通流宏观特征、交通能耗和交通事故概率的影响,并探讨交通拥堵的生成机理[9]。
2013年赵玲在《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分析及其对交通流的影响研究》将分别从交通网络的时空复杂性、交通网络结构复杂性及可靠性、交通网络结构对交通流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10]。
2014年,杨之楠在《关于缓解文山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上以文山市为例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驾驶人、机动车数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出行难成了很多城市当前比较严重的问题[11]。
2014年,梁英慧在《城市铁路客运站外部集散网络的脆性理论研究》指出随着客运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其对城市拥堵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解决交通拥堵、优化运营组织和应急管理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