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研究(附件)【字数:14463】
摘 要自2000年以来,“三农”问题正式提出并持续受到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农户增收,实现乡村振兴计划有着直接影响。农产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至关点,从农户手中到终端消费者的过程物流效率受到制约,农产品物流行业处在一个物流金融产品偏少,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经营环境信用缺失的环境,农产品物流金融一直是阻碍农户、农产品物流企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农作物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大幅增收的瓶颈之一。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剖析了目前农产品物流发展资金供需失衡、信用缺失的现状,然后在分析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并结合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模式设计,最后提出江苏省产业融合视角下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建议,以促进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因此必须实现现代农产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效融合,创新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农业、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发挥其经济政策支持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下,多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摘 要 3
目 录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3
2.1农产品物流金融 3
2.2协同理论 3
第三章 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4
3.1江苏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资金供给状况分析 4
3.2农产品物流发展资金需求现状分析 7
3.3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9
第四章 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模式设计 11
4.1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分类 11
4.2协同发展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构建 12
第五章 江苏省产业融合视角下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建议 17
5.1政府方面 17
5.2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方面 17
第六章 结论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物流业作为第十大振兴行业,国务院以及各省市政府力求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步伐,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物流金融理论研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产品物流金融供给能力,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应对当前物流业调整振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国外的Sidney Rutberg (2012)就以南美地区为例研究了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模式,并提出制约该地区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因素有:信用缺失,金融产品不足,缺少合作等。Benjamin S(2013)以加拿大为例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金融赢利模式,并认为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融通仓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国内学者徐晟(2012)等人认为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解决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的有效手段,并提出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是解决农业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手段。左雪莲(2012)在考虑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种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即: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农产品物流融通仓模式;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并认为不同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隋博文(2014)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分析了其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运作模式和风险防范、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优化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舒辉、卫春丽(2014)认为物流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并构建了农户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新模式;董劲(2016)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农产品物流金融融通仓模式运行的风险,并对质物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控制提出解决方案。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多样化,但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研究成果中不管是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还是农产品物流风险控制的都是孤立地从农户或银行或物流企业的角度去分析,而实际上,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要想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离不开农户、物流企业、银行和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协同努力。另外少有成果以某个省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为研究对象,所以本研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产品物流金融多方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并设计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模式,以促进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
1.2研究意义
产品物流金融作为一种创新性服务,它将金融与物流有效的融合,既能让物流服务变得高质量、高附加值,又能通过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提高经济运行整体绩效,提升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等。
协同理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现代物流理论的创新,在中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一方面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不仅能提升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及效益,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提升资本运用的效率,还能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为农户、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种渠道,促进企业融资。
另一方面,农产品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调发展能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便于创新产品与服务,创造新需求,开辟新市场,促进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优化了资源配置,带动了就业和人力资本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的研究为江苏省目前经济新业态下农产品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论证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应用价值。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农产品物流金融
2.1.1农产品物流金融概念
农产品物流金融产生是物流企业与农企、金融机构协同合作的结果,旨在开发新型物流金融产品帮助拓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存贷款、结算、融资、保险、理财等业务[],从而提升农产品流通相关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企业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农户、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共赢的目标。金融业务参与的主体主要包括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和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经销商、终端客户。
2.1.2农产品物流金融特性
农产品物流金融因农产品本身的生物性和农业生产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与一般工业及商贸流通业的物流金融有着很大差别,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质押物不确定性。农产品由于涉及农、林、牧、渔等各行业,生产周期长且生产时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物流需求也具有不确定性,作为质押物对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要求也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
目 录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3
2.1农产品物流金融 3
2.2协同理论 3
第三章 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4
3.1江苏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资金供给状况分析 4
3.2农产品物流发展资金需求现状分析 7
3.3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 9
第四章 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模式设计 11
4.1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分类 11
4.2协同发展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构建 12
第五章 江苏省产业融合视角下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建议 17
5.1政府方面 17
5.2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者方面 17
第六章 结论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物流业作为第十大振兴行业,国务院以及各省市政府力求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步伐,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物流金融理论研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产品物流金融供给能力,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应对当前物流业调整振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农产品物流金融领域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国外的Sidney Rutberg (2012)就以南美地区为例研究了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模式,并提出制约该地区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因素有:信用缺失,金融产品不足,缺少合作等。Benjamin S(2013)以加拿大为例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金融赢利模式,并认为基于第三方物流的融通仓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国内学者徐晟(2012)等人认为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是解决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的有效手段,并提出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是解决农业物流与资金流高效融合的手段。左雪莲(2012)在考虑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种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即:基于存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农产品物流融通仓模式;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并认为不同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隋博文(2014)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分析了其发展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从运作模式和风险防范、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优化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措施。舒辉、卫春丽(2014)认为物流金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并构建了农户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新模式;董劲(2016)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农产品物流金融融通仓模式运行的风险,并对质物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控制提出解决方案。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多样化,但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研究成果中不管是关于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还是农产品物流风险控制的都是孤立地从农户或银行或物流企业的角度去分析,而实际上,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要想取得多方共赢的效果,离不开农户、物流企业、银行和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协同努力。另外少有成果以某个省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为研究对象,所以本研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产品物流金融多方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并设计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模式,以促进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
1.2研究意义
产品物流金融作为一种创新性服务,它将金融与物流有效的融合,既能让物流服务变得高质量、高附加值,又能通过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提高经济运行整体绩效,提升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等。
协同理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现代物流理论的创新,在中国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一方面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不仅能提升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及效益,有利于促进企业融资,提升资本运用的效率,还能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同时,为农户、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种渠道,促进企业融资。
另一方面,农产品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调发展能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便于创新产品与服务,创造新需求,开辟新市场,促进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优化了资源配置,带动了就业和人力资本的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的研究为江苏省目前经济新业态下农产品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论证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应用价值。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农产品物流金融
2.1.1农产品物流金融概念
农产品物流金融产生是物流企业与农企、金融机构协同合作的结果,旨在开发新型物流金融产品帮助拓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存贷款、结算、融资、保险、理财等业务[],从而提升农产品流通相关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企业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农户、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共赢的目标。金融业务参与的主体主要包括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和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经销商、终端客户。
2.1.2农产品物流金融特性
农产品物流金融因农产品本身的生物性和农业生产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与一般工业及商贸流通业的物流金融有着很大差别,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质押物不确定性。农产品由于涉及农、林、牧、渔等各行业,生产周期长且生产时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物流需求也具有不确定性,作为质押物对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要求也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