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定制营销模式研究
隆力奇定制营销模式研究[20200414180156]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环境、消费者心理、金融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定制营销模式逐渐步入民众的视野,赢得了企业以及专家的亲睐。所谓的定制营销是以客户为导向,为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设定的。
隆力奇是我国生产日化产品的龙头企业。本文在介绍定制营销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隆力奇企业定制营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进而为其定制营销模式的改进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主要表现在组织、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隆力奇集团以及其它企业提供促进定制营销模式健康发展的建议,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使企业赢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定制营销隆力奇个性化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4
第二章 定制营销模式相关概述 5
2.1 定制营销的概念 5
2.2 定制营销的特点 5
2.3 定制营销的内容 6
2.4定制营销的必要性 7
第三章 隆力奇公司营销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8
3.1 隆力奇公司概况 8
3.2 隆力奇公司营销模式现状 8
3.3 隆力奇公司营销模式存在问题 9
第四章 对策建议 10
4.1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模式 11
4.2企业需要转变营销观念 11
4.3企业需要建立起柔性的生产系统 11
4.4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11
4.5企业必须加强自身信息网络的建设 12
4.6资金保证 12
4.7企业需要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物质层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目前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消费者对于商品更加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更甚者,有一大部分人都以个性化作为衡量是否购买此商品的首要考虑因素。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在营销体制上作以相应的调整。此外,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缩短。企业只有使产品的性能和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的吻合,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产品滞销状况发生。因此,个性化的定制必将成为未来的潮流。
所谓的个性化的定制,其实就是指为满足客户对商品个性化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产品定制营销系统。客户可以利用该系统自行设计产品。当设计完成后,系统最终会把客户的设计方案传递给该企业,从而企业可以据此进行生产。在该类营销模式中,客户可以在产品制作完成之前就了解其具备的属性,如产品整体结构、性能等。更通俗的来讲,定制营销其实就是“一对一”营销。根据定制生产商品数量的多少,定制营销又可分为小批量定制营销和大批量定制营销。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企业的营销观念也在不断地蜕变,如下图1-1所示。营销模式的整体思路已经由“我生产,你购买”向“你设计,我生产”逐步过渡。而一种产品的对应人群也由一类人群的“一对多”模式转变为一种产品与一个顾客一一对应的“一对一”模式。如今,定制营销已经广为人知。
图1-1 营销理念的转变
不可否认,定制营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只有依赖互联网,企业才能便捷的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继而针对客户需求生产相关产品,实行定制营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经济社会处于产品饱和时代,绝大多数产品都存在滞销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当今社会消费者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之所以抑制消费是因为市场上的商品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商品大多都大同小异,不能体现顾客的独特之处。而这也给企业提供新的商机—定制生产。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企业产品滞销、开发新产品风险大等问题,而且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也有助于企业提升知名度。因此,定制营销模式迎来了其春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有关定制营销的研究
美国Alvin Toffler(1970)在《Future Shock》中讲到,“未来的社会将要提供的不是有限的、标准化的商品,而是有史以来最大多样化、非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他预言大规模定制营销的历史潮流,而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以及企业经营者的广泛关注。
Stanley Davis(1987)在《未来的理想》一书中提出大规模定制这一概念,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概念将大规模和定制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局限于两者的差异[1]。
美国Joseph Pine对大规模定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他提出大规模定制是企业在对客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定制产品[2]。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1993年,他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指出,大规模定制将彻底改变21世纪的制造业,如同大批量生产对20世纪制造业的贡献一样不可替代。
Hart和Taylor(1996)对大规模定制做出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即采用柔性过程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Pine和David M·安德森(1997)对大规模定制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在于产品多样化的成本方面。关于产品多样化成本其实就是为了向客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产品的整个过程中的总成本,其中包括定制产品实际成本、多余的配件费用、以及额外工序的费用等。
Mitchell M Tseng(1997) 认为大规模定制其实是指同时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以及个性化服务的营销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延缓交货日期或是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这种营销模式通过使客户的需求与企业的能力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质优的产品与服务。
菲利普·科特勒(1998)在《金融时报》中指出,对市场营销进行了预言,其中就包括大规模定制营销[3]。他认为大规模定制营销就是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过程。
(2)国内有关定制营销的研究
我国对大规模定制的探索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从已发表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大规模定制营销研究已经逐步从理论方面转移到实际运用方面。
吴国峰(2006)在《定制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分析》一书中对定制营销存在优势以及障碍分别进行论述,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4]。
温新建(2005)从国内外背景、网络的普及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猛增三个方面论述了实行定制营销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其存在的风险性[5]。
王文超(2005)在《定制营销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如何规避定制营销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6]。
易建华(2006)基于4C理论对定制营销实现所需具备的条件(个性化需求、供应链管理、互联网网络、敏捷的产品开发与制造)进行分析[7]。
近几年来,国内的学者对定制营销的研究更为普遍,主要在其所具备的特点方面。
刘璞、王云峰(2004)对定制营销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8]。朱庆铭(2004年)在《企业活力》中指出,“顾客个性化需求呼唤定制营销”[9]。范明明(2005年)对定制营销可采取的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手段进行详细介绍[10]。同年里,孙新风对定制营销进行系统研究[11]。
企业实施定制营销具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但是同样存在风险。目前国内对定制营销模式实施条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极其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阅读大量营销方面的书籍,对营销策略重点分析,书本案例分析,从中对营销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实例分析法:本文笔者除了对定制营销模式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述,还将这些知识运用于隆力奇企业,分析其定制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环境、消费者心理、金融环境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定制营销模式逐渐步入民众的视野,赢得了企业以及专家的亲睐。所谓的定制营销是以客户为导向,为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特别设定的。
隆力奇是我国生产日化产品的龙头企业。本文在介绍定制营销模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隆力奇企业定制营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进而为其定制营销模式的改进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主要表现在组织、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隆力奇集团以及其它企业提供促进定制营销模式健康发展的建议,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使企业赢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定制营销隆力奇个性化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4
第二章 定制营销模式相关概述 5
2.1 定制营销的概念 5
2.2 定制营销的特点 5
2.3 定制营销的内容 6
2.4定制营销的必要性 7
第三章 隆力奇公司营销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8
3.1 隆力奇公司概况 8
3.2 隆力奇公司营销模式现状 8
3.3 隆力奇公司营销模式存在问题 9
第四章 对策建议 10
4.1企业需要转变管理模式 11
4.2企业需要转变营销观念 11
4.3企业需要建立起柔性的生产系统 11
4.4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 11
4.5企业必须加强自身信息网络的建设 12
4.6资金保证 12
4.7企业需要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物质层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目前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消费者对于商品更加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更甚者,有一大部分人都以个性化作为衡量是否购买此商品的首要考虑因素。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在营销体制上作以相应的调整。此外,由于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步缩短。企业只有使产品的性能和消费者的需求尽可能的吻合,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产品滞销状况发生。因此,个性化的定制必将成为未来的潮流。
所谓的个性化的定制,其实就是指为满足客户对商品个性化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所形成的产品定制营销系统。客户可以利用该系统自行设计产品。当设计完成后,系统最终会把客户的设计方案传递给该企业,从而企业可以据此进行生产。在该类营销模式中,客户可以在产品制作完成之前就了解其具备的属性,如产品整体结构、性能等。更通俗的来讲,定制营销其实就是“一对一”营销。根据定制生产商品数量的多少,定制营销又可分为小批量定制营销和大批量定制营销。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企业的营销观念也在不断地蜕变,如下图1-1所示。营销模式的整体思路已经由“我生产,你购买”向“你设计,我生产”逐步过渡。而一种产品的对应人群也由一类人群的“一对多”模式转变为一种产品与一个顾客一一对应的“一对一”模式。如今,定制营销已经广为人知。
图1-1 营销理念的转变
不可否认,定制营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只有依赖互联网,企业才能便捷的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继而针对客户需求生产相关产品,实行定制营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经济社会处于产品饱和时代,绝大多数产品都存在滞销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当今社会消费者是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之所以抑制消费是因为市场上的商品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商品大多都大同小异,不能体现顾客的独特之处。而这也给企业提供新的商机—定制生产。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企业产品滞销、开发新产品风险大等问题,而且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也有助于企业提升知名度。因此,定制营销模式迎来了其春天。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有关定制营销的研究
美国Alvin Toffler(1970)在《Future Shock》中讲到,“未来的社会将要提供的不是有限的、标准化的商品,而是有史以来最大多样化、非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他预言大规模定制营销的历史潮流,而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以及企业经营者的广泛关注。
Stanley Davis(1987)在《未来的理想》一书中提出大规模定制这一概念,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一概念将大规模和定制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局限于两者的差异[1]。
美国Joseph Pine对大规模定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他提出大规模定制是企业在对客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定制产品[2]。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1993年,他在《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一书中指出,大规模定制将彻底改变21世纪的制造业,如同大批量生产对20世纪制造业的贡献一样不可替代。
Hart和Taylor(1996)对大规模定制做出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即采用柔性过程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Pine和David M·安德森(1997)对大规模定制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在于产品多样化的成本方面。关于产品多样化成本其实就是为了向客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产品的整个过程中的总成本,其中包括定制产品实际成本、多余的配件费用、以及额外工序的费用等。
Mitchell M Tseng(1997) 认为大规模定制其实是指同时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以及个性化服务的营销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延缓交货日期或是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这种营销模式通过使客户的需求与企业的能力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质优的产品与服务。
菲利普·科特勒(1998)在《金融时报》中指出,对市场营销进行了预言,其中就包括大规模定制营销[3]。他认为大规模定制营销就是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过程。
(2)国内有关定制营销的研究
我国对大规模定制的探索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从已发表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大规模定制营销研究已经逐步从理论方面转移到实际运用方面。
吴国峰(2006)在《定制营销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分析》一书中对定制营销存在优势以及障碍分别进行论述,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4]。
温新建(2005)从国内外背景、网络的普及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猛增三个方面论述了实行定制营销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其存在的风险性[5]。
王文超(2005)在《定制营销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如何规避定制营销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6]。
易建华(2006)基于4C理论对定制营销实现所需具备的条件(个性化需求、供应链管理、互联网网络、敏捷的产品开发与制造)进行分析[7]。
近几年来,国内的学者对定制营销的研究更为普遍,主要在其所具备的特点方面。
刘璞、王云峰(2004)对定制营销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8]。朱庆铭(2004年)在《企业活力》中指出,“顾客个性化需求呼唤定制营销”[9]。范明明(2005年)对定制营销可采取的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手段进行详细介绍[10]。同年里,孙新风对定制营销进行系统研究[11]。
企业实施定制营销具有其独特的先进性,但是同样存在风险。目前国内对定制营销模式实施条件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极其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4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阅读大量营销方面的书籍,对营销策略重点分析,书本案例分析,从中对营销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实例分析法:本文笔者除了对定制营销模式的理论知识进行论述,还将这些知识运用于隆力奇企业,分析其定制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