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研究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研究[20200414181149]
摘 要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教育中,同样,多种因素制约大学生就业,本文就因此做出了详细的研讨,不断发现新问题,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做出了以下的分析,就业结构性矛盾,学校专业设置问题,用人单位的影响,连同社会、家庭、高校、个人等因素作为要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方面因素,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研究出化解这些影响因素的一系列对策,对于社会、家庭、高校、个人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本文所做一系列调查有利于促进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视和思考,让各方面对于大学生就业更为关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就业困难不利因素研究调查
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1
1.3 研究内容 1
2.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3
2.1 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表现为下降趋势 3
2.2 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5
3.1 社会因素 5
3.1.1 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需求总数不平衡 5
3.1.2 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衡 5
3.1.3 用人单位的影响 6
3.2 学校因素 7
3.2.1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7
3.2.2 学校声誉影响就业 8
3.2.3 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8
3.3 家庭因素 9
3.4 个人因素 10
3.4.1 期望薪酬偏高 10
3.4.2 个人能力不足 11
3.4.3 选择过于集中 12
4.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利因素的办法 15
4.1 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5
4.1.1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5
4.1.2 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 15
4.2 扩大高校改革力度 15
4.2.1 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 15
4.2.2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 16
4.3 重视家庭教育 16
4.4 提升个人自身素质 16
4.4.1 降低期望薪酬 16
4.4.2 提高个人自身能力 17
4.4.3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7
结论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致谢 2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1]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成为一些相对较高的岗位的备选人员,我国的优秀人力资源也是有赖于此,在社会竞争中怀有很大的就业优势。但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企业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市场,同时压力也是巨大的,毕竟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同时一些不够优秀的毕业生,因为不包分配,面临的就是就业困难。同时,科技的进步对于经济发展,企业的崛起有很大的帮助,就业可以多种多样的选择,但是同时,对于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为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选择。
大学生对于就业领域和就业行业也有很多的可以选择,另外,国家对于就业的扶持帮助很大,关注也投入很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和下岗工人就业是现在三大主要就业人群,但是大学生就业更加受到国家的关注。
1.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2)问卷调查法。经过实际的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数据结论来得到影响因素。
(3)综合分析法。回收调查问卷得出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并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1.3 研究内容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十分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研究,另外对于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提出建议。本文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成这样几个部分:
第一,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第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设计问卷调查,分发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根据有效问卷统计出数据,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第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的方法,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这些因素所需的办法,也是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入手。
第四,总结,总结大学生就业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2.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样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高校的扩招导致了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大学生因为就业的压力,为了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纷纷投身于考研事业中去,而导致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逐步提升,更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具体表现为:
2.1 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表现为下降趋势
据统计,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2001年毕业生115万,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就业率为74%,2003年人数为212万,就业率为75%,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23万,就业率为77%,2007年人数为495万,就业率为70%,2008年为559万,就业率为68%,2009年人数达到了622万,就业率68%。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1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而今年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可想而知,只是一个怎样庞大的数字,但是从2006年开始,就业率就一直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毕业生团体,就会有多少的毕业生会面临“失业”的状态[2]。尽管如此,还有学者对上述就业率表示怀疑,原因是国家教育部对各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有一定比例的要求,少数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要求学生找关系签约,导致部分“就业率”存在造假现象。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大学毕业生毕业当年的实际就业率可能在30%左右,甚至更低[3]。
表2-1 历年就业状况统计表
毕业时间 人数 待业人数 就业率
2001年 115万 34万 70%
2002年 145万 37万 74%
2003年 212万 52万 75%
2004年 280万 69万 75%
2005年 340万 79万 76%
2006年 413万 91万 77%
2007年 495万 145万 70%
2008年 559万 173万 68%
2009年 611万 196万 68%
2.2 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的突出,主要表现在:
从就业地区看,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主要偏向于一些大城市的发达地区,而一些相对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虽然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用人需求,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考虑到当地环境的艰苦而不愿意去这些地区就业,这样就导致了大城市发达地区有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滞留,而一些西部落后的地方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的需求。以03届毕业生为例,研究生供需比例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4]。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这个疑惑,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目的是想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通过在学校随机发放问卷和问卷星两种调查形式,得到了115份有效问卷,根据这些问卷的得出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摘 要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教育中,同样,多种因素制约大学生就业,本文就因此做出了详细的研讨,不断发现新问题,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做出了以下的分析,就业结构性矛盾,学校专业设置问题,用人单位的影响,连同社会、家庭、高校、个人等因素作为要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方面因素,通过这些影响因素,研究出化解这些影响因素的一系列对策,对于社会、家庭、高校、个人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本文所做一系列调查有利于促进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视和思考,让各方面对于大学生就业更为关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就业困难不利因素研究调查
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1
1.3 研究内容 1
2.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3
2.1 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表现为下降趋势 3
2.2 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5
3.1 社会因素 5
3.1.1 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岗位需求总数不平衡 5
3.1.2 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衡 5
3.1.3 用人单位的影响 6
3.2 学校因素 7
3.2.1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7
3.2.2 学校声誉影响就业 8
3.2.3 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8
3.3 家庭因素 9
3.4 个人因素 10
3.4.1 期望薪酬偏高 10
3.4.2 个人能力不足 11
3.4.3 选择过于集中 12
4.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利因素的办法 15
4.1 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5
4.1.1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5
4.1.2 企业用人机制的改革 15
4.2 扩大高校改革力度 15
4.2.1 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 15
4.2.2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 16
4.3 重视家庭教育 16
4.4 提升个人自身素质 16
4.4.1 降低期望薪酬 16
4.4.2 提高个人自身能力 17
4.4.3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7
结论与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致谢 2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途径。”[1] 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成为一些相对较高的岗位的备选人员,我国的优秀人力资源也是有赖于此,在社会竞争中怀有很大的就业优势。但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企业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市场,同时压力也是巨大的,毕竟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同时一些不够优秀的毕业生,因为不包分配,面临的就是就业困难。同时,科技的进步对于经济发展,企业的崛起有很大的帮助,就业可以多种多样的选择,但是同时,对于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为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选择。
大学生对于就业领域和就业行业也有很多的可以选择,另外,国家对于就业的扶持帮助很大,关注也投入很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和下岗工人就业是现在三大主要就业人群,但是大学生就业更加受到国家的关注。
1.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2)问卷调查法。经过实际的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数据结论来得到影响因素。
(3)综合分析法。回收调查问卷得出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中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并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
1.3 研究内容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十分的关注,本文主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研究,另外对于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提出建议。本文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分成这样几个部分:
第一,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了解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第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设计问卷调查,分发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根据有效问卷统计出数据,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入手,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第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的方法,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解决这些因素所需的办法,也是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入手。
第四,总结,总结大学生就业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2.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国整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样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方面,高校的扩招导致了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大学生因为就业的压力,为了增加自己就业的砝码纷纷投身于考研事业中去,而导致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逐步提升,更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具体表现为:
2.1 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表现为下降趋势
据统计,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急剧增加的趋势,2001年毕业生115万,就业率为70%,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就业率为74%,2003年人数为212万,就业率为75%,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23万,就业率为77%,2007年人数为495万,就业率为70%,2008年为559万,就业率为68%,2009年人数达到了622万,就业率68%。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1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而今年2013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可想而知,只是一个怎样庞大的数字,但是从2006年开始,就业率就一直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毕业生团体,就会有多少的毕业生会面临“失业”的状态[2]。尽管如此,还有学者对上述就业率表示怀疑,原因是国家教育部对各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有一定比例的要求,少数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要求学生找关系签约,导致部分“就业率”存在造假现象。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大学毕业生毕业当年的实际就业率可能在30%左右,甚至更低[3]。
表2-1 历年就业状况统计表
毕业时间 人数 待业人数 就业率
2001年 115万 34万 70%
2002年 145万 37万 74%
2003年 212万 52万 75%
2004年 280万 69万 75%
2005年 340万 79万 76%
2006年 413万 91万 77%
2007年 495万 145万 70%
2008年 559万 173万 68%
2009年 611万 196万 68%
2.2 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的突出,主要表现在:
从就业地区看,大学生的就业意愿主要偏向于一些大城市的发达地区,而一些相对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虽然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用人需求,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考虑到当地环境的艰苦而不愿意去这些地区就业,这样就导致了大城市发达地区有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滞留,而一些西部落后的地方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的需求。以03届毕业生为例,研究生供需比例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4]。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这个疑惑,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目的是想要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通过在学校随机发放问卷和问卷星两种调查形式,得到了115份有效问卷,根据这些问卷的得出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