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推广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以张掖市丹霞地貌区为例研究了丹霞地貌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发展中存在着的问题,例如:旅游形象不鲜明,旅游开发项目单一,景区文化挖掘不深,游客市场单一,旅游商品开发意识不强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张掖市丹霞地貌区旅游整体价值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 3
1.5研究方法 3
2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调研 5
2.1张掖丹霞地貌景区基本概况 5
2.2张掖丹霞地貌景区问卷及数据调查 5
2.3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推广现状 6
3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
3.1游客对于丹霞山的认知不足 7
3.2游客满意程度较低 7
3.3游客流量偏低 7
3.4景区推广方式单一 8
4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推广建议与改进对策 9
4.1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推广建议 9
4.1.1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旅游产品开发 9
4.1.2 节庆活动推广景区品牌 9
4.1.3媒体广告推广品牌策略 10
4.1.4公关活动推广景区品牌策略 10
4.2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改进对策 11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实行科普旅游建设 11
4.2.2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11
4.2.3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11
4.2.4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12
4.2.5完善景区规章制度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地争相开发新的旅游景区,中国旅游业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明显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出门旅游正在普遍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观看景点,而是更多地开始追求独特的体验以及新颖的游玩方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的营销方式存在些许不足,不能适用于新的社会发展潮流,因此对于旅游景区的推广就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于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来交通就十分便利,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张掖丹霞地貌以其彩色条带状的丘陵而文明于世界,属于中国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其彩色丘陵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但是,张掖丹霞地貌的名气却远远不如韶山丹霞地貌景区以及龙虎山等其它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其游客年接待量不足龙虎山丹霞地貌的十分之一,旅游创收更是远远不如其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并且游客体验也是较差的。对于人们开始追求的精神文化相距甚远,尤其体现在地质科普旅游上,游客满意度也是比较低的。
因此张掖丹霞地貌景区需要调整推广方案,提高服务质量及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基于这样的背景,故本文将展开对于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的研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分析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推广策略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优化推广策略,并相应的提升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从而达到增加游客数量给旅游景区增加其收益的目的。但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不乐观,其推广方式单一,线下主要为旅游推介会以及旅游营销中心,线上宣传主要为与各大旅行网站进行合作,线上宣传力度明显不足,此外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旅游形象不鲜明,主要为景点游玩,缺乏科普旅游,度假旅游以及配套设施,缺乏惊险刺激充满挑战的游乐项目,其开发项目单一,认可度较低,知名度不高,旅游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故本文将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探究。
1.2.2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质量以及其营销推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旅游景区面临着不断完善和走向正规化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旅游市场的潮流,因此旅游景区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将会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增加旅游景区的内涵,让游客不仅仅通过游玩收获了乐趣,同时也会获得相应的地质地貌知识,增加常识性知识储备量,充分提高游客体验,从而打造良好的旅游口碑,这对于旅游景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万津津,沙润,刘泽华(2017)《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旅游管理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中指出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分布主要在中欧,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中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最为典型,每年有约400万全球游客造访,其旅游特色与营销策略为开展生动形象的解说和深入浅出的地质科学教育,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与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以文化宣传,设施完善,政府支持等推广方式进行营销。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大峡谷向游客宣传和普及有关地质,地理,生物,水文,环境等各方面知识,形成了其科学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公园实现了对地质旅游景观的利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开发、管理、保护经验值得学习。
塔娜(2016)《赤峰市地质(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美国在地质公园建设上是世界最早,其管理体系设置法律法规体系特点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素来完善严谨,详细的内容在运用执行过程中都极具可操作性。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内容 3
1.5研究方法 3
2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调研 5
2.1张掖丹霞地貌景区基本概况 5
2.2张掖丹霞地貌景区问卷及数据调查 5
2.3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推广现状 6
3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7
3.1游客对于丹霞山的认知不足 7
3.2游客满意程度较低 7
3.3游客流量偏低 7
3.4景区推广方式单一 8
4 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推广建议与改进对策 9
4.1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推广建议 9
4.1.1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旅游产品开发 9
4.1.2 节庆活动推广景区品牌 9
4.1.3媒体广告推广品牌策略 10
4.1.4公关活动推广景区品牌策略 10
4.2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改进对策 11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实行科普旅游建设 11
4.2.2强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11
4.2.3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11
4.2.4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12
4.2.5完善景区规章制度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地争相开发新的旅游景区,中国旅游业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明显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出门旅游正在普遍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观看景点,而是更多地开始追求独特的体验以及新颖的游玩方式,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使得传统的营销方式存在些许不足,不能适用于新的社会发展潮流,因此对于旅游景区的推广就迎来了全新的挑战。
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于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来交通就十分便利,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张掖丹霞地貌以其彩色条带状的丘陵而文明于世界,属于中国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其彩色丘陵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但是,张掖丹霞地貌的名气却远远不如韶山丹霞地貌景区以及龙虎山等其它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其游客年接待量不足龙虎山丹霞地貌的十分之一,旅游创收更是远远不如其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并且游客体验也是较差的。对于人们开始追求的精神文化相距甚远,尤其体现在地质科普旅游上,游客满意度也是比较低的。
因此张掖丹霞地貌景区需要调整推广方案,提高服务质量及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基于这样的背景,故本文将展开对于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的研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分析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推广策略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优化推广策略,并相应的提升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的知名度,从而达到增加游客数量给旅游景区增加其收益的目的。但张掖丹霞地貌旅游景区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不乐观,其推广方式单一,线下主要为旅游推介会以及旅游营销中心,线上宣传主要为与各大旅行网站进行合作,线上宣传力度明显不足,此外张掖丹霞地貌景区旅游形象不鲜明,主要为景点游玩,缺乏科普旅游,度假旅游以及配套设施,缺乏惊险刺激充满挑战的游乐项目,其开发项目单一,认可度较低,知名度不高,旅游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故本文将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探究。
1.2.2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质量以及其营销推广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旅游景区面临着不断完善和走向正规化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旅游市场的潮流,因此旅游景区推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旅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将会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此外增加旅游景区的内涵,让游客不仅仅通过游玩收获了乐趣,同时也会获得相应的地质地貌知识,增加常识性知识储备量,充分提高游客体验,从而打造良好的旅游口碑,这对于旅游景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
万津津,沙润,刘泽华(2017)《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旅游管理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中指出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分布主要在中欧,美国,和澳大利亚,其中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最为典型,每年有约400万全球游客造访,其旅游特色与营销策略为开展生动形象的解说和深入浅出的地质科学教育,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与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以文化宣传,设施完善,政府支持等推广方式进行营销。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大峡谷向游客宣传和普及有关地质,地理,生物,水文,环境等各方面知识,形成了其科学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公园实现了对地质旅游景观的利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其开发、管理、保护经验值得学习。
塔娜(2016)《赤峰市地质(矿山)公园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美国在地质公园建设上是世界最早,其管理体系设置法律法规体系特点及资金管理等方面素来完善严谨,详细的内容在运用执行过程中都极具可操作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