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发展策略研究以宜兴紫砂为例
摘 要传统手工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积淀,人类文明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这种手和心互动的创造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手工艺品仍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近些年,不少地方在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上寻求突破口,但成效并不显著。在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道路显得尤为紧迫,本文尝试就传统手工艺品的产业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本论文以宜兴紫砂为例,文章首先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深入阐述宜兴紫砂的发展现状,透过现状找出阻碍宜兴紫砂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创新产品设计、加大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规范行业秩序等九个方面提出了针对宜兴紫砂发展的具体举措。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市场发展策略理论基础 1
1.1市场发展策略含义 1
1.2战略途径 1
1.3实施措施 1
第二章 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
2.1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 2
2.2宜兴紫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
第三章 阻碍宜兴紫砂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
3.1从产品本身来看 6
3.2从经营方式来看 7
第四章 宜兴紫砂的市场发展策略 9
4.1利用好有利条件并将其放大 9
4.2提高自身价值、保质保量、不断创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9
4.3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方式 9
4.4重视品牌建设 10
4.5整顿市场秩序,扩展营销渠道 10
4.6提高传统手工艺者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11
4.7拓展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设计形态 11
4.8创造和培养消费群体 11
4.9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11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市场发展策略理论基础
1.1市场发展策略含义
市场发展战略又称市场开发战略,是指由现有产品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即企业用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的产品开辟出新市场领域的战略。它是通过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的战略。这一战略可以使企业得到新的、可靠的、经济的和高质量的销售渠道,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战略途径
(1)发掘潜在顾客,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发觉潜在客户,将目标市场进一步细分,并着力于新的细分市场,让原有产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开辟新的营销渠道。雇佣新类型的中间商和增加传统类型中间商的数目来让原有产品实现更大销量。
(3)开拓外部市场。将目标市场扩展到外部市场,把本企业现有产品打入其他相关市场如区域性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从而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1.3实施措施
(1)将本企业原有产品打入从未进入过的新市场。
(2)在新市场寻找潜在用户,激发其购买欲望,扩大新市场的占有率。
(3)企业也可以考虑增加新的销售渠道,灵活运用各种中间商的销售途径,开发新的市场。
第二章 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
2.1.1历史悠久
宜兴自古代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黄海与东海之滨,素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宜兴紫砂最早出现在早期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嗜茶如命,但又觉得茶饼制作太过复杂且文人品茶的程序太过于繁琐,所以颁发诏令废团茶、饼茶,大兴散茶,在此基础上推广最最简单的“泡茶法”,紫砂茶具也由此得以发。自古文人骚客素爱饮茶吟诗,加之他们对茶文化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紫砂茶具的发展。从明代万历年到清代乾隆时期,这期间100多年是紫砂壶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名器。清朝,紫砂壶被选为宫廷皇室专用的贡品,并且远销东南亚、欧洲及南美各国,使得宜兴紫砂风靡一时。
民国初期,日本政府不断提高紫砂出口的关税率,并极力抵制紫砂壶的流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阶段,民不聊生,紫砂也趋于停滞,使得宜兴紫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建国之后,百废待兴,1954年10月成立鼎蜀陶器购销社,一方面为了扶持紫砂事业,以至于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技术不至于没落失传;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生产紫砂和龙缸,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宜兴紫砂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复苏,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但由于之前的战乱使得紫砂短时间内一直处于照搬原有制壶技术而缺乏创新的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宜兴紫砂迎来了几百年一遇的鼎盛时期,在世界掀起了一股“紫砂热”。这期间紫砂行业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产品由起初的单件生产逐渐转变为配套、系列生产;档次也由最初的中档向中高档、创新特色转变,到1987年,紫砂已经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这种现象没有一直持续下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靠着海外市场赖以生存的宜兴紫砂又一次陷入低谷,紫砂也因此进入了自然调整状态。
21世纪,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快车道,正所谓“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古玩字画、艺术收藏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紫砂壶也不例外。紫砂壶的声誉以及价位自2004年起逐步提升,国内外市场空前火爆,紫砂又一次迎来新的高潮。近两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紫砂壶属于耐用品,目前我国的紫砂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紫砂又一次遇到了新的危机。
2.1.2产业规模
宜兴紫砂大多是由民间手工艺者制作而成,基本师承一派,极具各自特色。由于是散户自主经营,真正有能力将这些民间艺人组织起来规模化生产的少之又少。宜兴紫砂产业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我国,只有宜兴这一带出产宜兴紫砂,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但并不是各个宜兴人都以紫砂为生,在宜兴只有丁蜀这一片从事紫砂生产的居多。
2.1.3市场需求
作为一个既具有艺术价值同时具有实用功能的养生茶具,宜兴紫砂的销量可见一斑,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球化的影响,宜兴紫砂已经闻名于国内外,所以说宜兴紫砂的市场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虽然随着近两年国内物流的发展和兴盛,使得宜兴紫砂市场已趋于饱和,基本上很多人手里都有一把紫砂,以至于国内的紫砂需求近年来有所下降。
2.1.4文化积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一直以其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这之中也包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自古文人雅士素喜饮茶,并将饮茶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理念到现在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紫砂作为饮茶的标配也一直被文人雅士所推崇。
2.2宜兴紫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市场发展策略理论基础 1
1.1市场发展策略含义 1
1.2战略途径 1
1.3实施措施 1
第二章 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
2.1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 2
2.2宜兴紫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
第三章 阻碍宜兴紫砂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
3.1从产品本身来看 6
3.2从经营方式来看 7
第四章 宜兴紫砂的市场发展策略 9
4.1利用好有利条件并将其放大 9
4.2提高自身价值、保质保量、不断创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9
4.3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方式 9
4.4重视品牌建设 10
4.5整顿市场秩序,扩展营销渠道 10
4.6提高传统手工艺者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11
4.7拓展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设计形态 11
4.8创造和培养消费群体 11
4.9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11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市场发展策略理论基础
1.1市场发展策略含义
市场发展战略又称市场开发战略,是指由现有产品和新市场组合而产生的战略,即企业用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的产品开辟出新市场领域的战略。它是通过发展现有产品的新顾客群,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的战略。这一战略可以使企业得到新的、可靠的、经济的和高质量的销售渠道,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战略途径
(1)发掘潜在顾客,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在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发觉潜在客户,将目标市场进一步细分,并着力于新的细分市场,让原有产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开辟新的营销渠道。雇佣新类型的中间商和增加传统类型中间商的数目来让原有产品实现更大销量。
(3)开拓外部市场。将目标市场扩展到外部市场,把本企业现有产品打入其他相关市场如区域性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从而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
1.3实施措施
(1)将本企业原有产品打入从未进入过的新市场。
(2)在新市场寻找潜在用户,激发其购买欲望,扩大新市场的占有率。
(3)企业也可以考虑增加新的销售渠道,灵活运用各种中间商的销售途径,开发新的市场。
第二章 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1宜兴紫砂产业的发展现状
2.1.1历史悠久
宜兴自古代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黄海与东海之滨,素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宜兴紫砂最早出现在早期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嗜茶如命,但又觉得茶饼制作太过复杂且文人品茶的程序太过于繁琐,所以颁发诏令废团茶、饼茶,大兴散茶,在此基础上推广最最简单的“泡茶法”,紫砂茶具也由此得以发。自古文人骚客素爱饮茶吟诗,加之他们对茶文化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紫砂茶具的发展。从明代万历年到清代乾隆时期,这期间100多年是紫砂壶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名器。清朝,紫砂壶被选为宫廷皇室专用的贡品,并且远销东南亚、欧洲及南美各国,使得宜兴紫砂风靡一时。
民国初期,日本政府不断提高紫砂出口的关税率,并极力抵制紫砂壶的流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阶段,民不聊生,紫砂也趋于停滞,使得宜兴紫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建国之后,百废待兴,1954年10月成立鼎蜀陶器购销社,一方面为了扶持紫砂事业,以至于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技术不至于没落失传;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生产紫砂和龙缸,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宜兴紫砂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复苏,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但由于之前的战乱使得紫砂短时间内一直处于照搬原有制壶技术而缺乏创新的阶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宜兴紫砂迎来了几百年一遇的鼎盛时期,在世界掀起了一股“紫砂热”。这期间紫砂行业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产品由起初的单件生产逐渐转变为配套、系列生产;档次也由最初的中档向中高档、创新特色转变,到1987年,紫砂已经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这种现象没有一直持续下去,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靠着海外市场赖以生存的宜兴紫砂又一次陷入低谷,紫砂也因此进入了自然调整状态。
21世纪,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快车道,正所谓“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古玩字画、艺术收藏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紫砂壶也不例外。紫砂壶的声誉以及价位自2004年起逐步提升,国内外市场空前火爆,紫砂又一次迎来新的高潮。近两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紫砂壶属于耐用品,目前我国的紫砂市场已趋于饱和状态,紫砂又一次遇到了新的危机。
2.1.2产业规模
宜兴紫砂大多是由民间手工艺者制作而成,基本师承一派,极具各自特色。由于是散户自主经营,真正有能力将这些民间艺人组织起来规模化生产的少之又少。宜兴紫砂产业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我国,只有宜兴这一带出产宜兴紫砂,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但并不是各个宜兴人都以紫砂为生,在宜兴只有丁蜀这一片从事紫砂生产的居多。
2.1.3市场需求
作为一个既具有艺术价值同时具有实用功能的养生茶具,宜兴紫砂的销量可见一斑,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球化的影响,宜兴紫砂已经闻名于国内外,所以说宜兴紫砂的市场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虽然随着近两年国内物流的发展和兴盛,使得宜兴紫砂市场已趋于饱和,基本上很多人手里都有一把紫砂,以至于国内的紫砂需求近年来有所下降。
2.1.4文化积淀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一直以其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这之中也包含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自古文人雅士素喜饮茶,并将饮茶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理念到现在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紫砂作为饮茶的标配也一直被文人雅士所推崇。
2.2宜兴紫砂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