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理论的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行为动机研究

目 录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二、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 2
(二)志愿者行为动机的研究综述 3
三、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志愿行为现状 4
(一)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志愿行为时间 4
(二)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志愿行为途径 4
(三)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志愿行为组织形式 5
(四)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对象 5
四、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动机 6
(一)生理和安全需求引发的动机 6
(二)社交需求引发的动机 6
(三)尊重需求引发的动机 6
(四)自我实现需求引发的动机 6
五、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对策 7
(一)物质激励的方式与完善保障机制 7
(二)情感的满足 7
(三)以更好的工作设计满足尊重需求 7
(四)自我价值的感知 7
六、研究结论及展望 8
(一)研究结论 8
(二)研究展望 8
参考文献 8
附录1 10
致谢 12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目前,中国志愿风气日渐成熟,青年志愿者的数目页与日俱增,由于在青年志愿者的占比中,大学志愿者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大学志愿者在推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良好风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研究了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行为动机的基础上,目的是获得有效手段更好的培养大学生以及青少年,增强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与理论依据。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以A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出发点,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情况下,发现了增强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对策,有效的拓展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志愿者的行为动机的基础上,目的是获得有效手段更好的培养大学生以及青少年,增强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与理论依据。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以A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出发点,在总结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情况下,发现了增强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对策,有效的拓展了志愿精神已有的范围。同时,利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数据准确真实,使得结论到位,能够有效利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解决之道。
(2)实践意义
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动机研究的基础上,能够找到增强服务意识的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公民意识,这样,我国志愿事业可以上升到新的阶段。同时,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对社会风气的整体形成大有益处,马斯洛需求理论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与出发点。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能够让我国志愿事业更加有朝气与活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志愿行为的研究刚刚起步,赵爱燕(2007)对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归纳了我国志愿者的需求动机并总结了激励原则,同时为激励机制找到了相应的对策[1]。陈丽(2010)运用了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三部门治理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等理论对湖南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湖南省志愿者的行为动机,并提出了激发更多青年从事志愿服务的对策[2]。鞠彬彬(2013)以湖北省十所高校为例,找到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动机,他认为大学生志愿动机中有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而利他动机更为显著;大学生的性别、年级等也会对志愿服务动机产生影响[3]。张树琼(2015)以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为目标,也研究了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她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提出了保障大学生最基本的安全需求以及物质需求以及安排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结论[4]。
2.国外研究现状
在早期,Horton-Smith(1981)将志愿者动机分为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建立了双因素模型。Fitch(1987)和Morrow-Howell(1989)提出了三因素模型。Glary(1998)等人确定了六种动机类型。Tschirhart(2001)等对社区服务志愿者的研究也发现了志愿者的五种行为目标。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论文以A高校大学志愿者的行为动机为切入点,以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种需求为出发点,旨在找到大学志愿者的行为动机,探讨了志愿者行为是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哪些方面影响下产生,以针对具体情况找到能够激发青年乃至整个社会志愿意识的方法,从而丰富激励机制,为我国志愿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本研究意义重大。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馆和网络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再研究学者们做的论述,为本论文第一章和第二章提供了参考。
(2)问卷调查法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设计调查问卷研究大学志愿者行为的动机,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寻找方法增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为整个社会志愿服务意识的提高作下铺垫。
(3)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已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大学志愿者志愿行为的动机情况,为促进社会志愿风尚的养成提供了帮助。
二、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水、食物、睡眠等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这些需求对人类基本的生存至关重要,它们中的每一项都缺一不可。马斯洛认为,人类只有在这些生存需求满足后,才会追求其他的需求。
2.安全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身安全、道德保障等是人类安全上的需求,安全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也是人类低层次需求。
3.社交需求
人人都希望成为某个或多个集体或团队中的一员,因为在集体或团队中我们可以得到相互的关怀。社交需求包括友情、爱情等,所以它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9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