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分析与优化对策以吉野家为例
目 录
一、 绪论 5
(一)研究背景 5
(二)研究的意义 5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5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6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内涵 6
(二)国内外绩效理论综述 6
(三)绩效考核的方法 8
三、快餐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分析 9
(一)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现状 9
(二)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存在的问题 9
(三)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四、吉野家案例研究 11
(一)公司概况 11
(二) 吉野家绩效考核现状 12
(三)吉野家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14
五、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对策 15
(一)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15
(二)高度重视绩效考核过程 16
(三)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 16
六、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录1 19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快餐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深受上班族的青睐,有效缓解了人口密集区域的用餐压力,为城市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快餐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快餐企业的兴起如雨后春笋,使原有的快餐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15年以中国为代表的麦当劳高增长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17.9%下滑至11.7%;2013 年底,肯德基在中国门店数量上升了15.4%,但同时其销售额却降低3.8%。可见新兴快餐企业对原有企业的冲击程度。但一些快餐企业急于求成,迅速兴起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在绩效考核方面的漏洞,这些漏洞极大限制了行业的深层次发展与产业升级。任何企业都以实现利润为发展目标,快餐企业也必然如此,而员工的进步和绩效水平的提高对快餐企业而言是最容易实现和操控的。因此,企业要在增加成本最低的基础上,保持利润增长和市场地位的提高,必须使企业绩效考核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吻合,促进快餐行业的稳定进步。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核心步骤,通常被视为强化组织执行力和综合治理水平的重要衡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洞,这些漏洞极大限制了行业的深层次发展与产业升级。任何企业都以实现利润为发展目标,快餐企业也必然如此,而员工的进步和绩效水平的提高对快餐企业而言是最容易实现和操控的。因此,企业要在增加成本最低的基础上,保持利润增长和市场地位的提高,必须使企业绩效考核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吻合,促进快餐行业的稳定进步。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核心步骤,通常被视为强化组织执行力和综合治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对任何组织的作用都不容忽视。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能直观地发现员工或部门工作中的漏洞和缺点,而且对于提高员工服务质量和利润增长有明显作用。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吉野家餐饮公司,该企业近年来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其他快餐企业一样,多多少少地存在绩效考核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利润空间。只有通过解决吉野家在实施绩效考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完善方案,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同时,希望对其他快餐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所启发,推动快餐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二)研究的意义
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快餐企业必须以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基础,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本文的研究旨在对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出建议,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快餐行业的发展。
论文以绩效考核理论为参考,以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为依据,通过对该行业管理层和员工的调查和咨询,对其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有效衔接。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资料、网上检索等方式,收集、整理与本论文相关的参考资料,将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诸多学者对本问题的不同看法,开拓思路。
定量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有效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得出吉野家现存绩效考核情况,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快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访谈法
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问题向相关企业员工及管理层进行咨询,更深入得了解企业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了解和主观感受。
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内涵
绩效,是组织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方式、工作业绩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往往从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三个方面来描述和分析。个人绩效目标的完成是组织绩效完成的前提,但是个人绩效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组织绩效的实现。
绩效考核是指组织以战略目标为方向,采用已设置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方法,对雇员个人的一系列工作行为、工作投入程度和工作成就进行考评,并利用考核的结果分析部门及员工工作的优缺点,以此达到提升绩效的目标。
(二)国内外绩效理论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初,罗泊特欧文斯[1]最先将绩效评估技术引入欧洲,1814年美国军方开始应用绩效评估技术[2],而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公务人员进行绩效考评。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3] 在1954年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后,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在美国产生,并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MBO是将组织整体目标分解成各部门及各员工的绩效目标,组织以目标体系为基础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定期回馈上级共同分析目标达成情况,是一种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
上世纪80年代,绩效评估开始发展到绩效管理阶段,关键绩效指标随之产生,KPI的产生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使企业找出真正能使自身发展进步的关键领域和绩效要素,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目标管理的缺陷,《哈佛商业评论》曾称赞它是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理论,到现在仍在被普遍使用,也成为了快餐企业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上世纪90年代,安史沃斯(Ainsworth)和史密斯(Smith)提出了计划、考评和反馈三步骤循环模型来描述绩效考核[4],此观点将绩效管理视为一个周期进行研究;上世纪末,特灵顿(Torrington)和霍尔(Hall)也提出了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三步骤模型。
Pamenter,Fred (2000)指出以往的绩效评估理论中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绩效评估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评估难以得到预期的执行。建议应该把绩效考评的关键不是绩效考评而是雇员自身发展。重视雇员能力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雇员的基本需要,提高员工满意度,促进企业和雇员的共同进步。
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我国国内对绩效考核的研究开始较晚,但这些年来在
一、 绪论 5
(一)研究背景 5
(二)研究的意义 5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5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6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内涵 6
(二)国内外绩效理论综述 6
(三)绩效考核的方法 8
三、快餐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分析 9
(一)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现状 9
(二)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存在的问题 9
(三)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四、吉野家案例研究 11
(一)公司概况 11
(二) 吉野家绩效考核现状 12
(三)吉野家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14
五、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对策 15
(一)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指标 15
(二)高度重视绩效考核过程 16
(三)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 16
六、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附录1 19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快餐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深受上班族的青睐,有效缓解了人口密集区域的用餐压力,为城市的发展进步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快餐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快餐企业的兴起如雨后春笋,使原有的快餐企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2015年以中国为代表的麦当劳高增长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17.9%下滑至11.7%;2013 年底,肯德基在中国门店数量上升了15.4%,但同时其销售额却降低3.8%。可见新兴快餐企业对原有企业的冲击程度。但一些快餐企业急于求成,迅速兴起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在绩效考核方面的漏洞,这些漏洞极大限制了行业的深层次发展与产业升级。任何企业都以实现利润为发展目标,快餐企业也必然如此,而员工的进步和绩效水平的提高对快餐企业而言是最容易实现和操控的。因此,企业要在增加成本最低的基础上,保持利润增长和市场地位的提高,必须使企业绩效考核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吻合,促进快餐行业的稳定进步。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核心步骤,通常被视为强化组织执行力和综合治理水平的重要衡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洞,这些漏洞极大限制了行业的深层次发展与产业升级。任何企业都以实现利润为发展目标,快餐企业也必然如此,而员工的进步和绩效水平的提高对快餐企业而言是最容易实现和操控的。因此,企业要在增加成本最低的基础上,保持利润增长和市场地位的提高,必须使企业绩效考核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吻合,促进快餐行业的稳定进步。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核心步骤,通常被视为强化组织执行力和综合治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对任何组织的作用都不容忽视。绩效考核体系不仅能直观地发现员工或部门工作中的漏洞和缺点,而且对于提高员工服务质量和利润增长有明显作用。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吉野家餐饮公司,该企业近年来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其他快餐企业一样,多多少少地存在绩效考核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利润空间。只有通过解决吉野家在实施绩效考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完善方案,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同时,希望对其他快餐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所启发,推动快餐行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二)研究的意义
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快餐企业必须以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为基础,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本文的研究旨在对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提出建议,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快餐行业的发展。
论文以绩效考核理论为参考,以快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为依据,通过对该行业管理层和员工的调查和咨询,对其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使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有效衔接。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资料、网上检索等方式,收集、整理与本论文相关的参考资料,将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诸多学者对本问题的不同看法,开拓思路。
定量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有效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以此得出吉野家现存绩效考核情况,更加客观、准确地分析快餐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访谈法
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问题向相关企业员工及管理层进行咨询,更深入得了解企业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了解和主观感受。
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绩效及绩效考核内涵
绩效,是组织在一定时间内的工作方式、工作业绩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往往从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和个人绩效三个方面来描述和分析。个人绩效目标的完成是组织绩效完成的前提,但是个人绩效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组织绩效的实现。
绩效考核是指组织以战略目标为方向,采用已设置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方法,对雇员个人的一系列工作行为、工作投入程度和工作成就进行考评,并利用考核的结果分析部门及员工工作的优缺点,以此达到提升绩效的目标。
(二)国内外绩效理论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初,罗泊特欧文斯[1]最先将绩效评估技术引入欧洲,1814年美国军方开始应用绩效评估技术[2],而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公务人员进行绩效考评。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3] 在1954年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后,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在美国产生,并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MBO是将组织整体目标分解成各部门及各员工的绩效目标,组织以目标体系为基础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定期回馈上级共同分析目标达成情况,是一种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
上世纪80年代,绩效评估开始发展到绩效管理阶段,关键绩效指标随之产生,KPI的产生对企业绩效考核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使企业找出真正能使自身发展进步的关键领域和绩效要素,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方式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目标管理的缺陷,《哈佛商业评论》曾称赞它是20世纪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理论,到现在仍在被普遍使用,也成为了快餐企业最常见的绩效考核方法。
上世纪90年代,安史沃斯(Ainsworth)和史密斯(Smith)提出了计划、考评和反馈三步骤循环模型来描述绩效考核[4],此观点将绩效管理视为一个周期进行研究;上世纪末,特灵顿(Torrington)和霍尔(Hall)也提出了计划、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三步骤模型。
Pamenter,Fred (2000)指出以往的绩效评估理论中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绩效评估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机性,评估难以得到预期的执行。建议应该把绩效考评的关键不是绩效考评而是雇员自身发展。重视雇员能力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雇员的基本需要,提高员工满意度,促进企业和雇员的共同进步。
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于国外,我国国内对绩效考核的研究开始较晚,但这些年来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