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以sdyu校为例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二、 相关理论 2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2
(二)心理契约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2
(三)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 3
三、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与职业生涯 3
(一)高校青年教师所处职业生涯阶段 3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发展与职业生涯变化 4
四、 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问题及原因 4
(一)SDYU校的特点 4
(二)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五、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对策分析 7
(一)创新职业生涯管理理念 7
(二)建立完善的沟通制度 8
(三)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8
六、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伴随国家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迈上新的台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青年教师会有条理地计划好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旨在能够从中获取经验和发展,而学校是要干预他们的计划从而提升其满意度使得二者可以发展和谐。在高校这一社会组织中,教师的心理活动和工作行为受到心理契约的影响和调控,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中地位独一无二。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高校想要长期成长和发展,决不能无视青年教师的作用,新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心理契约和职业生涯相互关联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通过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预期,促使教师履行相应的心理契约,从而可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计划管控起到作用,满足了他们的心理情感需求并使得其更热爱工作,投入其中,降低青年教师流失率,为高校留住人才,为互相信任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师的作用,新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心理契约和职业生涯相互关联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通过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预期,促使教师履行相应的心理契约,从而可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计划管控起到作用,满足了他们的心理情感需求并使得其更热爱工作,投入其中,降低青年教师流失率,为高校留住人才,为互相信任的前提奠定基础,推动两者实现发展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
心理契约起源于西方国家,国外对于心理契约研究有所成就的有阿基米思[1]、莱文森[2]、赛恩[3]等,他们通过延续的不断研究告诉人们,什么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的作用、心理契约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不得不说,西方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理论研究已经很透彻和深刻,但将心理契约理论用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太多研究。
由于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不同,国内学者对于心理契约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高晓芹[5]、程云喜[6]、以及刘雄、王文灿[7],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6年,对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应用中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各自的研究结果,为高校管理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首先介绍职业生涯的含义、心理契约的含义和类型,以及心理契约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心理契约变化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对应。其次,以SDYU校为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说明他们在生涯发展中的哪个阶梯,并对相应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两者的结果分析SDYU校职业生涯的一般情况,以此为例,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所学知识,阅读关于心理契约和职业生涯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
(2)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及问题,并汇总整理数据。
(3)访谈法:制定访谈提纲;收集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相关资料,包括青年教师对自我的认知情况,对组织提供的发展机会满意程度,与上级的沟通情况等。
二、相关理论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通常来说指一个人一生所选择和从事的工作的渠道和历程,是与工作相关的使命、愿景、活动、行为等等的综合。员工的职业生涯占据人生相当长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年龄层和入职时间,员工会有不同的职业目标,为了完成职业目标,员工会为自己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组织协助员工根据职业规划以及发展任务的变动改进工作行为和方式,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将有助于员工和组织之间成长生命的互相融合,从而达到共赢的目标。
(二)心理契约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1.心理契约的含义
麻省理工学院的赛恩教授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和企业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他们就企业如何对待个人以及个人对企业拥有的义务达成了一致。本文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除明确界定的契约之外,在内心存在的对彼此潜在的心理预期和要求,当达到彼此的心理预期时,雇佣双方建立非正式的契约关系,将雇佣双方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2.心理契约的类型
关于心理契约的类型,卢梭将其分为以下部分。
明确
雇用条件
宽泛
短期 雇佣期限 长期
交易型
Transaction
平衡型
Balanced
过渡型
Transitional
关系型
Relational
图1 心理契约的概念模型
根据图1,雇佣期限和雇佣条件的不同情况决定了心理契约被分成了四种模式。首先是交易型心理契约模式,这是一种时限短、工作明确,以经济交易为主的雇佣关系,组织和成员之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
二、 相关理论 2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2
(二)心理契约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2
(三)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 3
三、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与职业生涯 3
(一)高校青年教师所处职业生涯阶段 3
(二)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发展与职业生涯变化 4
四、 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问题及原因 4
(一)SDYU校的特点 4
(二)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五、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对策分析 7
(一)创新职业生涯管理理念 7
(二)建立完善的沟通制度 8
(三)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 8
六、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伴随国家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迈上新的台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青年教师会有条理地计划好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旨在能够从中获取经验和发展,而学校是要干预他们的计划从而提升其满意度使得二者可以发展和谐。在高校这一社会组织中,教师的心理活动和工作行为受到心理契约的影响和调控,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中地位独一无二。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高校想要长期成长和发展,决不能无视青年教师的作用,新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心理契约和职业生涯相互关联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通过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预期,促使教师履行相应的心理契约,从而可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计划管控起到作用,满足了他们的心理情感需求并使得其更热爱工作,投入其中,降低青年教师流失率,为高校留住人才,为互相信任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师的作用,新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心理契约和职业生涯相互关联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通过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预期,促使教师履行相应的心理契约,从而可以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计划管控起到作用,满足了他们的心理情感需求并使得其更热爱工作,投入其中,降低青年教师流失率,为高校留住人才,为互相信任的前提奠定基础,推动两者实现发展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
心理契约起源于西方国家,国外对于心理契约研究有所成就的有阿基米思[1]、莱文森[2]、赛恩[3]等,他们通过延续的不断研究告诉人们,什么是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的作用、心理契约与其他管理活动的关系,不得不说,西方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理论研究已经很透彻和深刻,但将心理契约理论用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太多研究。
由于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不同,国内学者对于心理契约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高晓芹[5]、程云喜[6]、以及刘雄、王文灿[7],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6年,对心理契约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应用中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各自的研究结果,为高校管理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首先介绍职业生涯的含义、心理契约的含义和类型,以及心理契约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心理契约变化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对应。其次,以SDYU校为例,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说明他们在生涯发展中的哪个阶梯,并对相应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两者的结果分析SDYU校职业生涯的一般情况,以此为例,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所学知识,阅读关于心理契约和职业生涯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沿。
(2)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及问题,并汇总整理数据。
(3)访谈法:制定访谈提纲;收集SDYU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相关资料,包括青年教师对自我的认知情况,对组织提供的发展机会满意程度,与上级的沟通情况等。
二、相关理论
(一)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通常来说指一个人一生所选择和从事的工作的渠道和历程,是与工作相关的使命、愿景、活动、行为等等的综合。员工的职业生涯占据人生相当长的时间,根据不同的年龄层和入职时间,员工会有不同的职业目标,为了完成职业目标,员工会为自己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组织协助员工根据职业规划以及发展任务的变动改进工作行为和方式,解决其中出现的问题,将有助于员工和组织之间成长生命的互相融合,从而达到共赢的目标。
(二)心理契约理论的含义及类型
1.心理契约的含义
麻省理工学院的赛恩教授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和企业之间达成了一种协议,他们就企业如何对待个人以及个人对企业拥有的义务达成了一致。本文认为,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除明确界定的契约之外,在内心存在的对彼此潜在的心理预期和要求,当达到彼此的心理预期时,雇佣双方建立非正式的契约关系,将雇佣双方更好地联系在一起。
2.心理契约的类型
关于心理契约的类型,卢梭将其分为以下部分。
明确
雇用条件
宽泛
短期 雇佣期限 长期
交易型
Transaction
平衡型
Balanced
过渡型
Transitional
关系型
Relational
图1 心理契约的概念模型
根据图1,雇佣期限和雇佣条件的不同情况决定了心理契约被分成了四种模式。首先是交易型心理契约模式,这是一种时限短、工作明确,以经济交易为主的雇佣关系,组织和成员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