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研究(附件)【字数:13040】

知识经济时代,银行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对银行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员工进行培训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的员工培训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员工培训的相关概念、农行临沧分行及其员工培训现状。然后分析了在临沧市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背景下,分行和员工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其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如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缺少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培训的外部保障建设不到位。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创新员工培训思路、完善农行临沧分行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关键词人力资本;员工培训;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
目 录
0引言 1
1.人力资源与员工培训 2
1.1人力资源 2
1.2员工培训 3
1.3员工培训的作用 4
2. 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的现状 5
2.1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机构简介 5
2.2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概况 5
3.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6
3.1分行上下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 7
3.2缺少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 7
3.3缺少科学的培训计划 7
3.4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8
3.5培训的外部保障建设不到位 8
3.6高低端员工培训差距大 9
4.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9
4.1外部环境不理想 10
4.2农行临沧分行自身因素 10
4.3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 11
5. 改进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的对策建议 11
5.1创新员工培训思维,转换观念 11
5.2完善农行云南省临沧分行的培训机制 12
5.3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中国农业银行云南临沧分行员工培训研究
0引言
当人类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入21世纪的门槛,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何为知识经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给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内涵在于经济的增长不再只是依赖于传统产业,而是更多的取决于信息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主要依托人的智力资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1]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驱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而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2]
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农业银行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其所拥有的40多万的员工就是提升农行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农业银行在2008年初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三、五、十年发展规划纲要”(“3510”战略)争取用大概10年的时间,提高农行的治理水平,到2017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服务于“三农”市场,为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农行的核心业务长久持续地处于市场主流地位,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手段,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将农业银行打造为世界一流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3]2009年初,农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挂牌成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有限公司,新的股份制农业银行也要求员工要持续地更新观念、主动适应新的股份制农业银行的运作和管理要求,熟悉新的管理制度、产品、工作流程等。所以新战略的实施和“新农行”都促使农行认识到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农行的干部和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国内的学者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对商业银行员工培训进行研究,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培训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以农行云南临沧分行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员工培训情况进行诊断,为农行临沧分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提出自己的建议,从而助力分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为实现分行的战略目标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持。
1 人力资源与员工培训
1.1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约翰(R(康芒斯(JhonR.Commons)提出的。而当前所说的人力资源,是在《管理的实践》中由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并加以阐述的。他认为,把员工当成资源,这个资源除了是“人”以外,和其他资源没有两样。人力资源唯一的特殊优越性在于:人力资源具有协调、整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4]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主要是从人本身和人的能力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的含义进行解释。将各个学者的观点进行概括可得,人力资源就是指能够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龄劳动人口的总和。
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形式,人力资源主要具有五个特征:
((1)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力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力资源与其他一切资源最根本的区别。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取决于人的能动性,人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人能够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等。[5]
(2)时效性
人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分为发育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个大的阶段。人力资源存在于人的生命中,因此它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联系。人力资源与人的生命周期的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
(3)增值性
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传承和积累,人类的生活、生产经验会更加丰富,人类开始结合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管理方法、生产技术进行改进,从而逐渐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整体价值。[6]
(4)社会性
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发展。
(5)可变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rlzy/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