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上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我国化工行业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高低,哪些因素会产生具体的影响,怎样提升自身的披露水平,这些对于政府部门和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先从理论的层面进行探讨,然后对我国目前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展开研究,通过研究得出我国企业现有的环境会计披露水平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对提升化工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水平提出参考意见。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4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
(一)国外研究概况 4
(二)国内研究现状 5
1.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方面 5
2.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的研究方面 5
3.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5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6
三、基本理论概述 6
(一)概念界定 6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6
2.重污染行业和化工行业 6
(二)理论基础 7
1.可持续发展理论 7
2.信息不对称 7
3.委托代理理论 7
4.利益相关者理论 8
四、我国化工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8
(一)法律制度背景 8
(二)我国化工类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9
五、实证研究 10
(一)研究假设 10
1.公司规模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 10
2.资产结构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 10
3.盈利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 11
4.控股性质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 11
5.发展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 11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11
(三)变量选取 12
1.被解释变量 12
2.解释变量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四)模型建立 13
(五)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3
1.描述性统计分析 13
2.Pearson系数相关性分析 14
3. 回归结果分析 14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一)研究结论 15
1.公司规模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15
2.资产结构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15
3.盈利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16
4.控股性质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16
5.发展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16
(二)政策建议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源的缺乏、空气污染、水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随着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产业结构改革不断深化,环境监管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尤其是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重污染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重视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者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方面的研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因此发展的还不完善,从整体上来看,仍无法达到国际的标准水平。而化工行业对于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巨大的,对这一行业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现有的能力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哪些因素影响到了现有的披露现状,然后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这对于提高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本文在对我国化工行业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提高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作出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Jerry G.Kreuze和 Gale E.Newell(1996)解释了环境信息披露,认为环境信息披露就是阐述现在和未来企业需承担的环境责任与义务、企业为解决环境困扰制定的计划、发生为完成环境义务或责任的成本支出、关于环境事项的保险理赔、环境责任的解决对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原料、运输等在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企业在处理废弃物回收利用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企业在环境问题处理方面已确认或已得到相应的奖励。
Dennis Patten,Greg Trumpeter(2003)全面分析了企业在其出具的财务报告当中应该包含的内容、并且将这部份信息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分为为环境披露风险、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细化阐释。
M.Ali.Fekrat、Caria.Inclan和 Davia Petroni(2006)将环境会计信息中的内容列为:财务资料和信息、环境诉讼信息、环境污染信息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20世纪90年的才开始对环境会计这一内容进行研究。葛家澍(1992)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了环境会计,从而开启了我国研究环境会计的大门。
1.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方面
耿建新、焦若静(2003)认为,企业在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披露时,应该将一些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纳入到报告当中,从而使信息的使用者了解到企业在发展时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肖华(2008)认为,环境会计信息同样可以进行细致的划分,主要划分为:费用、制度、措施等多项内容,通过对上市公司所出具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对比,可以发现公司是不会对一些影响自身利益的事物进行详细披露的。
黄慧(2012)认为可以将环境会计进行如下划分:企业的环保目标,环境成本,对环保政策内容的履行,与企业环境负债方面有关的信息,以及企业进行环境保护以后为其带来的收益方面的信息。
岳燕(2014)通过分析发现,货币性披露方式的缺乏是导致现有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采用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展开详细的分析,分析后发现在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完整性的缺乏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同时审计方面的不完善也容易引发一些问题。
2.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的研究方面
李建发和肖华(2002)建议采用独立报告的形式,因为在目前准则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补充报告的形式进行报道可能会出现不合乎规则的现象。然而,范永太和乔引华(2005)则认为,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浪费企业人力物力,所以他们建议应该将这部分的内容反映在财务报表内容里作为补充,并慢慢向独立报告过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