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中小企业。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它们的法律制度良好地规范金融市场,国外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0%,融资难问题相对国际社会而言比较严重。本文在概述企业融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并列举企业融资时遇到的困境,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融资难,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概述 1
2.1 中小企业的定义 2
2.2 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 2
2.3 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 3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3
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4
3.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5
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成因 6
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的内部原因 7
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的外部原因 8
5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9
5.1 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9
5.2 商业银行应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质量 10
5.3 国家应出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10
5.4 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加强与国外的中小企业合作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我国稳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茁壮良好的成长。今年年初,我国的行业研究网公布对中小企业市场的研究和未来发展的评估报告。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其中中小企业比重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分之四的城镇就业岗位由其稳定地提供,价值大约等于GDP的五分之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由其创造,政府财政收入中税收的一半由中小微型企业上缴。我国发明专利的三分之二,企业新的技术发明的五分之四,新产品研发的五分之四和国家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基本都是由中小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贡献的。管中窥豹,中小企业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它们的兴荣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兴盛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此可见,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速度,努力拓展创新,有利地增加税收收入,提供广泛的就业岗位和改善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日趋严重的融资难的问题,已慢慢地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所以,本文从企业、银行和政府等角度剖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同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实施方案,最终引领我国国民经济走上又好又快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成中国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
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的相关概念
2.1 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的定义不是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概念。它的含义是,通过和同一个竞争行业的规模较大的大企业比较而显得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中小企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定义,很难用准确的词汇来表达,学术界主流观点是,需要同时使用数量指标与质的指标来将中小企业从企业中划分出来。概而论之,数量指标的含义是综合运用企业的注册资本,以一个周期内销售经营总额和企业总的职工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来划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的意思是站在经营学的立场,可以实际并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实质与特点的指标。例如,企业是否自由而独立地拥有组织经营权以及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否分离。
《中小企业促进法》是这么解释中小企业的内涵: a)首先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成立。b)其次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创造就业岗位,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号召。c)生产经营规模是中小型且包含各种所有制的各行各业的企业[1]。
关于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当今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参照系数的准则没有统一:
a)在美国,是这么解释中小企业: 1)不具备较大生产经营的规模是划分的首要标准。2)正处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阶段的中小型企业是必备的条件。
b)英国博尔顿委员指出,通过三分法的方法确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从定性开始,这样能科学地看清楚中小企业的本质[2]。第一,中小企业基本占据市场份额的很小部分,第二,中小企业大部分没有固定而又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第三,中小企业不被母公司所掌控[2],即中小企业拥有独立决策主动权。
c)在德国,国家经济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区别标准,基本是以企业员工总人数和年度资金流转额的不同来区分。
通过以上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的比较,能够得出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存在相对性的特征的结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地区的相对性,第二是空间的相对性,第三是行业的相对性[3]。
中国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中小企业的定义都不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的修改已历经五次。2011年下半年,工信部等几个部门一起颁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是关于中小企业最新的划分标准的文件[4]。
2.1 融资的定义
从狭义角度阐述,融资就是企业因筹集资金而引起的活动,并且一定会和企业外部大环境产生互动的过程。从广义立场解释,融资也是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与循环利用,企业作为当事人必须借用外部力量或凭借自身实力,在金融市场上想方设法去筹资的行为,换而言之,公司依据实际的生产经营战略和资金掌控的程度,并且要符合未来经营扩张的目标,然后经过科学地预测以及决策,利用快速有效方法,最后通过稳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所有权人、股东和债权人筹集资金来保证组织资金的供应[5],达到基本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供给的目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