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财务舞弊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分析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屡屡遭到曝光,并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和警告。对于股东,债权人以及员工等相关主体来说,财务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外部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在面对这些公司时同样受到了审计风险。为了将自身的风险降到最低,事务所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审计这些公司,由此导致审计费用提高。因此本文从注册会计师这一外部治理参与者的角度,基于Simunic经典审计收费模型,以2009——2013年5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当被审计公司的当年因财务舞弊被警告或处罚时,为了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会计师是否会收取审计溢价。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这些受到警告处罚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将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文献综述 2
(一) 财务舞弊 2
1、财务舞弊的界定 2
2、财务舞弊成因的理论 2
3、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 3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 3
1、审计风险 3
2、财务舞弊与审计风险 3
3、审计产品的价格理论 3
4、财务舞弊与审计定价 4
二、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
(三)变量定义 5
1、解释变量 5
2、被解释变量——审计费用 5
3、控制变量 5
(四)模型的选择 5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
(一)描述性统计 5
(二)相关系数分析 6
(三)多元回归分析 7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引言
引言
在审计过程中,会计师关注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途径。而财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受到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的影响。而在我国近年来,随着财务舞弊的频发,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经济警察”的审计师及其所在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在面对审计客户时承担的法律责任与赔偿也越来越高。在财务丑闻曝光的同时,审计市场也开始受到关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市场的效率。根据法玛(FAMA)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如果产生的价格是相关且充分的,那么该市场就是有效率的。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审计服务的定价同样反映出了该市场的效率。
注册会计师在承接审计业务时,运用对风险领域的判别,采用及时有效的举措避免风险的发生,将风险最大化的降低。在面对被审计公司受到财务舞弊的警告或者处罚时,出于风险的管理,审计师往往会扩大审计程序,增加审计工作量。张俊瑞等(2015)以涉及未决诉讼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涉及未决诉讼是否会对审计师的审计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当上市公司涉及的经济类诉讼时,出于对审计风险的足够考量,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高。
因此,综合现有的研究,笔者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研究如下问题:当上市公司因为财务舞弊而遭到相关部门的警告和处罚时,注册会计师是否会通过收取审计溢价来应对潜在的审计风险。
一、文献综述
(一) 财务舞弊
对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目前为止有很丰富的成果,主要涉及到定义,财务舞弊与风险识别,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以及相关理论。
1、财务舞弊的界定
叶淑林(2011)提出“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集团或个人出于某种目的,采取违规或违法的行为来获取不当利益”。
Johan L. Perols (2011) 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的界定是:“为了向股东隐瞒公司实际的经营管理状况或者满足签订相关契约的条件要求,管理层有意地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对公司真实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更改。”
2、财务舞弊成因的理论
对财务舞弊成因,目前有很多学者提出理论。其中舞弊三角理论和GONE理论接受度最广。
舞弊三角理论(fraud triangle)认为,动机、机会和观念决定了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在这三个因素中,动机和机会往往是由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具备这两个条件,而并非主观能够决定。而观念则属于舞弊三角中的灰色地带,它的主观性比较强,会受到当事人所处的环境以及观点和态度的影响。
GONE理论认为舞弊行为的五个要素:贪心(Greed)、机会(Opportunity)、需要(Need)和暴露(Exposure)是组成舞弊行为的要素。若行为人自身很贪婪,当对某物存在需求时,他就会寻找恰当的机会,在别人发现的可能性较低时,通过舞弊的手段来谋取不当利益。
上述针对财务舞弊的成因理论的本质是相似的,但侧重点有些差别。舞弊三角理论更关注人的主观层面,而GONE理论是把舞弊行为被外界发现的可能性加入了理论中。
3、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
叶淑林(2012)认为财务舞弊行为主要是由双方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管力度和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同时与行为人的职业道德的也有关系。当受到相关利益的诱惑时,职业道德感低的行为人更有可能舞弊。因此,基于他分析的多个原因,公司要减少财务舞弊行为,不光要从自身的角度,市场,体制的完善等都有利于公司的治理,减少不恰当的行为。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
对于审计风险,国内外学者为了将审计风险这样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提出了风险模型,其中最为普遍接受的就是: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企业的经营风险,如生产过程中,市场中诸多不确定因素和舞弊风险,如管理层过多介入会计处理,非常规交易等都会导致公司发生重大错报风险。因此事务所进行审计定价时,审计风险的大小必然被纳入决策中。
1、审计风险
Krishnan(2007)认为,事务所为了有效地控制风险,要重视会计稳健性,并且要及时确认坏消息。如果上市公司当年受到了违规处罚,那么注册会计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稳健性不足,那么为了将面临的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就需要调整,事务所也会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2、财务舞弊与审计风险
柏春华(2008)认为,财务舞弊会为被审计单位带来诉讼压力以及产生股东,债权人的信任危机。在审计过程中,财务舞弊通常会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使会计师对公司真实的情况无法充分透彻的了解。因此,若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则会加大审计风险。
邱奕青 朱小刚(2014)指出,对于不存在财务舞弊问题的单位,审计风险也是存在的,并且以经营风险为主。即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伴随着财务舞弊行为或者法律诉讼的上市公司来说,审计风险就大大加大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3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