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这种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时代进步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不同企业之间甚至到一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都存在竞争,正是这样内部控制才会从尝试阶段过渡到迅速发展阶段。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已经融入到国民经济领域之中,成为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回眸过去,中小企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创辉煌,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丰功伟绩大都归功于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然而,即使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依旧是漏洞百出。这种结果和中小企业本身特殊的经营管理特征是脱不了关系的。有漏洞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但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和失效问题的原因之一,更是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地研究讨论各种方法途径去弥补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论文前部分着重提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然后依据出现的问题讨论其主要原因或者主要因素。论文后半部分主要是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监督机制和企业领导者等方面分析讨论处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漏洞的途径。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相关理论 1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1
2.2 中小企业的分类 2
3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2
3.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
3.2 内部控制的优势 3
4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5
4.1内部控制的环境氛围不理想 5
4.2内部审计与监督机构不健全 5
4.3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6
4.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管理不到位 6
5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5.1 企业文化相对落伍 6
5.2 内审隶属层次较低影响职能作用的发挥 7
5.3 缺乏风险意识,轻视风险管理 7
5.4 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7
5.5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及能力存在不足 8
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8
6.1 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6.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监督机构 9
6.3 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9
6.4 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和监督机制 10
6.5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10
6.6 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度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中小企业目前是中国经济市场最主要的部分,相当于市场经济的主干,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问题上的重要关键,其具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挑动市场和促进国民经济速度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回眸历史,你会发现我国中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在国内市场一直都是飞快前进的,属于高速成长型企业。根据我国研究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持续不断地向上增长,其势头锐不可当。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年底中小企业数量占市场的绝大部分,期间所产生的GDP居然高达百分之六十多。如此壮大的中小企业群减轻了当时的就业压力,给劳动者市场创造了机遇。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是毋庸置疑的,内部控制的诸多漏洞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是单独的,也不是分散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关联着所有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中小企业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靠的是相关部门与员工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竞争。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存在的各种漏洞比如内部控制制度匮乏等才能更完美的得到解决。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甚至很多领域的人研究内部控制制度。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手中的必备法宝,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规划建设。相对于外国,我们中国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还是非常落伍的。中国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漏洞百出,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长期发展下来积累的问题。虽然国内外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是不免会有虚假繁荣的构成部分。要想从我国中小企业中查漏补缺,就要时时刻刻抓住重点,即制定更加充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逐渐形成适合各自的控制理论体系。这样我国中小企业综合的竞争能力才会变强,企业的经营方式才会多样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除了制度方面的研究,中小企业还要把心思放在内控上。在出现的各方面问题上,大家都应该去交流讨论内部控制,这样问题的本质才能浮出水面。除此之外,彼此之间的交流会让所有的企业优势互补,对探索中小企业的内控理论体系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2 中小企业的相关理论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的定义是由各国市场经济状况对发展中小企业不同目的而决定的,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不同在经济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清楚,只能大体定义为一个相对概念,所以,不仅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不同,就算是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行业、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对中小企业下的概念也是各不相同,但就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的概念,它比起大型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等只是个相当小的经济单位。
1953年的时候,发达国家美国在《中小企业法》中谈到,只要是凭借独自能力经营的,而且被经营企业在同行业中地位低权力少的都被命名为中小企业。然而在中国,于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在中国国境内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建设的企业在规模上为中小型的就被叫成是中小企业。不论你是股份制还是国有制、私有制等形式,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就是中小企业。除此之外,我国对中小企业中占主要行业的标准也做出了明确的划线,该标准是指根据企业的员工人数、产品销售额、资产总额等因素来规划制定的的。
2.2 中小企业的分类
和美国相比,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涉及中小企业规定的法律条例谈到:中小企业在我国有三个类型,具体是中型、微型、小型。各自的划分标准与众不同,我们企业可以参照企业在职人员数量、全年总的实际收入等因素来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标准。我国还在2011年6月18日的那一天,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明确地制定了各行各业的详细分类划分标准。如农、林、牧、工业、零售业、信息传输业、仓储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中公布了具体划分标准,还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业中详细分类标准。具体划分标准本文不再详细具体说明,读者可以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去多加了解。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相关理论 1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1
2.2 中小企业的分类 2
3 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2
3.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
3.2 内部控制的优势 3
4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5
4.1内部控制的环境氛围不理想 5
4.2内部审计与监督机构不健全 5
4.3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 6
4.4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管理不到位 6
5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5.1 企业文化相对落伍 6
5.2 内审隶属层次较低影响职能作用的发挥 7
5.3 缺乏风险意识,轻视风险管理 7
5.4 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不完善 7
5.5 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及能力存在不足 8
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8
6.1 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6.2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与监督机构 9
6.3 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9
6.4 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和监督机制 10
6.5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10
6.6 提高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度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中小企业目前是中国经济市场最主要的部分,相当于市场经济的主干,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问题上的重要关键,其具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挑动市场和促进国民经济速度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回眸历史,你会发现我国中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在国内市场一直都是飞快前进的,属于高速成长型企业。根据我国研究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持续不断地向上增长,其势头锐不可当。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年底中小企业数量占市场的绝大部分,期间所产生的GDP居然高达百分之六十多。如此壮大的中小企业群减轻了当时的就业压力,给劳动者市场创造了机遇。
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是毋庸置疑的,内部控制的诸多漏洞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是单独的,也不是分散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关联着所有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中小企业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靠的是相关部门与员工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竞争。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存在的各种漏洞比如内部控制制度匮乏等才能更完美的得到解决。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甚至很多领域的人研究内部控制制度。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手中的必备法宝,被广泛应用到企业的规划建设。相对于外国,我们中国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还是非常落伍的。中国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漏洞百出,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长期发展下来积累的问题。虽然国内外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是不免会有虚假繁荣的构成部分。要想从我国中小企业中查漏补缺,就要时时刻刻抓住重点,即制定更加充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逐渐形成适合各自的控制理论体系。这样我国中小企业综合的竞争能力才会变强,企业的经营方式才会多样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除了制度方面的研究,中小企业还要把心思放在内控上。在出现的各方面问题上,大家都应该去交流讨论内部控制,这样问题的本质才能浮出水面。除此之外,彼此之间的交流会让所有的企业优势互补,对探索中小企业的内控理论体系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2 中小企业的相关理论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的定义是由各国市场经济状况对发展中小企业不同目的而决定的,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不同在经济生活中表现的不是很清楚,只能大体定义为一个相对概念,所以,不仅各个国家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不同,就算是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行业、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对中小企业下的概念也是各不相同,但就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是一个规模的概念,它比起大型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等只是个相当小的经济单位。
1953年的时候,发达国家美国在《中小企业法》中谈到,只要是凭借独自能力经营的,而且被经营企业在同行业中地位低权力少的都被命名为中小企业。然而在中国,于2002年6月29日我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在中国国境内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建设的企业在规模上为中小型的就被叫成是中小企业。不论你是股份制还是国有制、私有制等形式,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就是中小企业。除此之外,我国对中小企业中占主要行业的标准也做出了明确的划线,该标准是指根据企业的员工人数、产品销售额、资产总额等因素来规划制定的的。
2.2 中小企业的分类
和美国相比,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涉及中小企业规定的法律条例谈到:中小企业在我国有三个类型,具体是中型、微型、小型。各自的划分标准与众不同,我们企业可以参照企业在职人员数量、全年总的实际收入等因素来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标准。我国还在2011年6月18日的那一天,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明确地制定了各行各业的详细分类划分标准。如农、林、牧、工业、零售业、信息传输业、仓储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中公布了具体划分标准,还在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行业中详细分类标准。具体划分标准本文不再详细具体说明,读者可以参考相关法律规定去多加了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