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建设项目公私合作模式审计研究(附件)【字数:13151】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暴雨袭击导致城市内涝,而且全国水安全问题愈发严重,为了能从根源上解决城市内涝等水问题,提出建立海绵城市,由于公私合作模式凭借其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满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营资本的投入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运用PPP模式来建设海绵城市已成为重要的方式。由于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发起主体为政府,且其回报机制主要为政府付费,因此对海绵城市PPP项目进行审计是一个必要的监督手段。本文在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四维综合审计模式,提出了各维度审计内容,并运用跟踪审计方式作为该审计模式的运行机制,最后,结合镇江市海绵城市PPP项目的识别阶段来论证该审计模式及运行机制。关键词海绵城市;公私合作模式;综合审计模式
Keywords: sponge city;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tegrated audit model 目录
0 引言 1
1 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的现状及作用 2
1.1 海绵城市建设公私合作模式的现状 2
1.1.1海绵城市PPP项目落地率不高 2
1.1.2以BOT模式为主,对经济实力要求较高 3
1.1.3可行性缺口补助、政府付费项目所占比重大 3
1.1.4以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业为主 3
1.2 海绵城市建设公私合作模式的作用 3
1.2.1筹集基金建设,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3
1.2.2增加基础设施领域供给,合理配置资源 3
1.2.3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4
2 海绵城市PPP项目审计必要性分析 4
2.1 PPP项目的运作方式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4
2.2 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审计必要性分析 5
2.2.1海绵城市PPP项目主要为特许经营类的运作方式 5
2.2.2海绵城市PPP项目主要为准公益性产品 5
2.2.3海绵城市PPP项目投资大、周期长 5
3 构建海绵城市PPP项目的综合审计模式 5
3.1 财务审计 6
3.2 工程管理审计 7
3.3 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程造价审计 8
3.4 绩效审计 9
3.5 跟踪审计的运行机制 10
4 案例分析 11
4.1 项目概括 11
4.2 审计方案 12
4.2.1审计目标 12
4.2.2审计内容 12
4.2.3审计思路 13
4.2.4审计方法 13
4.2.5审计依据 13
5 海绵城市PPP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
5.1 海绵城市PPP项目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
5.1.1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 14
5.1.2审计机构及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14
5.2 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审计对策 15
5.2.1建立具体的操作标准 15
5.2.2审计人员应提高专业素养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公私合作模式审计研究
——以镇江市为例
0 引言
近年来,每当遇到强暴雨袭击,我国多地会引发严重的城市内涝,成为中国版“水上威尼斯”,导致城市瘫痪;又因为全国水安全新老问题的交织,出现了水生态损坏、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安全事件频发等严峻问题,为了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就需要重视解决水安全问题,2012年4月,在深圳会议上,首次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阐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的定义,海绵城市为“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解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1]。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有限,单独依靠政府部门来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是不现实的,为了能够高效建成海绵城市项目,需要社会资本的参与,因而在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时,推崇采用PPP模式来进行项目建设。又因为海绵城市是一项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是一项准公益性产品,其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经手人员多,因此有必要对其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审计监管就是一种重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在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在完善PPP运营的法律法规环境、模式选择、风险应对、政府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2014)严晓健分析了有效管理和实施PPP的关键点,并提出了我国审计机关在对PPP项目进行审计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2]45;(2016)孙凌志等分析了PPP模式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PPP模式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机制,推行对PPP项目的关键环节进行跟踪审计模式[3]44;(2016)时现在分析PPP模式对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的影响后提出了完善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的路径选择[4]4;(2015)鲁心逸在对印度基建项目PPP国家审计指南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分析印度审计机关在对PPP城市建设项目的审计覆盖范围、监控要点、工作流程、重大风险控制等方面内容,来从中获取适用与我国PPP项目审计的启示[5]55。虽然我国对PPP项目审计已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在特殊项目,如海绵城市PPP项目的审计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特殊项目的审计模式——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分析其现状特点,并以此构建具体的实施框架,为其它的PPP模式建设项目审计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1 海绵城市PPP项目建设的现状及作用
1.1 海绵城市建设公私合作模式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6]12。我国海绵城市从地区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和华南7个区域,根据全国PPP项目信息平台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截止2017年4月,我国共入库海绵城市项目61个,本文按照项目的阶段、运作方式、回报机制、发起类型和行业做了统计,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