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对股价影响的
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对股价影响的[20200112195601]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盈余持续性;股价;实证研究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2.1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2
1.2.2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2
1.3 盈余持续性概述 3
1.3.1盈余持续性的含义 3
1.3.2盈余持续性的计量 3
第2章 文献综述 4
第3章 实证研究 6
3.1 数据选取与变量介绍 6
3.2 研究假设 6
3.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7
3.3.1 相关分析 7
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9
3.4 实证结论分析 11
第4章 研究不足及建议 12
4.1 研究不足 12
4.2 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中的持续经营假设,即若不存在明显反证,企业将无限期经营下去。而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很大程度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即利用盈余持续性的强弱,来判断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理论上来讲会计信息需求者就应通过会计盈余持续性判断未来股价变化。
维持盈余持续增长的难度非常高,要求拥有良好的盈余品质以及可预测性。诸多国外学者针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很深刻,将盈余指标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分析,通过指标拆分得出不同单个指标的代表性不同,也将盈余的含义更加明确了。 目前盈余管理是国内外经济学以及会计学十分流行的一个课题。在这个方面国内外各学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盈余管理的意义。从两个国际性的定义可以得知盈余管理的内涵。一是美国 会计学家斯考特 (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 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盈余质量越高,下期投资与会计盈余的敏感性越强,由此学者们推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依据前期的盈余作出投资决策。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比较深,但是对盈余持续性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将盈余持续性对于股价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则是更少。因此,本研究的切入点就是基于国内研究的不足,从盈余持续性的指标选取出发,判断它们与上市公司股价的关系。
1.2研究意义
高质量的盈余信息可以降低管理层的代理经营成本,进而改善了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盈余质量是通过缓解大股东的代理问题从而改善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并促进了企业长期资产负债率水平的提高,影响资本市场对股票定价的有效性。在有效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会计盈余质量信息的披露将会直接影响股价走势。但是现实中资本市场非完全有效,更多的研究表明股票价格明显偏离内在价值。
1.2.1理论意义
在国内,大多学者并没有把盈余持续性作为研究盈余管理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基于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可以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分析出盈余质量的优劣。较高的盈余持续性代表盈利能力的稳定,即本期会计盈余能较为精准的预测未来年度会计盈余。那么就代表了管理者没有出于自身利益对盈余进行幕后操纵,从而反映给企业内部、外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较高的盈余持续性反映的盈余管理就是有意义的。本文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拓展了盈余管理研究的思路。
1.2.2现实意义
(1)有助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做出相关的决策
盈余持续性时盈余信息很重要的一项参考指标,也是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当慎重参考的内容。在实际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会呈现完整的财务报表,但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冲突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准确得知财务报告的质量,无法取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所以即使盈余数量很高也不能代表盈余质量高、盈利能力强。低质量的盈余往往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大股东“掏空”、经营业绩不佳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等情况,因此这样的盈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制定合理的信息披露政策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并不完善,还需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强化改善。由于监管漏洞,上市公司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利用会计分期、计量基础等会计假设与会计方法的变换,使得短期内公司盈利较高,但盈余质量降低了。然而投资者并没有透过财务报表看清披露的信息所掩盖的实事,因此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监管部门在制定披露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盈余组成项目的盈余持续性水平不同,应在利润表中做出明显区分,有助于投资者鉴别高质量盈余。
(3)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那么经营现金流是否可持续就十分重要。而大部分国内研究均发现,投资者未能从盈余中区分出现金盈余与应计盈余,这将导致所有者并不能从披露的财务信息中提炼出最有用的决策基础,最终将导致企业融资紊乱,不能良好的发展下去。事实证明,只有股东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才能科学的持续发展下去,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化。
1.3 盈余持续性概述
1.3.1盈余持续性的含义
Kormendi 和 Lipe(1987)在研究时将盈余持续性定义为本期盈余信息中不能代表预期的部分对未来盈余预期值的影响作用。Anctil 和 Chamberlain(2005)以盈余信息的序列相关性来定义盈余持续性。 Freeman 等(1982)、Sloan(1996)以及 Richardson 等(2005)认为盈余持续性是本期会计盈余持续至未来一期的程度。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盈余持续性是指当期盈余在未来会计期间将有多少程度持续下去。对大多企业而言,其盈利能力是平稳可持续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能根据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盈余,才会继续投资使得企业持续发展。如果企业的盈利在本期很高,但盈余质量很低,那么未来盈余将不能准确预测,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1.3.2盈余持续性的计量
国内学者对持续性的计量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盈余持续性;股价;实证研究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2.1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2
1.2.2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2
1.3 盈余持续性概述 3
1.3.1盈余持续性的含义 3
1.3.2盈余持续性的计量 3
第2章 文献综述 4
第3章 实证研究 6
3.1 数据选取与变量介绍 6
3.2 研究假设 6
3.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7
3.3.1 相关分析 7
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9
3.4 实证结论分析 11
第4章 研究不足及建议 12
4.1 研究不足 12
4.2 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会计四大基本假设中的持续经营假设,即若不存在明显反证,企业将无限期经营下去。而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很大程度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即利用盈余持续性的强弱,来判断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理论上来讲会计信息需求者就应通过会计盈余持续性判断未来股价变化。
维持盈余持续增长的难度非常高,要求拥有良好的盈余品质以及可预测性。诸多国外学者针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很深刻,将盈余指标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分析,通过指标拆分得出不同单个指标的代表性不同,也将盈余的含义更加明确了。 目前盈余管理是国内外经济学以及会计学
盈余持续性是盈余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比较深,但是对盈余持续性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将盈余持续性对于股价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则是更少。因此,本研究的切入点就是基于国内研究的不足,从盈余持续性的指标选取出发,判断它们与上市公司股价的关系。
1.2研究意义
高质量的盈余信息可以降低管理层的代理经营成本,进而改善了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盈余质量是通过缓解大股东的代理问题从而改善了企业的过度投资,并促进了企业长期资产负债率水平的提高,影响资本市场对股票定价的有效性。在有效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会计盈余质量信息的披露将会直接影响股价走势。但是现实中资本市场非完全有效,更多的研究表明股票价格明显偏离内在价值。
1.2.1理论意义
在国内,大多学者并没有把盈余持续性作为研究盈余管理的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基于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可以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分析出盈余质量的优劣。较高的盈余持续性代表盈利能力的稳定,即本期会计盈余能较为精准的预测未来年度会计盈余。那么就代表了管理者没有出于自身利益对盈余进行幕后操纵,从而反映给企业内部、外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较高的盈余持续性反映的盈余管理就是有意义的。本文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拓展了盈余管理研究的思路。
1.2.2现实意义
(1)有助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做出相关的决策
盈余持续性时盈余信息很重要的一项参考指标,也是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应当慎重参考的内容。在实际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会呈现完整的财务报表,但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冲突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准确得知财务报告的质量,无法取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所以即使盈余数量很高也不能代表盈余质量高、盈利能力强。低质量的盈余往往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大股东“掏空”、经营业绩不佳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等情况,因此这样的盈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制定合理的信息披露政策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并不完善,还需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强化改善。由于监管漏洞,上市公司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利用会计分期、计量基础等会计假设与会计方法的变换,使得短期内公司盈利较高,但盈余质量降低了。然而投资者并没有透过财务报表看清披露的信息所掩盖的实事,因此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监管部门在制定披露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盈余组成项目的盈余持续性水平不同,应在利润表中做出明显区分,有助于投资者鉴别高质量盈余。
(3)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那么经营现金流是否可持续就十分重要。而大部分国内研究均发现,投资者未能从盈余中区分出现金盈余与应计盈余,这将导致所有者并不能从披露的财务信息中提炼出最有用的决策基础,最终将导致企业融资紊乱,不能良好的发展下去。事实证明,只有股东价值达到最大化,企业才能科学的持续发展下去,企业价值才能达到最大化。
1.3 盈余持续性概述
1.3.1盈余持续性的含义
Kormendi 和 Lipe(1987)在研究时将盈余持续性定义为本期盈余信息中不能代表预期的部分对未来盈余预期值的影响作用。Anctil 和 Chamberlain(2005)以盈余信息的序列相关性来定义盈余持续性。 Freeman 等(1982)、Sloan(1996)以及 Richardson 等(2005)认为盈余持续性是本期会计盈余持续至未来一期的程度。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盈余持续性是指当期盈余在未来会计期间将有多少程度持续下去。对大多企业而言,其盈利能力是平稳可持续的情况下,投资者才能根据历史盈余预测未来盈余,才会继续投资使得企业持续发展。如果企业的盈利在本期很高,但盈余质量很低,那么未来盈余将不能准确预测,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1.3.2盈余持续性的计量
国内学者对持续性的计量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