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营销策略与财务风险

目 录
1 引言1
2 双十一营销策略与财务风险的概念1
2.1 双十一的概念1
2.2 双十一的由来2
2.3 双十一的基本发展概况2
2.4 营销策略的概念和种类2
2.5 财务风险的概念3
3 双十一对营销策略与财务风险方面的影响4
3.1 双十一对营销策略的影响4
3.2 双十一对财务风险的影响4
4 目前双十一在我国的现状6
4.1 双十一在营销策略上的的现状7
4.2 双十一在财务风险上的现状9
5 与双十一有关的模型分析10
5.1 样本数据来源11
5.2 建立模型11
5.3 模型分析结论13
6 针对双十一营销策略与财务风险方面所提出的相关建议13
6.1 加强物流体系的建设13
6.2 加强仓储建设13
6.3 营销规范化与创新化14
6.4 健全资金链体系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图一: 双十一购物节人群年龄分布图6
图二: 2009-2014年淘宝“双十一”成交额变化情况8
图三: 2014年淘宝“双十一”产生包裹情况9
图四: 阿里集团2012-2014年毛利及毛利率走势图10
表一: 2009-2014模型分析数据11
表二: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1
表三: 因子变量分析12
表四: 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表五: 提取主成分12
1 引言
消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正因为有了消费,才让供给与生产环节逐步发展壮大,提到消费不得不让人想到网购,而网购最让人疯狂的莫过于从2009年开始的“双十一”网购节。“双十一”原是光棍节的代名词,后被淘宝和天猫看到了其中潜在的商机,一系列的打折促销活动接踵而来,而“双十一”就被正式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了举国上下的购物狂欢节。以天猫为例:从2009年起销售额为0.5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的9.36亿元,2011年的33.6亿元,2012年的132亿元,2013年的350.19亿元至2014年的571亿元,这交易额年年攀升,然而这些巨额交易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的问题:(1)商家夸大商品效用,为获取较高的收益,盲目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2)商家囤积大量商品,但销路不佳,造成货物积压;(3)货物一下子太多造成爆仓且增加了物流成本;(4)企业试图让更多的线下商家线上经营以获取更多的资金,但对于传统零售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更像是网购春运,消费者明知很拥堵还是一个劲的往里冲,也加深了唯价是从的陋习,而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做好商品的营销,解决资金链,物流,仓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也是研究双十一对营销策略有财务风险的现实意义所在。
2 双十一、营销策略与财务风险的概念
2.1 双十一的概念
“双十一”望文生义便是每一年的11月11号,因为这个日期的特殊性,就把这天称为“光棍节”。
2.2 双十一的由来
双11,11月中的一天,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类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中有单身的意义,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特有的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 Day),而这一天被称为大光棍节。光棍节在校园中诞生,并经过网络等媒介传送,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看到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大多数企业纷纷进军网络销售平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营销渠道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层见叠出的电商“价格战”,商家将眼光锁定在11月11日“光棍节”,各大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正常会利用这一天的机会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量。这一天就成为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大促销的日子,消费者疯狂的购物、团体疯抢狂欢的节日,就是咱们经常说的购物狂欢节。
2. 3 双十一的基本发展概况
“双十一”起先由光棍节而被人们所熟知,2009年,天猫尝试在双十一这一天举办促销活动,最初是想创立一个属于淘宝天猫自己的节日,让大家记住淘宝商城。就是这样一个想法,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淘宝商城,更知道了“双十一”这个特殊的日子。以后“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乃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都有必然的影响力。2012年,像天猫、京东、当当网上电商在线上提早做准备,而企业、支付平台、第三方服务行业和电商从业者也增加到了1000000人次。在2011年1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2012年12月28日获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获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在同年11月11日,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发展速度,不得不让人佩服双十一带给人们的影响力。
虽说双十一带给电商丰厚的利润,但潜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1]。有些商家虚假宣传,夸大商品效用,造成市场混乱;有些商家过多囤积货物,最后销量很低,造成库存积压损失了不少资金;包裹量大,形成爆仓;货物发送速度慢,物流出现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今后“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需要急需解决的。
2. 4 营销策略的概念和种类
2.4.1 营销策略的概念
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的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2.4.2 营销策略的种类
1、功能优先策略:即要将产品的功能视为影响营销效益的第一要素,优先思考产品的质量及功效优先化。
2、价格策略:价格的定位,也是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务实、求廉心理很重的中国消费者,价格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买活动。所谓适众,是指产品的价格要得到产品定位的消费群体的认可;二是产品的价值要与同类型的繁多产品的价格相匹配;三是确定销售价格后,所获得利润率要与经营同类产品的大多经营者无太大差距。
3、品牌提升策略:所谓品牌提升策略,便是改进和提高影响品牌的各项因素,经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策略。晋升品牌,即要求量,同时更要求质。求量,即为了扩大知名度。求质,即希望提高美誉度。
4、刺激源头策略:所谓刺激源头策略,就是将消费者视为营销的源头,以营销活动为接口,不断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及欲望,以最大限度地服务消费者为目的的策略。
5、现身说法策略:就是用现实生活中的人使用某种产品产生良好效果的事实作为案例,通过宣传手段向其他消费者进行传播,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策略。小报、宣销活动、案例电视专题就是现身说法策略的常见形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