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对现代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并逐步影响且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传统的会计工作也与互联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互联网+会计”已然成为当代会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共享云平台得以实现。本文的视角为互联网大数据环境,探索现代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目录
一、“互联网+”的概述及应用 5
(一)“互联网+”的概念 5
(二)“互联网+”的应用 5
二、“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6
(一)转变模式 6
(二)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 7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7
(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7
三、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8
(一)管理方面 8
(二)信息方面 8
(三)业务方面 8
(四)制度方面 9
四、合理性建议 9
(一)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 9
(二)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9
(三)学习新兴技术 10
(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10
五、结论 10
六、致谢 11
七、参考文献 11
一、“互联网+”的概述及应用
(一)“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2012年11月第五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用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得到的成果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法制经济。这一概念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改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同时为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平台。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时,李克强总理也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而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体质增长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互联网+”也因此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所谓的“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加上传统的各个行业,但是这并非是简单的做加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而是运用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各行各业进行一种深度的融合,改变传统行业原有的形态,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形态。随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行业原本拥有的传统格局就会被打破,从而走上发展革新的道路。以互联网为基础开放市场环境,就能够为企业和创造者提供更多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遇,从而在新兴的产业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二)“互联网+”的应用
1、现如今,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互联网大国,“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也比比皆是。
“互联网+搜索”
“互联网+交易”
“互联网+商场”
“互联网+社交”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交通”
“互联网+教育”
百度、搜狗等浏览器
支付宝、网银等支付程序
淘宝、京东、聚美优品等网络购物app
QQ、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
智能医疗器械、医药电商等
12306、飞猪、滴滴等
网络教学、提供网络学籍注册、入学开放课程等
2、“互联网+”在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的财务信息资料一般要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传递,年末时要将本期间的会计资料全部封存入档,“互联网+”在财务部门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能够在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为企业财务信息资源的传递提供了方便。
账务处理
目前我国财务人员普遍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是“用友”和“金蝶”,企业管理者只需要在财务软件系统中建立公司的账套,就可以根据员工职责的不同来设置相应的权限。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只需各司其职完成相应的工作,相互之间不用经常就工作问题进行交涉,这就有利于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账务核对
对于已经开通企业网银的用户,在登录网上银行时,网银系统将自动提示客户完成账户余额对账。企业之间就能直接通过网银系统进行往来账的自查、余额和发生额的核对。企业之间使用这些网络工具,能够让业务往来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从而拉近企业之间的距离。
纳税申报
互联网在我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型后,政府部门也开始将这种新兴的网络技术应用于国家的管理之中,国家税务部门也专门设置了网络税务管理平台,用来管理税务的收缴情况。把握新节点,满足日新月异服务需求。无论是缩短咨询答复时间、提高登记办理的速度、及时实现各类业务的办结,还是加强国地税协作,扩大同城通办范围等越来越难满足当前办税的需要。而在“互联网+税务”框架 下的产生的各类新型办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纳税服务工作的压力。此外,作为前台办税服务的另一重点“纳税申报”,已基本实现网上申报全覆盖,纳税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申报,切实为征纳双方减轻负担,进一步解决前台办税等待时间过长、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互联网+”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一)模式转变
众所周知,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但由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比较繁琐,并且核算的任务也比较大,所以处理会计工作所占用会计人员的时间与精力也会比较多。随着会计工作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财务岗位的一些基础工作内容逐渐被会计信息系统所取代,会计从业人员就能从繁杂的基础收集、分类、整理等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并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预测、分析、控制、监督、财务筹划、资金统筹等具有高附加值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同时也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传统会计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可以改进事后核算的工作方式,建立好一个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的会计监督管理系统,就能够更好地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的真实有效。
企业为了让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提供财务信息的实时反馈与监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就会对会计从业人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部分从事基础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而那些既有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操作网络平台上的财务软件,同时还能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的复合型高素质会计人才将会越来越受到追捧。会计从业人员若想不被社会淘汰,就要在面对社会形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