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实现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近几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既作为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又作为一个严重破坏和污染者,有义务和责任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承担责任。本文首先应用对比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对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环境成本控制标准、侧重成果控制,忽视对全过程的控制、环境成本管理范围狭窄等问题,进一步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如落实环境成本责任制、选择恰当的环境成本管理方法、建立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等,使得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更加合理和科学,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关键词 污染,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概述1
2.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1
2.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内涵3
2.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4
2.4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特点5
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6
3.1 环境成本管理范围狭窄6
3.2 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7
3.3 环境成本计量具有局限性7
3.4 缺乏环境成本控制标准8
3.5 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缺乏政策性引导8
4 加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对策8
4.1 选择全过程监控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8
4.2 强化环境成本管理意识10
4.3 选择污染当量法计量环境成本10
4.4 制定合理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11
4.5 呼吁政府对煤炭企业加强政策引导12
4.6 建立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13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1 引言
自2013年以来,雾霾一直吸引着人们的视线。雾霾天气遍布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给人们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并且急待解决。企业作为环境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理所应当需要承担治理污染的主要责任。企业需要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就必须积极创新,将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日常管理中,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才可以实现自身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既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又作为导致污染问题的主要因素,更要客观认真地对待环境问题,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长期以来,煤炭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矿区周围的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随着煤炭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用于堆存煤矸石的面积越来越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面积;洗煤排放的污水对周边水域的水质造成污染;煤矸石发生自燃破坏大气环境,并降水形成硫酸型酸雨,使得土壤酸化;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形成的煤尘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生产煤炭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过程。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对于开采出的煤炭的利用不充分,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等,使得这种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所以,煤炭企业需要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力求实现环境成本支出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从而便于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与评价。
习近平主席一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全球性环境的呼吁声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会计与环境成本管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不再局限于财务指标,对于环境指标也予以了足够的关注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趋势,煤炭企业需要提高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全过程计量和监控环境成本,才能够正确评价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而促进本企业绿色低碳且循环发展。
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2.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1998 年在日内瓦万国宫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该文件里明确指出了环境成本的定义: “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措施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实现环境目标及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1]。”在上述定义中,体现出企业应具有社会责任感。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独立个体,在环境污染问题面前,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用经济发展的表象掩盖污染环境的事实。尤其是针对煤炭企业而言,煤炭虽仍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样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环境成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2.1.1 煤炭资源成本
煤炭是一种日趋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成本主要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所耗费资源权属以及凝结在它上面的社会劳动的货币表现[2]。具体包括煤炭企业为获取煤矿资源勘探权,开采权、环境认证费用以及向政府有关部门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煤炭资源成本是汇集机会成本和补偿成本于一体的环境成本。一方面,煤炭企业开采煤炭资源时,占用了他人利用煤炭资源的机会,从而,它是一种机会成本。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得破坏,因此煤炭企业就必须要进行补偿,所以,它也是补偿成本。
2.1.2 环境破坏成本
环境破坏成本是指煤炭企业由于煤炭生产活动中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损失[3]。如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排放到河道中不仅会引起水质量的下降,而且会影响河道周边耕地的质量,损害农作物;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遇水后会发生崩塌瓦解,形成粉尘,若在大风的天气状况下,粉尘飞扬,严重污染矿区周围的空气环境;在开采煤炭资源时,采煤地层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弯曲下沉带和落带,导致地表向下塌陷,影响矿区周围的土地环境。环境破坏成本具体可以表现为废水排污费、废渣处理成本、环境检测费用等,这些都将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2.1.3 生态恢复成本
生态恢复成本是指为恢复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和被损坏的资源而支出的成本费用。若煤层出现在地表以下较浅的位置,开采之后,会出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平坦,形成季节性积水,使得水不能流出,影响农作物的灌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疏排发,就是通过建造适当的疏排系统,建造排水设施,使水自流畅通。采用这种方法所耗费的费用,就构成了生态恢复成本。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一般都就
目 录
1 引言 1
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概述1
2.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1
2.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内涵3
2.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4
2.4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特点5
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6
3.1 环境成本管理范围狭窄6
3.2 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7
3.3 环境成本计量具有局限性7
3.4 缺乏环境成本控制标准8
3.5 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缺乏政策性引导8
4 加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对策8
4.1 选择全过程监控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8
4.2 强化环境成本管理意识10
4.3 选择污染当量法计量环境成本10
4.4 制定合理的环境成本控制标准11
4.5 呼吁政府对煤炭企业加强政策引导12
4.6 建立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体系13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1 引言
自2013年以来,雾霾一直吸引着人们的视线。雾霾天气遍布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给人们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并且急待解决。企业作为环境污染问题的“罪魁祸首”,理所应当需要承担治理污染的主要责任。企业需要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就必须积极创新,将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日常管理中,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才可以实现自身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既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又作为导致污染问题的主要因素,更要客观认真地对待环境问题,实现自身的长期发展。长期以来,煤炭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矿区周围的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随着煤炭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用于堆存煤矸石的面积越来越大,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面积;洗煤排放的污水对周边水域的水质造成污染;煤矸石发生自燃破坏大气环境,并降水形成硫酸型酸雨,使得土壤酸化;在开采、运输过程中形成的煤尘影响人体健康。因此,生产煤炭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过程。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对于开采出的煤炭的利用不充分,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等,使得这种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所以,煤炭企业需要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力求实现环境成本支出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从而便于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与评价。
习近平主席一直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全球性环境的呼吁声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会计与环境成本管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不再局限于财务指标,对于环境指标也予以了足够的关注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趋势,煤炭企业需要提高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全过程计量和监控环境成本,才能够正确评价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而促进本企业绿色低碳且循环发展。
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2.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
1998 年在日内瓦万国宫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该文件里明确指出了环境成本的定义: “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措施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实现环境目标及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1]。”在上述定义中,体现出企业应具有社会责任感。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独立个体,在环境污染问题面前,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用经济发展的表象掩盖污染环境的事实。尤其是针对煤炭企业而言,煤炭虽仍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样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结合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环境成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2.1.1 煤炭资源成本
煤炭是一种日趋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成本主要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所耗费资源权属以及凝结在它上面的社会劳动的货币表现[2]。具体包括煤炭企业为获取煤矿资源勘探权,开采权、环境认证费用以及向政府有关部门缴纳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煤炭资源成本是汇集机会成本和补偿成本于一体的环境成本。一方面,煤炭企业开采煤炭资源时,占用了他人利用煤炭资源的机会,从而,它是一种机会成本。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得破坏,因此煤炭企业就必须要进行补偿,所以,它也是补偿成本。
2.1.2 环境破坏成本
环境破坏成本是指煤炭企业由于煤炭生产活动中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损失[3]。如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排放到河道中不仅会引起水质量的下降,而且会影响河道周边耕地的质量,损害农作物;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遇水后会发生崩塌瓦解,形成粉尘,若在大风的天气状况下,粉尘飞扬,严重污染矿区周围的空气环境;在开采煤炭资源时,采煤地层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弯曲下沉带和落带,导致地表向下塌陷,影响矿区周围的土地环境。环境破坏成本具体可以表现为废水排污费、废渣处理成本、环境检测费用等,这些都将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2.1.3 生态恢复成本
生态恢复成本是指为恢复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和被损坏的资源而支出的成本费用。若煤层出现在地表以下较浅的位置,开采之后,会出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平坦,形成季节性积水,使得水不能流出,影响农作物的灌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疏排发,就是通过建造适当的疏排系统,建造排水设施,使水自流畅通。采用这种方法所耗费的费用,就构成了生态恢复成本。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一般都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