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应用研究(附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地位的迅速提升,带来了国民经济的飞速的发展,稳定增长的同时,又带来了我们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这样也就缩小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所以会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现。随着电子商务公司的兴起,物流业发展迅速,但带来的问题日益增多企业的竞争对手范围扩大,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大增加,物流成本占公司总成本越来越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准确的能够预算出每一项运营事物的具体价格,而企业也需要调控这样的一些价格。但是,现在许多的企业仍然采用了一些原始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仍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这不利于精细成本管理的发展,也不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和评估。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产品,服务和物流成本的实际消耗,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在物流公司里面的具体应用一方面可以扩大它的理论体系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它可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大多数的企业和专业性的公司在整个运营管理体系中能够建立更科学的一些办法和进行计算的一种新的程序,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中的这一方面进行更加细化,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管。关键词 运营成本计算,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法
目 录
1 绪论 1
2 作业成本法提出 1
3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2
3.1对作业成本法的解释 2
3.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5
3.3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与传统方法的区别 5
4 物流成本理论概述 6
4.1物流运输及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6
4.2物流成本构成及特征 6
5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7
5.1 我国物流运输企业的现状 7
5.2 我国物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8
5.3作业成本法在国内物流业的可行性分析 8
6作业成本法成功应用的案例分析——以顺丰为例 9
7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应用对策和建议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5
1 绪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中国物流企业数量虽然多,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屈指可数,与国外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相比,它们的落后方面主要在于经营管理方式。
物流管理的核心是物流成本管理。目前,中国大部分物流公司仍然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算法来解决企业物流成本。会使最终核算出的数据缺少一定的具体的专业性和一定的关联性,这样就会没有办法在企业运营的正常工作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这样在企业中,企业的决策者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点。尤其对于间接成本比例较高的物流公司来说,更适合这种方式。理论上这样的一种方法,在企业的基本运行中以及在计算企业运行资本的时候,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2 作业成本法提出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美国,作业成本法诞生了。Eric Kohler是美国的一名会计师,“作业会计”、“作业帐户”和“作业”等词是其著作《会计师词典》中第一次提出的。会计概念。而George Stobbus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对“会计目标”“成本” 和“作业”的内涵进行了充分的解释,为进一步探究作业成本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成本扭曲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实际情况和成本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业成本的相关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哈佛大学的Robin Cooper与Robert Kaplan在《成本管理》上提出了STOBSS的思想,从而在这之后,人们广泛地注意到这种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方法[1]。而作业成本法(ABC法)也是西方国家自那时起开始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并且在物流业、制造业等多个产业当中都有ABC的身影。
值得注意的是,认识、计算、管理、考核和盈亏分析这五个阶段是西方国家公司为了控制物流成本而不断探索运用作业成本法时经历的各阶段。日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发展物流技术的研究。更加科学的管理观念被日本在1956从美国引入后,日本开始重视其管理水平,并且努力健全国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实施综合物流建设。而日本国内的物流成本管理也在不断地改进当中和其结算体系有了一定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研究及物流成本管理方面而言,美国与日本都是在全球当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20世纪末,中国开始关注作业成本法在管理会计领域的重要性。1995年,余绪樱首次将作业成本法引入了我国学术界,但并没有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仅仅停留在理论基础上,没有应用到实际。到21世纪初,我国加入了 WTO,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得我国物流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物流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2000年,欧佩玉等人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2001年,胡玉明对运营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运营成本管理与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2003年,王晓勇整理了某快递公司的订单处理过程,并采用作业成本法(ABC)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了ABC的优势。这些学者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后代的深入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3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3.1 对作业成本法的解释
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整个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每一项的运行方式,运行内容以及运行的主要目的进行分类化的整理和划分,其次,我们可以参照在每一个运行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具体的需要计算的成本的,在逐一进行计算,然后每一项的具体内容都会简历成自己的档案,方便检查和核对,这样,就可以把每一大项,变成了许多的小项进行计算。最终,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的配比进行不同的划分,我们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了。
3.1.1 资源
资源指的是通过使用或直接可以为企业、社会产生效益的东西。如土地、人、设备、厂房等等它贯穿着企业日常活动中人力活动、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2]。
3.1.2 作业
a.单位作业
单位作业是能使每一项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在这一范围内进行生产,产出,这样就可以成为利润的一种工作方法。举例来说,比如在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从原来的配比和加工,到后期的一些产品的具体的生产出厂,我们仔细的计算其中的一部分的数据,就可以明确的把握他们的成本,这样就会使利润增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