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淮安地区企业发展及公司上市的现状1
2.1 淮安地区企业发展现状1
2.2 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现状3
3 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困境的原因 4
3.1 外部宏观原因4
3.2 企业微观原因5
4 提高淮安地区公司成功上市融资的对策8
4.1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企业竞争力8
4.2 加大宣传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机制9
4.3 强化政府引导,增加企业上市信心10
4.4 实现充分资本,满足经营融资需求11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不仅具有成本低、降低企业负债率、募集资金无须偿还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上市提高知名度,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提供首发上市平台的股票市场,大批企业以股权融资的模式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瓶颈, 成为行业或地方的龙头企业。在2014淮安政府工作报告中,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160亿元,增长12%,人均超过72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建筑业产值跃上千亿元台阶,分别达1134亿元、1130亿元和1032亿元。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4亿元,增长16.2%,税收占比达8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53亿元,增长22.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737亿元和1398亿元,增长14.2%和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亿元,增长13.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5456元和11045元,增长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和12.3%,但却无一家公司在淮安地区成功上市[1]。本文拟以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的困境及对策为研究对象,研究淮安地区公司上市的现状、分析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的困境及对策,提出加快淮安地区公司上市的建议。这对于提升淮安地区的竞争力、促进淮安地区公司上市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淮安地区企业发展及公司上市的现状
淮安境内企业中90% 以上是小企业, 其工业产值比重超过 70%。不达到一定规模, 是无法上市融资的。而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 可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并不存在融资上的困难,没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规划,并且对企业上市融资的意义缺乏认识[2]。有的企业主管认为,上市融资就是将股权卖出,并且要披露财务信息, 觉得不划算。 特别是近些年, 招商引资能够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有些企业把精力放在合资企业的组建上,这样企业的持续经营时间、盈利记录,甚至实际控制人均变动频繁,很难符合上市融资的有关规定, 因此不具备申请首发上市的主体资格[3]。
2.1淮安地区企业发展现状
淮安主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扩量提质。工业经济实现新提升。截止2014年,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新开工投资超亿元项目153个、新竣工103个,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立方电子薄膜等15个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804亿元,增长22.4%。企业运行质效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实现销售4758亿元、利税413亿元、利润219亿元,分别增长20.2%、19.4%和21.8%,新增销售超百亿元企业1户。“4+2”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向高端攀升,盐化新材料产业呈现出企业规模化和集聚集群发展态势,电子信息产业正由电子元器件加工向整机生产跨越、由软件开发向信息服务延伸。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新型主体培育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投资超3000万元项目58个,新增销售超亿元龙头企业14户,组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4个,培育家庭农场353个,获批建设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淮阴区创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注重品牌培育,新注册“淮阴黑猪”等地理标志商标33件,总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着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完成水利投入33.7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农机推广和粮食收购工作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开工建设中国移动呼叫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规模以上经营性服务业投资249亿元,增长21.3%。29家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综合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获批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加快建设,漕运博物馆创成4A级景区。引进苏州银行、广发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实现涉农县区全覆盖。服务业增加值达900亿元,增长13.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得到新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势头强劲,引进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等15家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基地,成立苏北首家工业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盐化工产品质检中心,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新建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86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累计达147家,新获批国家星火计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项目2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4%。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成效明显,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1名、省“双创计划”人才16名,带动燃气发动机等一批高科技项目落户。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地级市排名上升至第51位。
注重激发内在活力和集聚资源要素,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政务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整合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筹建新的市政务服务中心。突出简政放权,清理下放行政许可10项、非许可审批6项,将61个事项由前置审批转为后置审批。实施第五轮行政提速,针对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平均审
批环节由5个缩减到3.2个。积极推进金湖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创新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总结推广马坝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经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形成新格局。在巩固闽资、浙资高地的基础上,北上广深和环渤海湾等区域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北京首创、上海国际、中兴通讯、青岛海尔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在主攻台资、港资的同时,积极拓展欧美日韩招商,新批项目14个。新引进投资超亿元或超3000万美元项目231个,其中超10亿元或超9000万美元项目25个。外资利用质态得到提升,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开工项目到账外资占比达61.5%,提高了28.3个百分点。产业链项目招引取得重大进展,中兴4G智慧产业园、天地龙智能电网等一批投资超30亿元重大项目正式签约,新世代半导体、惠浦OLED液晶显示屏等一批投资超5亿美元外资项目成功引进,富士康智能电视、奔驰系列商用客车等一批终端产品项目相继落户,将带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台资高地加速崛起。成功举办第八届台商论坛、“台湾淮安周”等系列活动,淮安在岛内影响不断扩大,再次荣获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称号[4]。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5 徐凤.行业分析法在商业银行信贷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商贸.2011(3):246~248
1 引言1
2 淮安地区企业发展及公司上市的现状1
2.1 淮安地区企业发展现状1
2.2 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现状3
3 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困境的原因 4
3.1 外部宏观原因4
3.2 企业微观原因5
4 提高淮安地区公司成功上市融资的对策8
4.1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企业竞争力8
4.2 加大宣传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机制9
4.3 强化政府引导,增加企业上市信心10
4.4 实现充分资本,满足经营融资需求11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不仅具有成本低、降低企业负债率、募集资金无须偿还等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上市提高知名度,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提供首发上市平台的股票市场,大批企业以股权融资的模式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瓶颈, 成为行业或地方的龙头企业。在2014淮安政府工作报告中,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160亿元,增长12%,人均超过7200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建筑业产值跃上千亿元台阶,分别达1134亿元、1130亿元和1032亿元。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1.4亿元,增长16.2%,税收占比达8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53亿元,增长22.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737亿元和1398亿元,增长14.2%和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亿元,增长13.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5456元和11045元,增长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和12.3%,但却无一家公司在淮安地区成功上市[1]。本文拟以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的困境及对策为研究对象,研究淮安地区公司上市的现状、分析淮安地区公司上市融资的困境及对策,提出加快淮安地区公司上市的建议。这对于提升淮安地区的竞争力、促进淮安地区公司上市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淮安地区企业发展及公司上市的现状
淮安境内企业中90% 以上是小企业, 其工业产值比重超过 70%。不达到一定规模, 是无法上市融资的。而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 可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并不存在融资上的困难,没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规划,并且对企业上市融资的意义缺乏认识[2]。有的企业主管认为,上市融资就是将股权卖出,并且要披露财务信息, 觉得不划算。 特别是近些年, 招商引资能够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有些企业把精力放在合资企业的组建上,这样企业的持续经营时间、盈利记录,甚至实际控制人均变动频繁,很难符合上市融资的有关规定, 因此不具备申请首发上市的主体资格[3]。
2.1淮安地区企业发展现状
淮安主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扩量提质。工业经济实现新提升。截止2014年,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长点,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户,新开工投资超亿元项目153个、新竣工103个,天士力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立方电子薄膜等15个投资超10亿元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804亿元,增长22.4%。企业运行质效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实现销售4758亿元、利税413亿元、利润219亿元,分别增长20.2%、19.4%和21.8%,新增销售超百亿元企业1户。“4+2”优势特色产业加速向高端攀升,盐化新材料产业呈现出企业规模化和集聚集群发展态势,电子信息产业正由电子元器件加工向整机生产跨越、由软件开发向信息服务延伸。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新型主体培育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投资超3000万元项目58个,新增销售超亿元龙头企业14户,组建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04个,培育家庭农场353个,获批建设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淮阴区创成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注重品牌培育,新注册“淮阴黑猪”等地理标志商标33件,总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着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完成水利投入33.7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农机推广和粮食收购工作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服务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开工建设中国移动呼叫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完成规模以上经营性服务业投资249亿元,增长21.3%。29家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综合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淮安现代商务集聚区获批全省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加快建设,漕运博物馆创成4A级景区。引进苏州银行、广发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实现涉农县区全覆盖。服务业增加值达900亿元,增长13.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创新能力得到新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势头强劲,引进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等15家高校院所设立研发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基地,成立苏北首家工业研究院,建成国家级盐化工产品质检中心,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签订合作协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新建市级以上企业“两站三中心”86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7家、累计达147家,新获批国家星火计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项目2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4%。人才引进和科技招商成效明显,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1名、省“双创计划”人才16名,带动燃气发动机等一批高科技项目落户。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地级市排名上升至第51位。
注重激发内在活力和集聚资源要素,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政务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整合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筹建新的市政务服务中心。突出简政放权,清理下放行政许可10项、非许可审批6项,将61个事项由前置审批转为后置审批。实施第五轮行政提速,针对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再造,平均审
批环节由5个缩减到3.2个。积极推进金湖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创新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总结推广马坝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经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形成新格局。在巩固闽资、浙资高地的基础上,北上广深和环渤海湾等区域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北京首创、上海国际、中兴通讯、青岛海尔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在主攻台资、港资的同时,积极拓展欧美日韩招商,新批项目14个。新引进投资超亿元或超3000万美元项目231个,其中超10亿元或超9000万美元项目25个。外资利用质态得到提升,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开工项目到账外资占比达61.5%,提高了28.3个百分点。产业链项目招引取得重大进展,中兴4G智慧产业园、天地龙智能电网等一批投资超30亿元重大项目正式签约,新世代半导体、惠浦OLED液晶显示屏等一批投资超5亿美元外资项目成功引进,富士康智能电视、奔驰系列商用客车等一批终端产品项目相继落户,将带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台资高地加速崛起。成功举办第八届台商论坛、“台湾淮安周”等系列活动,淮安在岛内影响不断扩大,再次荣获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称号[4]。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5 徐凤.行业分析法在商业银行信贷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商贸.2011(3):246~24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