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动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降低财务风险,避免风险的增大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于加强内部控制是否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2014-2016年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应用修正的Altman Z值指数和迪博公司计算的内部控制指数量度企业的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有效性。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检验证明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增强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概述2
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度量2
2.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2
3.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影响2
4.加强内部控制的可行措施3
(二)财务风险研究成果概述3
1.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度量 3
2.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3
3.财务风险的管控措施4
(三)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关系的已有研究4
二、研究设计5
(一)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5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5
(三)各变量的量化过程6
1.被解释变量的量化6
2.解释变量的量化6
3.控制变量的量化6
(四)实证检验模型6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7
(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7
(二)相关性检验结果7
(三)多元回归模型分析8
四、研究结论9
致谢9
参考文献9
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本世纪初安然公司的破产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公司的破产与内部控制的缺失或低效不无关系。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外对内部控制效果的愈发重视,各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美国的SOX 法案、中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规范》等。这些法案的出台说明政府部门希望通过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避免因企业破产而使债权人、企业员工等陷入不利局面,乃至对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产生负面作用。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探索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对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理论分析,普遍认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但可支撑理论的实证检验较少。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样本设定为沪深两市A股公司,采用2014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关系,探索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是否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概述
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极为广泛,从多个视角展开对这一话题的研究。对已有权威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就内部控制而言,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度量、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及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展开。
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度量
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已有研究往往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阐述,且伴随时代的进步其内涵愈发丰富。蔡雪辉(2017)基于契约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协调内部各利益主体矛盾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1]。叶陈刚(2011)基于公司治理视角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提升财务透明度,保证各方履行受托责任的执行机制[2]。夏宁(2013)基于和谐管理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一种为了促使企业目标实现而合理应用并有效控制内部风险的控制制度[3]。
就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度量来看,比较著名的研究方法有几种。本文按照是否依靠第三方评估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利用第三方数据,由研究人员依靠原始数据整理得到,例如赵息等[4](2014)应用内部控制次数和信息披露两个维度衡量内控程度,戴文涛等[5](2013)构造结果层、目标层、准则层等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测度内部控制成效,郭泽光等[6](2015)针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打分衡量内控有效性。另一类是利用第三方评估数据进行研究,例如李姝等[7](2017)、李国盛等[8](2015)和王兵等[9](2015)应用迪博数据库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数据库的内部控制指数进行度量。
2.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就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来看,学界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论证了多种因素均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主要从该因素来源于企业的内部或外部进行分类阐述。
从企业外部来看,已有研究证实媒体关注、文化背景、产品市场竞争、宏观政策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产生影响。莫冬燕等[10](2018)、张丽达等[11](2016)和许瑜等[12](2017)都指出媒体关注对内部控制正向影响,莫冬燕等[10](2018)还指出,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媒体关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成长期,媒体关注可以起到显著的正向治理。程博[13](2016)等认为,经济和文化都对内部控制有影响,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能够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尹律等[14](2017)指出,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恰当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起到积极作用。尹美群等[15](2015)指出,宏观货币政策对内部控制产生反向影响。
从企业内部来看,已有研究指出多种因素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包括高管激励、高管团队特征及企业规模等。张艺琼等[16](2018)和许瑜等[17](2017)都指出对高管进行激励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起到正面作用,李端生[18](2017)等指出高管团队特征对内部控制存在显著的影响,沈烈等[19](2017)指出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正向影响,王成等[20](2017)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内部控制存在正向影响,谢竹云等[21](2017)和Hoitash[22](2009)均认为董事会特征会对内部控制产生显著的影响,包括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长与CEO是否为同一人以及独立董事的比例等。Ashbaugh[23](2007)和Doyle[24](2007)均认为规模小于同行平均水平、业务规模复杂化对内部控制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