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改进[20191230195256]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从外部加强对其监督、促使其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水平和绩效的条件。本文在对相关概念和现有研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实数据,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监管系统不完善、会计体系不完善、及时性不够等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披露法规不健全、外部监管存在缺失、信息披露标准与国际差距大等原因。最后提出了规范法律规章体系、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信息披露界定和研究综述 1
2.1 会计信息披露界定 1
2.2 相关研究综述 2
3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5
3.1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监管系统不完善 5
3.2 商业银行会计体系不完善 5
3.3 披露信息及时性不够 5
3.4 披露信息不充分 7
3.5 商业银行现有的管理技术水平难以符合国际信息披露要求 9
4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 9
4.1 信息披露法规不健全,要求不统一,约束弱化 10
4.2 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管存在缺失 11
4.3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与国际标准差距大 12
5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12
5.1 规范法律规章体系 12
5.2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 14
5.3 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由于其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以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日趋复杂和日益重要。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 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或者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风险收益等方面的信息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相关信息使用者,以便有效地加以决策。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远没有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信息披露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与我国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金融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的;另外,有些法规虽然健全,但是各大银行的执行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2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界定和研究综述
2.1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界定
付舒(2006)指出,商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指商业银行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披露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及其管理、组织和股权结构、高层管理人员等方面的货币性信息和有助于理解、分析、利用上述信息的相关非货币性信息。[1]
王坤(2013)指出,商业银行的法律和相关的法规要求,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要建立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临时报告、定期报告以及其他的方式等,通过这些形式向广大债权人、投资者及社会公众、金融监管机关披露并且反映其经营的业绩、财务资金的状况、公司风险及公司管理、现金流量的变动、股权、公司组织结构、高级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信息和有可以帮助分析、理解和利用以上信息的非货币性信息。[2]
李娴(2013)指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披露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风险等方面的货币性信息,以及有助于理解、分析、利用上述信息的非货币性信息。[3]
由此可见,开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对于坚定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信心,提高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和监管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Diamond(1985)指出,由于银行不透明的特性,信息披露是获取信息的最经济的途径,信息披露会限制银行过度的冒险行为(Calomiris&Khan,1991)。实证研究方面:Erlend Nier&Ursel Baumann(2003)研究了市场纪律限制银行冒险行为的有效性,通过对 32 个国家 729 家银行的调查,证实信息披露在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方面确有作用。Ursel Baumann,Erlend Nier,Charles W.Calom iris,Eric Rosengren(2004)通过股价波动实证分析了银行信息披露的价值。[4]
Diamond(1985)指出,商业银行披露信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也能够使社会获取经济信息的成本降到最低。Erlend Nier and Ursel Baumann(2005)的大量实证调研信息认为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能降低经营风险防范破产。Erlend Nier and Ursel Baumann(2004)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公布的会计经营等信息对于股价的波动能够产生指导性作用。[5]
张俊良(2002)认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是关系到整个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竞争中能否走出规范化的关键一环,同时有效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能减少金融市场的无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强银行的稳定性。
王坤(2013)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若干思考》中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用来经营货币和信用的业务机构,存款人存入的资金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应该充分、透明,才能有效保证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力。[6]
从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力、中国银行业的规范化、增加社会福利、增强银行透明性等方面,强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与巴塞尔协议的差距研究
汤云为、胡奕明(2001)指出:对部分条件尚不成熟的国家,巴塞尔协议要求采用渐进式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采用有差异的披露标准是切合实际的;二是根据重要性原则,先以“核心”披露为基础,以后再逐步扩大披露范围;三是披露难度大的信息可先从定性信息开始,逐渐披露定量信息。[7]
颜志元(2002)、夏秋(2004)对其差距达成了一致意见,主要表现在:(1)资本结构方面:会计附注中有一些等同于新协议中定性披露的内容,缺乏定量披露;(2)风险的暴露与评估方面:披露要求有限,披露明显不足;(3)资本充足率方面:仅限于个别指标。[8]
朱丽(2011)认为我国的相关规定框架基本是完善的,但是披露项目的详细程度远远不如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所以应适当地借鉴巴塞尔协议对于披露项目细节的规定,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完善。[9]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与巴塞尔协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很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披露质量标准的统一与完善。
2.2.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分析
郭菲(2011)从银行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0]
薛琳(2012)从公司规模和质量、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企业内部可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从外部加强对其监督、促使其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水平和绩效的条件。本文在对相关概念和现有研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实数据,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和监管系统不完善、会计体系不完善、及时性不够等问题。并分析了信息披露法规不健全、外部监管存在缺失、信息披露标准与国际差距大等原因。最后提出了规范法律规章体系、加强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信息披露界定和研究综述 1
2.1 会计信息披露界定 1
2.2 相关研究综述 2
3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5
3.1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监管系统不完善 5
3.2 商业银行会计体系不完善 5
3.3 披露信息及时性不够 5
3.4 披露信息不充分 7
3.5 商业银行现有的管理技术水平难以符合国际信息披露要求 9
4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分析 9
4.1 信息披露法规不健全,要求不统一,约束弱化 10
4.2 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管存在缺失 11
4.3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与国际标准差距大 12
5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措施 12
5.1 规范法律规章体系 12
5.2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 14
5.3 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又是金融的核心。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由于其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以及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日趋复杂和日益重要。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 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或者是指商业银行将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风险收益等方面的信息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相关信息使用者,以便有效地加以决策。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远没有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信息披露标准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是与我国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金融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的;另外,有些法规虽然健全,但是各大银行的执行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质量,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2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界定和研究综述
2.1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界定
付舒(2006)指出,商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指商业银行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披露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及其管理、组织和股权结构、高层管理人员等方面的货币性信息和有助于理解、分析、利用上述信息的相关非货币性信息。[1]
王坤(2013)指出,商业银行的法律和相关的法规要求,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要建立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临时报告、定期报告以及其他的方式等,通过这些形式向广大债权人、投资者及社会公众、金融监管机关披露并且反映其经营的业绩、财务资金的状况、公司风险及公司管理、现金流量的变动、股权、公司组织结构、高级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信息和有可以帮助分析、理解和利用以上信息的非货币性信息。[2]
李娴(2013)指出,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定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以及金融监管当局披露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风险等方面的货币性信息,以及有助于理解、分析、利用上述信息的非货币性信息。[3]
由此可见,开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对于坚定存款人、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信心,提高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和监管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Diamond(1985)指出,由于银行不透明的特性,信息披露是获取信息的最经济的途径,信息披露会限制银行过度的冒险行为(Calomiris&Khan,1991)。实证研究方面:Erlend Nier&Ursel Baumann(2003)研究了市场纪律限制银行冒险行为的有效性,通过对 32 个国家 729 家银行的调查,证实信息披露在降低银行的破产风险方面确有作用。Ursel Baumann,Erlend Nier,Charles W.Calom iris,Eric Rosengren(2004)通过股价波动实证分析了银行信息披露的价值。[4]
Diamond(1985)指出,商业银行披露信息能够增加社会福利,也能够使社会获取经济信息的成本降到最低。Erlend Nier and Ursel Baumann(2005)的大量实证调研信息认为商业银行披露的信息能降低经营风险防范破产。Erlend Nier and Ursel Baumann(2004)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公布的会计经营等信息对于股价的波动能够产生指导性作用。[5]
张俊良(2002)认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是关系到整个中国银行业在国际银行业竞争中能否走出规范化的关键一环,同时有效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能减少金融市场的无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强银行的稳定性。
王坤(2013)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若干思考》中认为,商业银行是一个用来经营货币和信用的业务机构,存款人存入的资金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应该充分、透明,才能有效保证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力。[6]
从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力、中国银行业的规范化、增加社会福利、增强银行透明性等方面,强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与巴塞尔协议的差距研究
汤云为、胡奕明(2001)指出:对部分条件尚不成熟的国家,巴塞尔协议要求采用渐进式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不同银行的具体情况,采用有差异的披露标准是切合实际的;二是根据重要性原则,先以“核心”披露为基础,以后再逐步扩大披露范围;三是披露难度大的信息可先从定性信息开始,逐渐披露定量信息。[7]
颜志元(2002)、夏秋(2004)对其差距达成了一致意见,主要表现在:(1)资本结构方面:会计附注中有一些等同于新协议中定性披露的内容,缺乏定量披露;(2)风险的暴露与评估方面:披露要求有限,披露明显不足;(3)资本充足率方面:仅限于个别指标。[8]
朱丽(2011)认为我国的相关规定框架基本是完善的,但是披露项目的详细程度远远不如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所以应适当地借鉴巴塞尔协议对于披露项目细节的规定,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完善。[9]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与巴塞尔协议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很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信息披露质量标准的统一与完善。
2.2.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分析
郭菲(2011)从银行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0]
薛琳(2012)从公司规模和质量、公司治理、股权结构、企业内部可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