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20191230195502]
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社会责任会计也由此逐渐出现在公众的面前。社会责任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文章首先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并简述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确认、信息披露和报告,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方法。最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最后,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改进的措施
目 录
1 引言 1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1
2.1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1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
2.1.2 “社会成本”概念的提出 1
2.1.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
2.1.4 社会学理论 2
2.1.5 会计学理论 3
2.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 3
3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现状 3
3.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 3
3.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现状 4
3.2.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基本成型 4
3.2.2 研究过程中注重吸收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 5
3.2.3 研究内容虽涉及面广,但系统性差 5
5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操作与应用 7
5.1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与确认 7
5.2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和报告 8
5.3 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 10
6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模型及实例 10
6.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模型 10
6.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实例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并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公共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社会责任会计也因此逐渐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因为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于是亟需大力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社会责任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实行社会责任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背景、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当前状况、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探究与应用情况进行探析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富有可行性的建议。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2.1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起源于1968年,是在社会实践和有关理论的联合推动下诞生的,在传统会计形式上发展出来的一块新兴的会计分支部分。它不光属于会计学领域,它是一门边缘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理论渊源如下: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当代人类在发展生产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不可以危及后代生存必要的可供使用的能源数量,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量,特别是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和稀有能源的开采力度。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当代人类的发展和生产不可以危及后代的生活环境质量,当代人必须加强对各种排放垃圾的处置力度,强化生态恢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理论相比,无疑是人类经济增长理念的一次伟大发展,同时亦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
2.1.2 “社会成本”概念的提出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企业观念实质是把企业置于它存在的整体系统中进行考察,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对传统企业观念的颠覆,企业不仅代表着特殊社会群体的利益,还应该代表整个社会集团的利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只有提高对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回应质量,例如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职工工资并改善福利待遇,诚实纳税以满足政府公共财政的需要,完成资本升值以满足股东的需求等,才能树立优秀的企业品牌形象,企业在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的过程当中也就促成了企业自己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管理决策由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早已实现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是以有必要在用传统会计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加上社会责任会计来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效益。本文中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观念包含以上两种利益相关者,这样在探究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社会效益时也会更加全面。
2.1.3 福利经济学理论
社会生产力的成长,效率的提高其实不代表着就能得到人们预期的福利,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社会的福利,通过福利数据的大小断定社会的效率。其探究内容是探究导致社会总福利变动的缘由和社会效率的度量依据,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来探究企业的行为。福利经济学认为,人们互相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发展,人们一致觉得社会问题能通过社会福利来解决,承担社会责任是人们一定要做的事情。福利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社会责任会计有重大影响,企业的“外部不经济”会令资源的最优利用出现偏颇,导致生态破坏、资源浪费、消费者权益收到侵犯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是处理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方法,单个企业如果缺少其他企业或个体的利益,没有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这种改进就不属于帕累托改进。当今福利经济学以为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不单单有生产职能,还应该有社会职能,来担当起对环境、社会福利和员工福利的责任等,社会责任会计能够减小甚至消除“外部不经济”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因而可知,福利经济学大大地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1.4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立足社会总体,通过探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探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社会学研究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福利问题、就业问题等等。社会学理论下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个体,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在企业内部体现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外部体现为企业同社会中其他利益团体的关系,例如企业和政府、企业和自然环境、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和消费者之类。企业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最聪明之举是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寻求共赢,这样才可以实现自身的长久发展,也就是必须承担对企业之外的各种利益团体的社会责任。由此,社会学相关理论也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2.1.5 会计学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道理和方法沿用了会计学的核算道理和方法,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披露等会计程序,以及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方法,还有由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构成的会计基本假设和由真实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组成的会计规则体系。于是,会计学理论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
2.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
世界银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和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企业在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其他社会利益。这些社会利益一般涵盖:环境利益、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等。
社会责任会计是鉴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恶劣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相关事宜。这种会计同社会经济会计、环境会计、社会成本会计、社会审计一样属于企业社会会计的一个领域。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重计量手段,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相关的活动所作出的反映和控制。
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社会责任会计也由此逐渐出现在公众的面前。社会责任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文章首先阐明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并简述了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状况。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确认、信息披露和报告,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方法。最终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最后,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改进的措施
目 录
1 引言 1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1
2.1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1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
2.1.2 “社会成本”概念的提出 1
2.1.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
2.1.4 社会学理论 2
2.1.5 会计学理论 3
2.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 3
3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现状 3
3.1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现状 3
3.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现状 4
3.2.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基本成型 4
3.2.2 研究过程中注重吸收相关学科的已有成果 5
3.2.3 研究内容虽涉及面广,但系统性差 5
5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操作与应用 7
5.1 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与确认 7
5.2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和报告 8
5.3 社会责任会计制度的建立 10
6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模型及实例 10
6.1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评价模型 10
6.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实例 11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并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公共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必要。社会责任会计也因此逐渐呈现在大众的眼前。因为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基础薄弱,于是亟需大力开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社会责任会计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实行社会责任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背景、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当前状况、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探究与应用情况进行探析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一些富有可行性的建议。
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述
2.1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起源于1968年,是在社会实践和有关理论的联合推动下诞生的,在传统会计形式上发展出来的一块新兴的会计分支部分。它不光属于会计学领域,它是一门边缘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理论渊源如下: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当代人类在发展生产满足生存需求的同时不可以危及后代生存必要的可供使用的能源数量,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量,特别是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和稀有能源的开采力度。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当代人类的发展和生产不可以危及后代的生活环境质量,当代人必须加强对各种排放垃圾的处置力度,强化生态恢复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利益最大化”理论相比,无疑是人类经济增长理念的一次伟大发展,同时亦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
2.1.2 “社会成本”概念的提出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企业观念实质是把企业置于它存在的整体系统中进行考察,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对传统企业观念的颠覆,企业不仅代表着特殊社会群体的利益,还应该代表整个社会集团的利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只有提高对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回应质量,例如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职工工资并改善福利待遇,诚实纳税以满足政府公共财政的需要,完成资本升值以满足股东的需求等,才能树立优秀的企业品牌形象,企业在协调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的过程当中也就促成了企业自己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的管理决策由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早已实现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企业管理实践的发展,是以有必要在用传统会计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加上社会责任会计来体现出企业经营管理的社会效益。本文中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观念包含以上两种利益相关者,这样在探究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和社会效益时也会更加全面。
2.1.3 福利经济学理论
社会生产力的成长,效率的提高其实不代表着就能得到人们预期的福利,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社会的福利,通过福利数据的大小断定社会的效率。其探究内容是探究导致社会总福利变动的缘由和社会效率的度量依据,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来探究企业的行为。福利经济学认为,人们互相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发展,人们一致觉得社会问题能通过社会福利来解决,承担社会责任是人们一定要做的事情。福利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对社会责任会计有重大影响,企业的“外部不经济”会令资源的最优利用出现偏颇,导致生态破坏、资源浪费、消费者权益收到侵犯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正是处理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方法,单个企业如果缺少其他企业或个体的利益,没有实现社会福利的增加,这种改进就不属于帕累托改进。当今福利经济学以为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组织,不单单有生产职能,还应该有社会职能,来担当起对环境、社会福利和员工福利的责任等,社会责任会计能够减小甚至消除“外部不经济”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因而可知,福利经济学大大地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2.1.4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立足社会总体,通过探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探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社会学研究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福利问题、就业问题等等。社会学理论下的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个体,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在企业内部体现为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外部体现为企业同社会中其他利益团体的关系,例如企业和政府、企业和自然环境、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和消费者之类。企业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最聪明之举是与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寻求共赢,这样才可以实现自身的长久发展,也就是必须承担对企业之外的各种利益团体的社会责任。由此,社会学相关理论也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2.1.5 会计学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道理和方法沿用了会计学的核算道理和方法,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披露等会计程序,以及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方法,还有由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构成的会计基本假设和由真实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组成的会计规则体系。于是,会计学理论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
2.2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
世界银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与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和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企业在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其他社会利益。这些社会利益一般涵盖:环境利益、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等。
社会责任会计是鉴定和报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一般社会带来恶劣影响时,防止和处理这些消极因素并加以恢复和补偿的相关事宜。这种会计同社会经济会计、环境会计、社会成本会计、社会审计一样属于企业社会会计的一个领域。社会责任会计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重计量手段,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相关的活动所作出的反映和控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