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附件)【字数:10478】

摘 要摘 要“营改增”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了“营改增”试点方案,从此拉开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费改革的帷幕。在2011年8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税制改革实际上相当于现在部分企业的营业税变成了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优化我们的税制结构。这篇文章主要解析了我们国家实施“营改增”的原因并且对“营改增”对我国企事业单位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负;税制改革
Key words: camp changed to increase; enterprise tax burden; tax reform 目 录
0 引言 1
1 “营改增”概述 1
1.1 “营改增”定义 1
1.2 “营改增”历程 2
1.3 “营改增”计算规则及税率档次 3
1.4 实施“营改增”政策的原因 4
2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 4
2.1 “营改增”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税负的影响 4
2.2 “营改增”对交运企业税负的影响 5
2.3 “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5
2.4 “营改增”对第三产业税负的影响 6
2.5 “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企业税负的影响 6
2.6 “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税负的影响 6
3 案例分析 7
3.1 “营改增”对企业的不利因素分析 7
3.1.1甲公司概况 7
3.1.2 “营改增”对该企业的不利因素 9
3.2“营改增”后税负分析 10
3.2.1乙公司概况 10
3.2.2乙公司“营改增”后税负分析 11
4 应对措施 12
4.1 企业的应对措施 12
4.2 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
0 引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不断转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为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推出了一“营改增”试点方案。“营改增”下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也是我国税制结构对产业转型要求的矫正。这一政策对我国各行业各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更是顺应了时代潮流。“营改增”施行以后,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避免了反复征收税款,因此企业的税收负担下降。但是“营改增”在我国的交运企业、建筑企业、电信企业、融资租赁企业、服务业等企业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增值税税率较高,并且有的企业不易得到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相应的费用得不到合理的抵扣,因此企业需要缴纳更多的增值税,企业税负在“营改增”之后不降反升。本篇文章就在研究了这些问题后,从减少企业税收负担的角度出发,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出一些改善措施,来降低企业税负。
1 “营改增”概述
1.1 “营改增”定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指的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缴纳增值税减少了纳税环节,避免了重复征税的可能性,只对增值部分征税,这是我国税收政策的一个革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政策反映。这是为了促使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减少企业税负,促进企业转型发展,调整我国的企业构成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结构像发达国家一样完善,减少重污染企业的数量。
增值税在各个国家的开征历史都比较悠久,发展的比较成熟,相对于营业税来说有很多营业税所不具备的优点。之前我国一直同时开征增值税和营业税两个税种,但是却不能很好地避开两个税种的交叉点,所以导致企业有时会重复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而且这两种税收在征税对象、征税范围、计税依据上都是不同的:
税务范围:营业税是用于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转让服务(不含修理费)的税收,增值税为销售财产,提供加工修理和更换税收。
计税依据:增值税是在价格外计税,营业税包含在价格里面。所以在申报增值税时,应该先将包含在价格中的税额剔除出来再计算纳税。但是营业税就比较直接,用收入乘以税率就得到应纳税额。
“营改增”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会再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企业不必再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可以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市场经济也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营改增”是一个减轻企业税负的降税政策。现在国家经济发展步速放缓,企业的效益也没有原来那么突出,这个政策的实行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为企业转型提供了缓冲的机会,同时也促进市场经济更上一个台阶,推进供给侧改革。
1.2 “营改增”历程
“营改增”在我国的推行,大概经过了下面三个阶段。
1993年“分税制”革变刚开始,国内当局的资金不够充足,税务征收管理的程度较低。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刚开始进行税制革变的时候,税制结构主要以流转税为主,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营业税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全额征收,反复征收。可是,营业税也有好处,比如说税收制度比较简单、方便征收管理,而且不易发现的反复征收可以给当局带来大额的税收收入,能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作出巨大贡献。所以,从某些意义上来说,1993年选择营业税是顺应我国的时代发展,这也是我国经济腾飞必不可少的一步。
1994年以后,调节我国商品流通和劳务流通的两个最重要的税种就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调节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营业税调节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这两个对比可以看出,营业税有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反复征税并且还妨碍社会化分工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营业税的长期实施推迟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了中等收入的国家国家,经济转型势在必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国内经济的出口面临极大挑战。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因此,自2009年1月1日以来,消费型增值税已付诸实践的中国,工业和农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条件下,当局政府果断推出了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平衡三大产业发展步调。
2011,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宣布了“营改增”试点方案。国务院于2012年8月份起,在短短四个月内逐步将“营改增”试点扩大至8个省市;至2013年8月,“营改增”基本已经完成全国试行,并且在此基础上将传媒业也纳入试点领域内。5个月后,铁路行业和邮政业也加入了两个“营改增”试点。到目前为止,所有交通相关行业已基本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内。在2016年3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自该年的5月1日起,“营改增”政策要在所有领域行业内推广实行,将包括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生活服务业在内的四个行业全部纳入“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最终,增值税将完全取代营业税,税收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继分税制于1994年改革之后,对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改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