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研究
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是指将信息通过政府预算报告或政府财务报告形式来向有关的利益主体进行披露。庞杂的债务数量拉低了地方政府的经营业绩以及政府职能与责任的履行。首先本文以江苏省的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概述和现状分析,随后探讨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措施,对完善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体系,存在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
目 录
1 引言 1
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概述 1
2.1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一般理论 2
2.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特征 2
3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5
3.1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内容分析5
3.2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方式分析 9
4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不足9
4.1 披露内容不全面,难以准确反映地方债务情况9
4.2 披露方式不规范,缺乏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10
4.3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10
5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问题解决措施11
5.1 健全法律法规12
5.2 建立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12
5.3 完善债务信息披露体系12
5.4 改革政府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表1 6
表2 6
表3 7
表4 8
表5 8
1 引言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不同机构、部门给出的数据存在的争议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办公厅颁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表明,其研究指出截止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需要偿还的债券为 108859.17 亿元,需要承担担保义务的债务为 26655.77 亿元,需要承担一定救助义务的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为 43393.72 亿元。与2010年得出的数据相比,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了 178908.66 亿元,增长幅度为 66.93%。以资金投向作为依据,政府性债务主要是用来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具体运用在了公益性服务上和基础性建设上,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地方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在稳步增加优质资产的同时以政府的经营收入作为偿债的来源[1],由此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为了优良资产。
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对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整体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推进地方政府信息披露是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务公开的要求,政府的行为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以此帮助并监督政府,贯彻落实群众的基本权利需要向社会进行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
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概述
对企业而言,财务信息就是指综合了企业的会计和市场两方面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并且能够有效通过分析从今以后企业经营业务的数据而得出的结论,而企业与债务有关的内容也包含其中。正常情况下,企业的业务经营情况方结果是通过向公众披露与经营活动具体相关的数据反映在财务报告中的,其中产生的会计信息更是财务信息的主要构成内容。
作为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进行联系的媒介,政府的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从价值方面表明政府的经营往来及结果。一般来说,政府的财务信息既是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也指政府依靠会计方法来核算获取的内容。能完全表明政府预算的执行状况以及政府资产负债、财务往来、现金流量的情况[2]。以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政府性债务信息不仅仅是组成财务信息的重要内容,还是政府进行信息披露必不可少的内容。
2.1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一般理论
信息披露,就是一般公司通过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定期报告还有临时报告的方式,向相关投资人及社会群众公开披露公司相关信息的行为[3]。
新古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指出,当社会的边际成本数量与边际收益的信息数量相等时,信息生产的数量为社会最优[4]。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包括公共产品的特征,而公共产品包含外部性行为及搭便车行为。会计信息在新古典理论中被当做私人产品而在规范理论中被当做公共产品就是二者的最显著的差别。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主要由信息的不对称、显著的差异性以及各种公共产品造成的,导致市场失去了调节会计信息的作用,最终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从而减少资本垄断和投机的产生。因此,如何生产标准的会计信息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1960年以后,人们对合理规范会计理论不断地进行研究假设。70年代,布朗和鲍尔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使人类在会计理论方面更上一层台阶。80年代,瓦茨与齐默尔曼共同完成的《实证会计理论》简直可以称为会计理论方面的经典之作。规范会计理论学说指出,人是趋利的,经营者更有可能采用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或隐瞒部分真实信息的手段来牟取利益[5]。然而实证会计理论指出,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设,出于经理人才市场以及公司控制市场的要求经营者产生了主动披露信息的动力,由此降低了公司股东为了监管经营者而产生的费用。
会计政策的选择即便不会直接的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但是对于使用财务会计报告的人还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制定会计准则不仅应当涉及科学层面同时还应兼顾经济后果的产生。因此,要求会计准则在会计理论和政治两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点变得更加复杂,强制要求不同利益集团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并发表不同意见,让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更富挑战性。
2.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特征
2.2.1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出于对了解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含义的需求,首先需要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内容进行了解。政府性债务信息是与非政府性债务信息相对应的,能够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进入政府性债务报告的会计信息,以及报表附注及附表中披露的补充信息[6]。它是出于价值研究的观点对主体的业务活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反映。借助财务报告的形式通过强制性或者自主性的方式,将有关财务信息公布给相关利益人,从而达到解除受托责任主体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以政府财务报告或者预算报告形式向有关利益人披露政府性债务的相关信息,就是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概念。它不仅能够在政府财务信息中进行发布,而且能够通过政府性债务报告独立进行披露。所披露的内容应当满足于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使其能够对债务内容迅速做出反映,以达到评估信息规避风险的目的。
目 录
1 引言 1
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概述 1
2.1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一般理论 2
2.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特征 2
3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5
3.1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内容分析5
3.2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方式分析 9
4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不足9
4.1 披露内容不全面,难以准确反映地方债务情况9
4.2 披露方式不规范,缺乏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10
4.3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10
5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问题解决措施11
5.1 健全法律法规12
5.2 建立规范的债务管理制度12
5.3 完善债务信息披露体系12
5.4 改革政府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表1 6
表2 6
表3 7
表4 8
表5 8
1 引言
江苏省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由于信息的不透明,不同机构、部门给出的数据存在的争议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办公厅颁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表明,其研究指出截止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需要偿还的债券为 108859.17 亿元,需要承担担保义务的债务为 26655.77 亿元,需要承担一定救助义务的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为 43393.72 亿元。与2010年得出的数据相比,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了 178908.66 亿元,增长幅度为 66.93%。以资金投向作为依据,政府性债务主要是用来改善民生发展社会,具体运用在了公益性服务上和基础性建设上,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地方社会发展的经济需求。在稳步增加优质资产的同时以政府的经营收入作为偿债的来源[1],由此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成为了优良资产。
201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对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整体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推进地方政府信息披露是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务公开的要求,政府的行为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以此帮助并监督政府,贯彻落实群众的基本权利需要向社会进行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
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概述
对企业而言,财务信息就是指综合了企业的会计和市场两方面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并且能够有效通过分析从今以后企业经营业务的数据而得出的结论,而企业与债务有关的内容也包含其中。正常情况下,企业的业务经营情况方结果是通过向公众披露与经营活动具体相关的数据反映在财务报告中的,其中产生的会计信息更是财务信息的主要构成内容。
作为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进行联系的媒介,政府的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从价值方面表明政府的经营往来及结果。一般来说,政府的财务信息既是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需要的信息,也指政府依靠会计方法来核算获取的内容。能完全表明政府预算的执行状况以及政府资产负债、财务往来、现金流量的情况[2]。以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政府性债务信息不仅仅是组成财务信息的重要内容,还是政府进行信息披露必不可少的内容。
2.1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一般理论
信息披露,就是一般公司通过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和定期报告还有临时报告的方式,向相关投资人及社会群众公开披露公司相关信息的行为[3]。
新古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指出,当社会的边际成本数量与边际收益的信息数量相等时,信息生产的数量为社会最优[4]。与此同时会计信息包括公共产品的特征,而公共产品包含外部性行为及搭便车行为。会计信息在新古典理论中被当做私人产品而在规范理论中被当做公共产品就是二者的最显著的差别。
会计信息市场失灵主要由信息的不对称、显著的差异性以及各种公共产品造成的,导致市场失去了调节会计信息的作用,最终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标准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从而减少资本垄断和投机的产生。因此,如何生产标准的会计信息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1960年以后,人们对合理规范会计理论不断地进行研究假设。70年代,布朗和鲍尔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使人类在会计理论方面更上一层台阶。80年代,瓦茨与齐默尔曼共同完成的《实证会计理论》简直可以称为会计理论方面的经典之作。规范会计理论学说指出,人是趋利的,经营者更有可能采用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或隐瞒部分真实信息的手段来牟取利益[5]。然而实证会计理论指出,基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设,出于经理人才市场以及公司控制市场的要求经营者产生了主动披露信息的动力,由此降低了公司股东为了监管经营者而产生的费用。
会计政策的选择即便不会直接的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但是对于使用财务会计报告的人还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制定会计准则不仅应当涉及科学层面同时还应兼顾经济后果的产生。因此,要求会计准则在会计理论和政治两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点变得更加复杂,强制要求不同利益集团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并发表不同意见,让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更富挑战性。
2.2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特征
2.2.1 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出于对了解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含义的需求,首先需要对政府性债务信息的内容进行了解。政府性债务信息是与非政府性债务信息相对应的,能够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进入政府性债务报告的会计信息,以及报表附注及附表中披露的补充信息[6]。它是出于价值研究的观点对主体的业务活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反映。借助财务报告的形式通过强制性或者自主性的方式,将有关财务信息公布给相关利益人,从而达到解除受托责任主体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以政府财务报告或者预算报告形式向有关利益人披露政府性债务的相关信息,就是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的概念。它不仅能够在政府财务信息中进行发布,而且能够通过政府性债务报告独立进行披露。所披露的内容应当满足于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使其能够对债务内容迅速做出反映,以达到评估信息规避风险的目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