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下的问题与对策
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下的问题与对策[20191230195628]
近年来,针对我国小企业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由于我国小企业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不相协调,大部分案件都为败诉,所以,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显得势在必行。国外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由来已久,2011年我国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正式施行,但是其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小企业会计工作受关注度低,会计人员缺乏相关责任意识,政府监管不到位,准则内容不够完善等。为此,应该提高小企业会计的关注度,加强小企业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准则内容,从而更好的推广小企业会计准则。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问题和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1
2.1 小企业会计准则特殊性 1
2.2 国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 2
2.3 国内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 4
2.4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5
2.5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 6
3 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现状 7
4 小企业会计准则推广中存在的原因分析 8
4.1 会计工作关注度较低 8
4.2 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相关责任意识 8
4.3 政府监管不到位 9
4.4 会计准则内容不完善 9
5 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推行的建议 10
5.1 提高小企业会计关注度 10
5.2 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 11
5.3 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宣传和监督 11
5.4 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2005年3月31至4月1日期间,美国一家材料公司TaraMa-terials 分别向美国商务部(简称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递交申诉,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艺术画布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反倾销调查。2005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DOC最终受理了案件并立案调查[1],按照世贸组织(WTO)《反倾销协议》和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调查机采信调查企业会计记录”符合出口国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且记录合理的反映了与被调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成本:”会计账簿”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过独立审计”是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条件。因此,会计举证所采用会计标准的通用性、成本核算的合理性、会计资料的可靠性成为了反倾销应诉的决定因素[2]。而我国当时采用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并不符合大多数WTO国家的核算方法,同时,中国小企业存在”假账”、交易原始单据、业务往来档案资料不全,财务信息大量失真的现象。很多的会计工作者只是一个记账员,单纯的记录经纪业务,采用自身认为合理的计量方法,忽略了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忽视了规范化的会计信息,这样导致了中国小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很难得到国际仲裁的认可,美国法院裁定中国小企业倾销成立,征收惩罚性关税。
近几年,中国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底,目前登记在工商局的小企业占到了所有企业的95%,对外贸易占到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六成,但同时,小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压力越来越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关于会计制度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013年以前我国对于小企业一直施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尽管在之前的时间段内,它适应了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但是随着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及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这部准则越来越不能适应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对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为了统一小企业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管,解决小企业对外贸易等问题,同时为了更好的增强国际协调性,我国于2011年11月1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在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 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2.1 小企业会计准则特殊性
什么是小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而言,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首先从性质来说,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作为小企业本身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其实质是不能直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其所提供的报表仅需供投资人、债权人、税务工商等使用;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要小,要符合国务院发布的小企业标准(这里属于定量指标);不能依附于其他公司,也就是说不能是子公司也不能是母公司。从定量角度来看,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如对于工业来说,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营业收入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3],这些特征特征决定了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不同,除此之外,在组织形式方面企业归私人所有、独立经营”是其定义标准,与大企业中诸如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情况有所区别,对于小企业来说,独资经营或合伙经营,单一的产权结构,所谓的经营权,所有权和管理权全部集中于一人,没有严格区分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双重身份,不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代理问题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小企业来说,家族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大量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大量招收家族内部有亲缘关系的人担任企业要职;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方法:企业的最主要的权利都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其他家族外工作人员一般没有决策权;采用“任人唯亲”的用人方针;企业领导权也是延续由家庭成员继承等。经济业务方面,小企业多集中在分散型产业固定资产较少,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小,这些行业多为日用品零售业小型器具等行业,对于小企业来说,没有太长远的目标规划,以投资行为主,基础此小企业的经济业务十分简单。,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被详尽、充分的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的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由于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集中,所以所谓的不对称信息不存在,在加上其本身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从而使得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体现除了特殊性,其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有税务部门和金融机构。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在自身特点和会计工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一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加大企业会计工作的难度,增加小企业核算的成本,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不能满足会计信息重要性,可比性,相关性等特点,因此大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采用者有区别的会计制度使非常必要的。所以国家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
2.2 国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
纵观世界,如,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各国的会计人员就开始展开了对小企业会计的研究,而真正步入正轨是在90年代末。
各国的会计准则早期大部分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很少考虑到在小企业日常会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英国作为准则方面考虑小企业会计这差别报告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会计准则方面就开始考虑小企业会计和差别财务报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就开始到意识到要减轻小企业财务报表的项目,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在1995年发布了关于需要制定针对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准则,并附上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草案”,ASB在1996年12月发布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意见征求稿,通过对多方面征求意见最终于1997年11月发布了《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FRSSE)。截止到2007年,ASB发布的(FRSSE)已经经过6次修改,最新修改版本于2008年4月6日执行,逐步完善并且适应着会计的发展。ASB认为,FRSSE的发布,为财务报告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专门为小型报告主题建立一套完整的、独特的会计准则。这种做法受到了来自各国会计界的广泛支持,由此拉开了国际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序幕。其他各国也纷纷开始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美国于1976年发布了《关于小企业根据公认靠进口准则提供的报表》,并于2006年发布了《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为较小型公司的财务报告提供了一种指导意见和解释性工具[4]。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2年2月发布《差别报告》,其于2011年成立了私营企业顾问委员会,建立该项委员会旨在提出意见和指定准则,预计该项准则会于2014年公布,于2015年施行。
近年来,针对我国小企业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由于我国小企业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不相协调,大部分案件都为败诉,所以,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显得势在必行。国外对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由来已久,2011年我国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正式施行,但是其推行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小企业会计工作受关注度低,会计人员缺乏相关责任意识,政府监管不到位,准则内容不够完善等。为此,应该提高小企业会计的关注度,加强小企业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准则内容,从而更好的推广小企业会计准则。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问题和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1
2.1 小企业会计准则特殊性 1
2.2 国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 2
2.3 国内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 4
2.4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5
2.5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比较 6
3 小企业会计准则推行现状 7
4 小企业会计准则推广中存在的原因分析 8
4.1 会计工作关注度较低 8
4.2 会计从业人员缺乏相关责任意识 8
4.3 政府监管不到位 9
4.4 会计准则内容不完善 9
5 促进小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推行的建议 10
5.1 提高小企业会计关注度 10
5.2 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 11
5.3 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宣传和监督 11
5.4 完善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2005年3月31至4月1日期间,美国一家材料公司TaraMa-terials 分别向美国商务部(简称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递交申诉,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艺术画布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反倾销调查。2005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DOC最终受理了案件并立案调查[1],按照世贸组织(WTO)《反倾销协议》和欧盟反倾销法的规定:调查机采信调查企业会计记录”符合出口国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且记录合理的反映了与被调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成本:”会计账簿”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过独立审计”是申请”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条件。因此,会计举证所采用会计标准的通用性、成本核算的合理性、会计资料的可靠性成为了反倾销应诉的决定因素[2]。而我国当时采用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并不符合大多数WTO国家的核算方法,同时,中国小企业存在”假账”、交易原始单据、业务往来档案资料不全,财务信息大量失真的现象。很多的会计工作者只是一个记账员,单纯的记录经纪业务,采用自身认为合理的计量方法,忽略了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忽视了规范化的会计信息,这样导致了中国小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很难得到国际仲裁的认可,美国法院裁定中国小企业倾销成立,征收惩罚性关税。
近几年,中国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底,目前登记在工商局的小企业占到了所有企业的95%,对外贸易占到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六成,但同时,小企业面临的反倾销压力越来越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关于会计制度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013年以前我国对于小企业一直施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尽管在之前的时间段内,它适应了小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但是随着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及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增长,这部准则越来越不能适应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对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阻碍。为了统一小企业会计行为,加强会计监管,解决小企业对外贸易等问题,同时为了更好的增强国际协调性,我国于2011年11月1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在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 小企业会计准则概述
2.1 小企业会计准则特殊性
什么是小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我国小企业会计准则而言,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首先从性质来说,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作为小企业本身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其实质是不能直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其所提供的报表仅需供投资人、债权人、税务工商等使用;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要小,要符合国务院发布的小企业标准(这里属于定量指标);不能依附于其他公司,也就是说不能是子公司也不能是母公司。从定量角度来看,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如对于工业来说,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营业收入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3],这些特征特征决定了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的不同,除此之外,在组织形式方面企业归私人所有、独立经营”是其定义标准,与大企业中诸如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情况有所区别,对于小企业来说,独资经营或合伙经营,单一的产权结构,所谓的经营权,所有权和管理权全部集中于一人,没有严格区分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双重身份,不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代理问题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小企业来说,家族式管理模式比较普遍。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大量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大量招收家族内部有亲缘关系的人担任企业要职;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方法:企业的最主要的权利都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其他家族外工作人员一般没有决策权;采用“任人唯亲”的用人方针;企业领导权也是延续由家庭成员继承等。经济业务方面,小企业多集中在分散型产业固定资产较少,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小,这些行业多为日用品零售业小型器具等行业,对于小企业来说,没有太长远的目标规划,以投资行为主,基础此小企业的经济业务十分简单。,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看,某项会计信息在会计报表中被详尽、充分的披露还是被简要、粗略的列示主要是看其是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满意的决策,由于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集中,所以所谓的不对称信息不存在,在加上其本身经营方式的特殊性,从而使得小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方面体现除了特殊性,其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有税务部门和金融机构。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在自身特点和会计工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一样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会加大企业会计工作的难度,增加小企业核算的成本,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不能满足会计信息重要性,可比性,相关性等特点,因此大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采用者有区别的会计制度使非常必要的。所以国家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
2.2 国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发展
纵观世界,如,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各国的会计人员就开始展开了对小企业会计的研究,而真正步入正轨是在90年代末。
各国的会计准则早期大部分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很少考虑到在小企业日常会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英国作为准则方面考虑小企业会计这差别报告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英国会计准则方面就开始考虑小企业会计和差别财务报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就开始到意识到要减轻小企业财务报表的项目,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在1995年发布了关于需要制定针对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准则,并附上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草案”,ASB在1996年12月发布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的意见征求稿,通过对多方面征求意见最终于1997年11月发布了《小型报告主体财务报告准则》(FRSSE)。截止到2007年,ASB发布的(FRSSE)已经经过6次修改,最新修改版本于2008年4月6日执行,逐步完善并且适应着会计的发展。ASB认为,FRSSE的发布,为财务报告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专门为小型报告主题建立一套完整的、独特的会计准则。这种做法受到了来自各国会计界的广泛支持,由此拉开了国际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序幕。其他各国也纷纷开始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美国于1976年发布了《关于小企业根据公认靠进口准则提供的报表》,并于2006年发布了《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为较小型公司的财务报告提供了一种指导意见和解释性工具[4]。加拿大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2年2月发布《差别报告》,其于2011年成立了私营企业顾问委员会,建立该项委员会旨在提出意见和指定准则,预计该项准则会于2014年公布,于2015年施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