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审计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1
1.3 研究回顾1
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2
2.1 应收票据内涵2
2.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2
3 应收票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3
3.1 不重视应收票据的审计3
3.2 未执行针对性审计程序4
3.3 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素质问题5
4 改进措施6
4.1 重视应收票据审计6
4.2 执行针对性审计程序7
4.3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能力,做到认真对待审计工作8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银行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尤其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大幅度下调,与再贷款利率的差距显著增大的情况下,商业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年底,全国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余额达到6561亿元,相比1999年的业务量增长了2.3倍,比1995年增长了4.7倍。从商业票据的业务发生量来看,2001年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累计发生额为17896亿元,与比1999年年比增长了91%,是1996年的3.5倍。随着商业票据的快速发展,资金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这极大的拓展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发布了再贴现等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在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同一时间,也在积极拓展商业票据的种类,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进过这一段时间,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无到有,逐步起步渐渐发展,改变了企业过去完全依靠银行进行融资的局面,出现了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并存的局面,商业票据的种类大幅增加。
由此可见应收票据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对应收票据的审计是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它的正确与否影响着整个企业审计的质量。
1.2 研究意义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与深化,为了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推广产品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之间赊销等贸易往来的方式变得日益活跃,对银行信用的单一依赖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需要,企业间的结算关系正在逐步向着银行信用与商业信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于是具备较强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的票据渐渐成为企业之间进行商品贸易交换的重要结算工具。通过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企业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使得社会经济秩序能够健康平稳的运行,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利益中的各种关系,因此对应收票据的审计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3 研究回顾
黎健(1994)认为对于应收帐款的审计首先提出要明确审计的目的。在审核原始票据时应注意以下细节:注意发票的编号以及落款日期;注意发票的使用范围;注意发票的附件;注意发票上的笔迹以及发票上一定要有经办人、验收人和单位主管等三人以上签字。为了保障审计的真实性,一是要审查票据的合规性,二是要审查票据合法性。三是票据审查与账户审计相结合。范社民,叶青玲,王少泽(2004)认为审计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收票据明细表的编制、监盘库存票据、函证应收票据、审查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审查已贴现应收票据以及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收票据时,应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相关项目的数额是不是与核定数目相符合,是否剔除了已贴现的票据。孙满(2011)认为应收票据的审计内容是:评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审查应收票据是否真实以及应收票据使用是否合规、合法性,计算审查票据贴现金额、贴现利息的数目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核实在报表上反映的正确性。
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
2.1 应收票据审计内涵
应收票据是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债权资产,其款项具有一定的保证,经过持有人背书后可以提交银行进行贴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应收票据是在企业赊销业务中产生的,因此,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也必须结合企业赊销业务一起进行。企业通过应收票据进行赊销时,一般要进行销货、收取票据、计息、贴现、收款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要涉及到一些凭证和账簿,这些都是应收票据审计的范围。
2.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
目前,应收票据审计这个项目的审计质量着实令人担忧。导致应收票据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素质问题的原因,也有被审计单位自身内部问题的原因。审计人员在审计时需要提资料需要由外单位的配合提供,而这有可能存在存在企业间操纵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还是注册会计师,或是企业内审人员,在对应收票据项目实施审计时,都有可能碰到审计人员自身能力道德问题、审计准则变迁等原因从而造成无法对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应收票据务实施全面审计,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审计人员道德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审计结果造假致使关于票据的案件频发。因为应收票据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企业也可能铤而走险徇私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弊从中中饱私囊。
目前,因为对应收票据审计的不重视,我国发生的票据案件具有由伪造、变造票据逐步发展为利用管理漏洞骗取银行信用资金的趋势,且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广,不光是涉及很多当地的企业,还涉及银行内部员工和票据掮窖。2010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发生多起票据案件,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件当属齐鲁银行特大票据案件、山西忻州票据案件和烟台银行票据案件。在齐鲁银行特大票据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人民币虚假存单共计48亿元作为质押,骗取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2011年5月,在山西忻州票据案件中,涉案票据金额达1.4亿元,不仅涉及许多当地企业,也涉及包括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员工;2012年1月,山东省烟台银行票据案件中,该支行原行长刘维宁利用职务之便,自2011年4月起,分276次将该行库存的银行承兑汇票取走,金额合计4.36亿元。可以说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不够重视。
3 应收票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重视应收票据的审计
3.1.1 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不重视对应收票据的审计
审计人员缺少事前对企业应收票据审计的计划。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的时候往往只对资产负债类科目中比较重要的项目如现金存款负债之类的制定审计计划。所以即使应收票据属于资产科目,审计人员也会觉得应收票据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从而没有编入审计计划,有的甚至直接忽视掉了对于应收票据的审计。在对单位实行审计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必须抽取部分票据向出票人函证,证明其存在性和可收回性,这是审计人员通过自身来实施审查与取证的过程。这个阶段在整个审计 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但是因为在对应收票据审计中往往不够重视这一块内容,有的审计人员也因为嫌麻烦,所有便草草核对一下账目觉得数目没有问题因此审计的结果也没有问题;或者没能亲自实施审查或者取证而是委托第三方或者干脆不实施亲自审查,使得被审计的单位有机可趁。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增加审计的风险 ,使得审计成本 变相提高,甚至导致整个审计项目 的失败。在审计报告阶段,无论是在确定审计意见还是符合审计工作底稿甚至出具审计报告时,都没有对应收票据这一项进行应有的审核或者复核。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1
1.3 研究回顾1
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2
2.1 应收票据内涵2
2.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2
3 应收票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3
3.1 不重视应收票据的审计3
3.2 未执行针对性审计程序4
3.3 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素质问题5
4 改进措施6
4.1 重视应收票据审计6
4.2 执行针对性审计程序7
4.3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能力,做到认真对待审计工作8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银行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尤其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大幅度下调,与再贷款利率的差距显著增大的情况下,商业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年底,全国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余额达到6561亿元,相比1999年的业务量增长了2.3倍,比1995年增长了4.7倍。从商业票据的业务发生量来看,2001年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累计发生额为17896亿元,与比1999年年比增长了91%,是1996年的3.5倍。随着商业票据的快速发展,资金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这极大的拓展了商业银行的服务领域,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发布了再贴现等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在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的同一时间,也在积极拓展商业票据的种类,发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进过这一段时间,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无到有,逐步起步渐渐发展,改变了企业过去完全依靠银行进行融资的局面,出现了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并存的局面,商业票据的种类大幅增加。
由此可见应收票据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对应收票据的审计是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它的正确与否影响着整个企业审计的质量。
1.2 研究意义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与深化,为了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推广产品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企业之间赊销等贸易往来的方式变得日益活跃,对银行信用的单一依赖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需要,企业间的结算关系正在逐步向着银行信用与商业信誉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于是具备较强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的票据渐渐成为企业之间进行商品贸易交换的重要结算工具。通过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企业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使得社会经济秩序能够健康平稳的运行,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利益中的各种关系,因此对应收票据的审计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3 研究回顾
黎健(1994)认为对于应收帐款的审计首先提出要明确审计的目的。在审核原始票据时应注意以下细节:注意发票的编号以及落款日期;注意发票的使用范围;注意发票的附件;注意发票上的笔迹以及发票上一定要有经办人、验收人和单位主管等三人以上签字。为了保障审计的真实性,一是要审查票据的合规性,二是要审查票据合法性。三是票据审查与账户审计相结合。范社民,叶青玲,王少泽(2004)认为审计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收票据明细表的编制、监盘库存票据、函证应收票据、审查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审查已贴现应收票据以及确定应收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收票据时,应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相关项目的数额是不是与核定数目相符合,是否剔除了已贴现的票据。孙满(2011)认为应收票据的审计内容是:评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审查应收票据是否真实以及应收票据使用是否合规、合法性,计算审查票据贴现金额、贴现利息的数目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核实在报表上反映的正确性。
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
2.1 应收票据审计内涵
应收票据是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债权资产,其款项具有一定的保证,经过持有人背书后可以提交银行进行贴现,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由于应收票据是在企业赊销业务中产生的,因此,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也必须结合企业赊销业务一起进行。企业通过应收票据进行赊销时,一般要进行销货、收取票据、计息、贴现、收款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要涉及到一些凭证和账簿,这些都是应收票据审计的范围。
2.2 应收票据审计现状
目前,应收票据审计这个项目的审计质量着实令人担忧。导致应收票据审计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素质问题的原因,也有被审计单位自身内部问题的原因。审计人员在审计时需要提资料需要由外单位的配合提供,而这有可能存在存在企业间操纵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还是注册会计师,或是企业内审人员,在对应收票据项目实施审计时,都有可能碰到审计人员自身能力道德问题、审计准则变迁等原因从而造成无法对会计报表中反映的应收票据务实施全面审计,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审计人员道德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审计结果造假致使关于票据的案件频发。因为应收票据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企业也可能铤而走险徇私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弊从中中饱私囊。
目前,因为对应收票据审计的不重视,我国发生的票据案件具有由伪造、变造票据逐步发展为利用管理漏洞骗取银行信用资金的趋势,且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广,不光是涉及很多当地的企业,还涉及银行内部员工和票据掮窖。2010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发生多起票据案件,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件当属齐鲁银行特大票据案件、山西忻州票据案件和烟台银行票据案件。在齐鲁银行特大票据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人民币虚假存单共计48亿元作为质押,骗取银行开立银行承兑汇票;2011年5月,在山西忻州票据案件中,涉案票据金额达1.4亿元,不仅涉及许多当地企业,也涉及包括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员工;2012年1月,山东省烟台银行票据案件中,该支行原行长刘维宁利用职务之便,自2011年4月起,分276次将该行库存的银行承兑汇票取走,金额合计4.36亿元。可以说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应收票据的审计不够重视。
3 应收票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不重视应收票据的审计
3.1.1 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不重视对应收票据的审计
审计人员缺少事前对企业应收票据审计的计划。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的时候往往只对资产负债类科目中比较重要的项目如现金存款负债之类的制定审计计划。所以即使应收票据属于资产科目,审计人员也会觉得应收票据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从而没有编入审计计划,有的甚至直接忽视掉了对于应收票据的审计。在对单位实行审计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必须抽取部分票据向出票人函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