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十分喜人,其中小微企业为其贡献了很大的指标,为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维护财政稳定、提供就业岗位、加速企业规模质变、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其他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小微企业的发展之路始终走得有些曲折,究其原因就是内部控制缺失的问题迟迟难以得到解决,越来越多的矛盾也因此不断显现,使多数小微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这就要求社会各界重视这个问题,从多种角度来探寻解决之道。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还不完善,大多存在权力分配不明确、管理层素质不高、人才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法人应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完善内控制度、重视分权与制约、加强人才培训等方面来建立内部控制,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市场。本文结合作者在小微企业的经历,通过对小微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来寻求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词 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解决方法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小微企业的界定与特征1
2.1 小微企业的定义1
2.2 我国小微企业的特征1
3 我国小微企业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2
3.1 小微企业的特点2
3.2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3
4 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3
4.1 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3
4.2 小微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形成的原因4
5 解决我国小微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5
5.1 建立利于小微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5
5.2 创造良好的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7
5.3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8
5.4 加强小微企业的外部监督9
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GDP的持续增长,近年来小微企业在我国发展势头较为迅猛,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小微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无疑是雪中送炭,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给基层群众,有效缓解了我国人民就业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问题,对社会矛盾的缓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分析,我发现,我国企业在处中小规模阶段的数量庞大,占全国总体数量的 98%;并且创造了较多的国民收入,占到了我国 GDP收入的54%;同时,也为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社会销售额、税收以及出口总额分别创造了74.7%、58.9%、46.2%、62.3%的价值[1],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小微企业。不过正因为其企业资本大多来自于民营资本,直接导致了小微企业资本较低、产业技术难以革新,还存在着企业规模太小的问题,注定了小微企业在我国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广泛关注。
2 我国小微企业的界定与特征
2.1 小微企业的定义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在未来3年免征小型微型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2]
2.2 现阶段我国小微企业的特征
任何企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都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发展时间不长的问题,加上当今经济环境中的种种复杂原因,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存在监督不力的情况,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而巨大的。大多数小微企业相对于转型成功的大企业来说,在内部控制意识方面明显不足,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也存在着种种漏洞。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现阶段下我国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企业管理框架模糊、内部控制意识欠缺、公司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及财务混乱差等问题。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改革发挥小微型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由企业管理者来认真构造,内控的有效性,与领导者的重视和认真落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我国的小微企业管理层普遍忽视了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我国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之路显得任重而道远。
3 我国小微企业及其内部控制的特点
3.1 小微企业的特点
3.1.1 企业数量多、业务单一、行业分散、个体规模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以下行业企业都可视规模划分为小微企业: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根据数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3]其中小微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小微企业虽然个体的规模较小,但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小微企业的数量众多,行业分布也十分广泛,小到皮革加工、食品、服装制造,大到自动化、互联网、化工乃至高科技。但是,小微企业往往只专注于一项产品或业务的经营,基本没有多样化经营的情况。因此,小微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不会很复杂、业务也比较单一。
3.1.2 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工作效率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国的小微企业已经承担起了保证经济增长、提高公民就业率、维护市场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小微企业作出的贡献是无需置疑的,它已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有力支撑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小微企业组织结构的观察,我们发现,小微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专业性较弱、管理较为松懈。正因这些特点,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十分灵活,经常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动,适应力极强,能很快的融入市场,加上小微企业没有大企业的条条框框,机制变动十分灵活。[4]但也正因如此,小微企业在稳定性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成为了制约小微企业向大企业转型的重要原因。
3.2 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很少受到重视,常常被企业管理者选择性忽视:主要在于:一是我国的私营企业,特别是其中规模还未发展起来的部分,员工来源比较单一,更多的是雇佣同家族的人,通过家长式的管理方法来直接管理员工。企业领导者独自掌权,把权力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事无巨细统统由其一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有利有弊:业主能随时掌握企业情况,执行力强,效率较高。但是恰恰会使企业领导忽视科学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为了一味追求效率而得不偿失,阻碍了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在这些小微企业中,员工职责分配极为模糊,整个生产过程没有非常明确的分工,一人多职、哪里缺人去哪里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话又说回来,企业员工数量本来就少,加上工作专业性不高,企业管理者也不想去增加劳动成本,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里职责分配不明确的情况出现,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推行的难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