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概述.......................................1
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念.........................................1
2.2 信息披露制度特征...............................................1
2.3 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原则.........................................2
2.4 信息披露的意义.................................................3
3 国内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历史研究和现状..........................4
3.1 国内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历史研究...............................4
3.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5
3.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6
4 进一步剖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8
4.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8
4.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问题的原因.................................9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11
5.1 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制度..................................11
5.2 完善证券市场内外部信息披露监管制度............................12
5.3 明确界定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职能,提高执法力度................12
5.4 完善并优化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13
5.5 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13
5.6 完善信息披露的相关立法工作....................................14
总结...............................................................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1 引言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已经成为公司竞争最有价值的资源。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包括A、B股)数量为2438家,资本市场俨然成为我国市场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竞争力的市场。然而自2009年3月起,“人肉搜索”开始搜索众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业绩,资金现状乃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资料,该人肉搜索以关注新闻突发事件和人物著称[1]。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在同步改善,但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所以,许多投资者认为这场“人肉搜索”之风是由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导致的。尽管这场“人肉搜索”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力,他们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但终究治标不治本,防范大于治理,一味地监管还不如完善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回顾这几年资本市场的发展,从2010年3月的四川长虹事件,到2013年5月的贵州百灵新购苗药秘方事件,再到今年的华润舒血宁事件,这些事件无疑都对我国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引发了股东之间的信任危机。由此可见,如今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违规违法现象,治理信息披露问题已迫在眉睫,其治本之道在于,积极完善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概述
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念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的是上市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或情况,向相关证券监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众公告的一种行为[2]。上市公司向社会大众公布的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投资者和社会大众可以通过定期阅读公司报告、阅读公司各类相关临时公告获取上市公司信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由多个部分组成,通常分为财务信息的披露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上市公司主要在上市后,通过上市公告书和招股说明书向投资者筹资,然后投资者再通过阅读一些临时报告,或者定期报告(比如年报,季报,月报等)了解该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盈利情况[3]。
2.2 信息披露制度特征
2.2.1 信息披露的强制性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上市公司不能轻易变更或推辞。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证券,投资者购买证券,他们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上市公司应按照招募说明书中的承诺,即在特定的阶段中履行特定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发行人应该及时披露重要信息[4]。另外,上市公司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招募说明书,由此看出上市公司只有有限的自主选择权,也就是说,在公布所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信息之后,才有少许的自由。这些信息不是上市公司自主提供的,也不是投资者要求的,而是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并且 ,上市公司必须对其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完全的责任。
2.2.2 信息披露制度权利义务的单向性
信息披露制度权利义务的单向性,即上市公司只披露信息,而信息接收者只接收信息。即无论在发行证券阶段或是交易证券阶段,上市公司只承担信息披露义务,投资者可依法要求有关披露主体提供必须披露的相关信息材料。这就是信息披露制度权利义务的单向性。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指的是信息披露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分为定期与不定期[5]。信息披露的主体是上市公司或其他发行人,但是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2.3 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原则
2.3.1 真实、准确、完整原则
信息披露的原则有很多,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披露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真实性要求,发行人披露的信息必须是客观的,真实存在的[6]。
完整性原则又称充分性原则,要求发行人所披露的信息足够充分,从而投资者能够以这些信息为依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比如,深圳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用”)是一家公用事业类大型上市公司,其环保水务板块主要由供水,污水处理两部分组成。2010年5月31日,中山公用涉嫌内幕交易而紧急停牌。原广东中山市市长李启红接受贿赂,中山公用原董事长知法犯法,对李启红内幕交易行为掩饰,包庇,并构成洗钱罪。因为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面向社会或面向企业内部员工体现公司经营成果的方式,公司的内部结构和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的质量具有很大影响。中山公用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作为事业类上市公司,市长一揽独权,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他一人说了算,即使是董事长也束手无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5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