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问题探讨(附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活方式、文化结构和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审计、会计等相关行业也深刻体会到了计算机技术带来的难以取代的优势,它突破了传统,作为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通过新颖且高端的审计方法,改变了审计的内容、水平,为各个行业不同企业的经营发展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诸多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缺陷。本文通过分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并以日本为例,结合发达国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历程,说明我国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有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保驾护航,在解决现存的问题基础上,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有了阶梯式的进步,从长远角度来看,未来将会受益良多。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问题,制约因素,应对策略
目 录
1 引言1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2
2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概述2
2.1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涵2
2.2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差异4
3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5
3.1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现状5
3.2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缺陷5
4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6
4.1 企业缺乏人才培养制度,忽视内部审计6
4.2 审计制度不完善7
4.3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功能单一、市场枯竭7
4.4 系统内部审计接口匮乏,数据流通受阻8
5 发达国家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及启发8
5.1 日本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基本内容8
5.2 日本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对我国的启发9
6 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10
6.1 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完备的人才队伍10
6.2 制定审计准则及审计规范制度需符合中国国情10
6.3 审计专业软件开发注重效用性,扩大市场需求10
6.4 完善审计接口,制定统一标准11
6.5 加强系统保密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能,防止数据缺失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都得到了不容小觑的发展,可以说我们正处于大数据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这样的改变也如丝如缕的渗透进各行各业。从审计行业来看,这主要体现在审计方式的改变。
区别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飞速进步,使数据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等各方面的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审计目的从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正当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这部分。除此以外,整个传统审计理论体系都得推陈出新,审计人员不再只是审核最终的财务报表,还要考虑完整的会计流程,包括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运作和后期的分析报告等方面。在大数据背景的要求下,企业管理者需要的不再是过去时,他们更加希望极往知来,因此会计人员、审计人员必须要从过去收集的数据中分析出预测性信息,提出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在计算机技术愈发兴盛的氛围下,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企业日常经营运转的各个环节,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优势也越发明显,企业管理者通过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崭露头角,最终达到获利的真实目的。
1.1.2 选题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带来了许多便利,提高其运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无法忽视的弊端。就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而言,如果忽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性,它在运行过程中将可能存在以下风险:系统硬件配置风险、管理风险、配置风险、软件设计风险、兼容性风险和控制风险等一系列物理风险[1]。或者是由于企业越来越依赖会计信息系统,由此引发会计人员存在操作风险,企业内部存在数据风险、经营风险等内控风险。
区别于传统的手工会计审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由于数据透明化、传输介质风险化和系统漏洞等固有的、新型的审计缺陷,使审计风险日益复杂且控制相对较难。更重要的是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较国外发达国家起步稍晚,在软件开发、制度完善、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有一定差距。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今国情的驱动下,我国在借鉴国外先进制度时不能完全照搬,而是应该切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本文在剖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以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为发达国家样本,将本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现状与其进行对比,探讨我国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发展经验,在基于本土化的原则上,提出相应的处置策略,得益于本国发展。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从该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问题所在以及探讨的重要性。然后基于国内外丰富的参考文献,解释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对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进行对比,详细说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在这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的具体案例,由实到虚,概括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现状,接着提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以日本为例,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法。
1.2.2. 研究方法
(1)规范研究法。规范研究注重逻辑性,是一种理论家说,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出应对策略或者是评价,解决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本文由于是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内涵、准则规范等理论性文本出发,在具体分析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现状和问题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综合考虑更为适合该项方法。
(2)案例分析法。口说无凭,在足够的理论依据下,还应该具体分析本国实际案例。本文将通过各行各业在实际经营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来探讨总结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缺陷,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有理。
(3)对比分析法。由于发达国家信息化审计体系较我国更为成熟完善,通过和日本进行比较,总结我国存在的不足,并一一提出解决策略。
(4)文献研究法。仅仅凭借个人有限的知识无法做出全局性的判断,因此还需要借助各位前辈在该领域的有效研究,包括古今中外各个时间、空间范围,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的了解较多文献,查漏补缺,最后进行总结和对比。
2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概述
2.1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9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