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研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研究[20191230185949]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相关建议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概述 1
2.1 利润操纵的含义 1
2.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2
2.2.1 利润操纵的内在动机 2
2.2.2利润操纵的外在动机 3
3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研究 4
3.1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理论研究现状 4
3.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数据研究 6
4 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对策与建议 9
4.1 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10
4.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 10
4.3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期国有股份制改革逐渐兴起。直至今日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法律法规健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由于利润操纵提供的是被歪曲,被再次装扮的财务信息,所有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得投资者的实际投资与投资收益不成正比,也使得国有资产不断流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不是有理有据,利润操纵活动存不存在,这些都影响着证券市场能否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影响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安全的成长。因此,对上市公司利润操作动机的研究对我国证券市场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概述
2.1 利润操纵的含义
按照中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章第三十七条中对利润的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时期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1]。”利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因为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以利润是配比原则计量的结果。②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和动力,也是考核和比较企业利益的重要经济指标。③利润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因此如果故意多计收入、利得或故意减少费用、损失,则可使利润增加;反之可使利润减少[2]。
操纵包含两种含义,一是通过合法手段管理;二是以不正当手段加以支配、控制。不管是通过正当手段还是不正当手段,操纵都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有意或故意的行为。所以简单来说利润操纵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本身甜头或企业的整体利益,通过会计上的技术处理,借用违法违规手段来有目的控制企业利润增长或降低的行为。
利润操纵通常是指利润操纵主体出于某些动机,对法规政策的空白投机取巧,乃至不惜违反法规,通过各种小把戏来控制企业财务利润或赢利能力的行为。由于利润操纵提供的是被歪曲,被再次装扮的财务信息,所有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得投资者的实际投资与投资收益不成正比,严重影响债权人的资金安全,也使得国有资产不断流失,激化社会矛盾。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动机导致了利润操纵行为的存在,其伎俩也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有些操纵手法从当时的制度和准则看,其会计处理的流程和方式似乎是合理合法的,但一定时期之后回头在分析,却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猫腻。这也决定了利润操纵行为很难被驱逐出市场。要有效地消除或抑制利润操纵行为,唯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修建起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防范和管理体系。近几年,经资本市场理论界实证研究证实,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
2.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2.2.1 利润操纵的内在动机
2.2.1.1管理者利益
在分析利润操纵的定义时,我们将分析的着眼点放在管理者身上。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利润本身就是财富分配的基础,也是管理当局奖励计划执行的依据。以管理者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为出发点,当其短期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同时,我们可以说管理者的效用完全取决于企业的价值。操纵的利润信息可以达到提高其红利现值(有分红计划时)、职位的晋升、对其竞争者设置较高进入壁垒、追求其进入成本费用的在职消费等目的。
2.2.1.2 为公司上市和发行新股配股准备
企业上市的直接动机大都为了从社会中直接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我国《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要求是公司成立时必须在三年以上,而且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并且公司预期利润率大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同时再有相关额度、规模控制政策的要求,导致上市资格变成了一种紧缺资源,使得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上市资格供不应求现象。即使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严格划定了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但仍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寄希望于通过利润操纵的方法来掩饰财务报告的不足,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费尽心机的骗取上市资格。
2.2.1.3 公司利益最大化
许多公司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到上市之后的投资关注热点,而股票市场将给公司提供了如此一个完美舞台。上市公司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努力希望向外界通报企业内部运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这么做不仅能够提高股价,寻求市场价值最大化,而且还可以为公司树立优秀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赛中立于有利地位。然而假如公司在上市之后业绩欠佳乃至亏本,公司股票就会步入“垃圾股”的行列,辛苦建立的公司形象随即轰然倒塌。更重要的是,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执行了“特别处理”和“摘牌”系统,无疑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上市公司在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公司摆脱困境的情况下,相关的利益者必然会寻求操纵利润来扭转不利局面。
2.2.2利润操纵的外在动机
2.2.2.1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信息是充裕的,每个投身市场买卖活动的主体都享有齐全完整信息。然而经济学上所界定的严格条件的纯粹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市场中实现,有效的信息垄断在少部分人手中,居然大多数交易参与者很难掌中这类高效信息。具体到公司的财务信息,对于公司内、外部人员,财务信息的分布不是对称的,公司管理者是财务信息的垄断者,具有完全信息,而外部利益个人获得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严重妨碍了一种会计信息质量。现代经济发展中,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引起的道德风险引发了严重问题,譬如上市公司在成功筹资后从事高风险活动,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爆发利益冲突,甚至公司高层与外部中介相互勾结,操纵利润,伎俩大胆,所涉金额惊人,构成犯罪,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导致股市持续低迷,最终影响股票市场的崩盘。上市公司也难逃厄运,形成两败俱伤的狼狈局势。除此之外,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也对利润操纵有重要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社会、法律和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化,导致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畴。上市公司针对同一会计事项可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来美化公司财务报告,譬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资产减值的计提等。这类选择虽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然而选取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最合适完全取决于客观情况和管理层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因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模糊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上为利润操纵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和条件。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相关建议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概述 1
2.1 利润操纵的含义 1
2.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2
2.2.1 利润操纵的内在动机 2
2.2.2利润操纵的外在动机 3
3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研究 4
3.1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理论研究现状 4
3.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数据研究 6
4 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对策与建议 9
4.1 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10
4.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 10
4.3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期国有股份制改革逐渐兴起。直至今日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法律法规健还不够完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由于利润操纵提供的是被歪曲,被再次装扮的财务信息,所有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得投资者的实际投资与投资收益不成正比,也使得国有资产不断流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不是有理有据,利润操纵活动存不存在,这些都影响着证券市场能否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影响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安全的成长。因此,对上市公司利润操作动机的研究对我国证券市场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概述
2.1 利润操纵的含义
按照中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八章第三十七条中对利润的定义,“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时期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1]。”利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①因为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所以利润是配比原则计量的结果。②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和动力,也是考核和比较企业利益的重要经济指标。③利润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因此如果故意多计收入、利得或故意减少费用、损失,则可使利润增加;反之可使利润减少[2]。
操纵包含两种含义,一是通过合法手段管理;二是以不正当手段加以支配、控制。不管是通过正当手段还是不正当手段,操纵都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有意或故意的行为。所以简单来说利润操纵就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本身甜头或企业的整体利益,通过会计上的技术处理,借用违法违规手段来有目的控制企业利润增长或降低的行为。
利润操纵通常是指利润操纵主体出于某些动机,对法规政策的空白投机取巧,乃至不惜违反法规,通过各种小把戏来控制企业财务利润或赢利能力的行为。由于利润操纵提供的是被歪曲,被再次装扮的财务信息,所有影响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使得投资者的实际投资与投资收益不成正比,严重影响债权人的资金安全,也使得国有资产不断流失,激化社会矛盾。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动机导致了利润操纵行为的存在,其伎俩也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有些操纵手法从当时的制度和准则看,其会计处理的流程和方式似乎是合理合法的,但一定时期之后回头在分析,却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猫腻。这也决定了利润操纵行为很难被驱逐出市场。要有效地消除或抑制利润操纵行为,唯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修建起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防范和管理体系。近几年,经资本市场理论界实证研究证实,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润操纵行为。
2.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2.2.1 利润操纵的内在动机
2.2.1.1管理者利益
在分析利润操纵的定义时,我们将分析的着眼点放在管理者身上。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利润本身就是财富分配的基础,也是管理当局奖励计划执行的依据。以管理者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为出发点,当其短期内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同时,我们可以说管理者的效用完全取决于企业的价值。操纵的利润信息可以达到提高其红利现值(有分红计划时)、职位的晋升、对其竞争者设置较高进入壁垒、追求其进入成本费用的在职消费等目的。
2.2.1.2 为公司上市和发行新股配股准备
企业上市的直接动机大都为了从社会中直接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我国《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要求是公司成立时必须在三年以上,而且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并且公司预期利润率大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同时再有相关额度、规模控制政策的要求,导致上市资格变成了一种紧缺资源,使得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上市资格供不应求现象。即使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严格划定了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但仍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寄希望于通过利润操纵的方法来掩饰财务报告的不足,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费尽心机的骗取上市资格。
2.2.1.3 公司利益最大化
许多公司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到上市之后的投资关注热点,而股票市场将给公司提供了如此一个完美舞台。上市公司不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努力希望向外界通报企业内部运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这么做不仅能够提高股价,寻求市场价值最大化,而且还可以为公司树立优秀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赛中立于有利地位。然而假如公司在上市之后业绩欠佳乃至亏本,公司股票就会步入“垃圾股”的行列,辛苦建立的公司形象随即轰然倒塌。更重要的是,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执行了“特别处理”和“摘牌”系统,无疑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上市公司在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公司摆脱困境的情况下,相关的利益者必然会寻求操纵利润来扭转不利局面。
2.2.2利润操纵的外在动机
2.2.2.1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信息是充裕的,每个投身市场买卖活动的主体都享有齐全完整信息。然而经济学上所界定的严格条件的纯粹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在现实市场中实现,有效的信息垄断在少部分人手中,居然大多数交易参与者很难掌中这类高效信息。具体到公司的财务信息,对于公司内、外部人员,财务信息的分布不是对称的,公司管理者是财务信息的垄断者,具有完全信息,而外部利益个人获得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严重妨碍了一种会计信息质量。现代经济发展中,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引起的道德风险引发了严重问题,譬如上市公司在成功筹资后从事高风险活动,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爆发利益冲突,甚至公司高层与外部中介相互勾结,操纵利润,伎俩大胆,所涉金额惊人,构成犯罪,严重侵害投资者利益,导致股市持续低迷,最终影响股票市场的崩盘。上市公司也难逃厄运,形成两败俱伤的狼狈局势。除此之外,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也对利润操纵有重要影响。企业经营活动范围的扩大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社会、法律和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化,导致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畴。上市公司针对同一会计事项可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来美化公司财务报告,譬如: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资产减值的计提等。这类选择虽然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然而选取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最合适完全取决于客观情况和管理层对其合理性的判断,因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模糊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上为利润操纵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和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