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寻求上市。但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出现严重问题的行为发生,不止对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造成了负面的干扰和影响,同时也严重地危害到了股票市场的良性运营。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为国家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产品。中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农业的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四。因此农业上市公司能否正常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考虑上述两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选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10-2014年间农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为样本,以资产收益率和经济附加值作为因变量,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核等级作为自变量,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公司结构和成长能力作为控制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愈高的公司,其经营绩效也愈佳。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 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3
(三)小结 4
三、研究设计 4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
(二)研究假设 4
(三)研究变量的选取 4
1、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测量4
2、企业经营绩效水平的测量4
(四)研究模型 5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6
(二)变量间相关检验 6
(三)多元回归分析 7
五、研究结论 7
致谢8参考文献9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引言
对于财务会计的目标的讨论,学术界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意见。相比较于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更强调会计信息对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负责。股票市场上,主要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是广大的投资人,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们需要利用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做出相关的投资决策。从这个角度而言,上市公司每年所披露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及附注等文件所披露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与否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尤为重要。
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的产业部门,尽管进入21世纪,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较小,但我们对于农业的发展依旧不可忽视。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有与农业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2006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一税种的重大改革,农业税自该日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这一概念,其创新重点包括稳定并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最近几年还陆续在多地推行“四补贴、四减免”等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相关政策。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当前阶段我国农业发展先进水平的代表性组织形式,在推动农业产品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问题逐渐暴露并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亦不乏农业上市公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农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引起的。农业作为传统行业,其生产周期长,且易于遭受各种外界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自然环境因素及其他相关自然灾害,对农业的生产情况的影响尤为突出,从而使得农业行业的上市公司较之其他企业有着更大的经营上的风险,经济效益难以确定,故农业公司常常成为财务造假事件的“重点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的蓝田股份、银广夏,到近年来的新大地、绿大地,虚增相关资产、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平滑利润,伪造会计信息的事例时有发生。这一系列事件对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的市场形象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经济损失,从而不利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乃至于整个股票证券市场的运营。
因此,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加以关注,并将其与企业的经营绩效联系探讨是否具有相关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及实际意义。通过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对农业这一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和执行上的规范,不仅有利于农业上市企业的持续发展,更是使得证券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Desa和Singhvi(1971)的研究表明,规模较小、盈利水平较低、经整体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同时较差。[1]
Majluf和Myers(1984)通过研究认为信息使用者掌握越多的信息甚至可能和提供者一样多,公司出售和发行股票、债券的成本就会越低,同时这也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并降低企业外部投资者的投资风险。[2]
Beeker(1992)、Flood(1995)、Hara(1999)等多名学者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市场有效性和会计信息透明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提出建议:只有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得到增强,市场的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提高 。[3]
Saksena(2001)研究表明,存在舞弊行为的公司与诚信经营的企业比较而言业绩水平也较之更差,同时更容易遭受破产的财务危机。[4]
Patel和Dallas (2002)对S&P500指数的样本公司信息披露进行评分后得出:公司信息的透明度越高,其系统性风险越低;评分结果分数较高的公司,其市值与账面价值之比也较高。[5]
CHAN(2004)通过对目前现有的利润操纵行为对未来收益是否具有影响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企业存在操纵利润的行为时,每增加1美元的虚假当前收益,则未来实际的真实收益会缩减0.046至0.096美元;同时,在以后的25年内,仅有约20%的企业经营收益会出现逆转。这即表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对其经营绩效是有一定影响作用的,并且这种作用是持续而非暂时的,从而证明了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6]
Lopes(2011)选取了欧洲17个国家的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异常收益情况和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一个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研究发现,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其异常收益相较于其他企业有所增加,即该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较低,同时,其绩效水平也呈现出不真实的上升态势,反之亦然。[7]
Satha Waroonkun(2011)从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因素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较高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较容易存活下来;同时信息透明度较高的企业,其会计信息的价值价值也往往越高,进一步其企业绩效也往往越高。[8]
Aukkaradej Chaveerug(2013)以会计信息的参考质量、会计信息透明度、会计信息价值等因素作为媒介,研究信息治理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证明,企业信息治理方面的技术水平越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信息治理技术是现在会计信息电子化趋势下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该结论可以间接证明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其经营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8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