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不断出台一些与房地产相关的政策,以刺激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住房改革、土体使用制度改革等。全国的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积极响应支持,改善了地方经济和就业问题。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将房地产行业推上了空前的繁盛,也对国民GDP直接和间接的产生影响。在2003年,国家颁布政策将房地产行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行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该行业还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例如建筑业、钢铁工业、银行等金融服务行业都与其息息相关。但其实相比国外来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晚,整个市场还处于不断修整改善的阶段,在这期间也发现整个行业存在的一些弊端。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企业资本结构,有些企业则会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断的抬高财务杠杆。为保证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国内外学者就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将以1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以EVA值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且就企业的负债结构、股权结构及公司规模提出了五种假设。在最终研究结果中表明,相对分散的股权集中度和较低资产负债率会更有利于企业绩效的发展,流动负债率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至于流通股比例对企业绩效不产生影响,也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为房地产企业的治理上提供一些参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2
(二)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3
三、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绩效现状 3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基本情况 3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4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发展现状 4
四、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
(二)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5
1.变量定义 5
2.研究假设 5
(三)描述统计与模型设定 6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
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7
3. 模型假设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四)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8
五、研究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引言
引言
一直以来,关于资本结构的问题都是国内外学者争相探讨的热点课题,寻找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也是各大企业一直在探索的方向。美国经济学教授Miller和Modigliani(1958)[1]提出的MM理论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使之后的学者得以不断地拓宽MM理论的假设条件,引入更多的影响要素,通过不同的角度分别各自创立了新的资本结构理论。正因角度不同,大家都各持己见,所以目前针对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需要大家更加全面积极的探讨和思索。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在早些年就已经被国家确立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而房地产与其他行业也有较强的关联性,比如一些建筑业、工业和银行业等,在无形中对其他产业产生影响,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些年来,国际的经济形式并不是很乐观,但中国经济依旧还是相对保持着一个低速发展,显然这与房企的稳健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目前全国房价的不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侧面体现出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避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势头过猛,国家也时不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让其降降温。但近两三年来,似乎房地产企业的热度并没有特别高涨,甚至有些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存在滞销的情况,这也说明房地产企业需要开始调整自己步调,适应社会发展。
由于房地产企业对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房地产行业尚存在一些波动,有很多房地产行业选择抬高财务杠杆系数来获取眼前的利益,即较高负债率会带来一定的税负效应,降低了加权平均成。但是从长期来看未必对企业发展有帮助,反而在无形中会增加了企业的破产成本和财务风险。其次,现在房地产行业有许多企业出现了“一股独大”的现状,尤其是在一些上市公司,公司的很多经营决策都取决于少数人,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了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因此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经营方针来取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这也是各大企业的首要目标。为了改善企业当前的现状,若本文以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对房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希望能够为各大企业提供参考。从中得出了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流动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流通股比例则与企业绩效无关。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1.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Brennan和Schwartz(1978)[2]二人共同验证了权衡理论,根据权衡理论,他们提出了企业通过代理成本、破产成本以及税收成本来提高企业绩效,这些企业会更倾向于提高财务杠杆比率来获取更好的绩效,其主要原因在于:①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加,企业的破产成本则会下降,企业偿还利息的压力下降,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争取到更多的债务融资;②抬高的财务杠杆比率会带来相对较高的利息支出,企业则通过税前大量的利息支出以达到税盾效应,从而使企业的绩效提高,但接踵而来的则会是更多的债务融资。因此可以得出公司财务杠杆率越高,企业的绩效也将越高。除了他二人之外,Frank和Goyal(2003)[3]也验证企业绩效与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关系,为避免出现数据缺失而造成实证结果的偏差,在对美国非金融类的公司从1950至2000年间近20万的庞大数据库进行研究时,运用了多重插补法以弥补数据造成的偏差,最终的研究结果表示,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而Harris 和Raviv(1988)[4]就企业的股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研究中发现,企业的股票价格与公司的负债融资关系甚密,经过相关实证分析得出,企业的股票价格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Kapopoulos(2007)[5]也就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言论,通过对希腊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助于企业的绩效提高。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部分学者则提出一些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企业在抬高财务杠杆系数的同时也将面对较高的财务风险和破产成本,即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反向变动。比如Myers和Mujluf(1984)[6]在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中,将企业盈利能力作为企业未来绩效的指标。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在面对融资问题时应优先考虑企业的内部资金,不应一昧的依靠外部资金,若在选择外部资金是也应优先选择债务融资,过高借款则会体现出企业不良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的负债比率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以及Titman和Wessels(1985)[7]在以美国制造业作为样本研究中,通过469家上市公司19721982年的数据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一般负债比率较高。从股权结构来看,Habib(1997)[8]从股权集中度出发,在研究中发现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因为分散的股权会降低违约的发生,使得股东更加全心全意地为公司未来而努力。Vcra(2007)[9]利用面板数据对企业绩效和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反而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了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