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价值及转换时机研究
可转换债券是即有一般的债权,又包含众多期权选项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债券类型。复杂的转换条款使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更为繁复。因此,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分析和转换优化策略分析一直是可转换债券定价复杂性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将可转债模型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可转债价值确定的方法中,在充分考虑了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中国金融市场特点的可转债定价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合理估计,计算和研究了我国可转债的合理的市场价格。此外,本文还从理论上分析最优赎回策略和投资者的最优转换策略的影响因素的问题,如可转换债券利息的条款,赎回期公告,赎回的限制。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可转换债券利益主体最佳的策略有很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可转债条款的研究有利于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确定和条款的设计。简言之,对可转债模型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的模拟可转债价值的变动,还可以为实际的决策投资提供依据。关键词:可转换债券;赎回条款;转股价格目录
0 引言 1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 3
2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及理论成果 3
2.1 可转换债券的特性 3
2.2 可转换债券集资优势 4
2.3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影响因素 5
2.4 中国可转换债券发行目的研究 5
2.5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缺陷剖析 6
3 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8
3.1 可转债定价中的重要假设 8
3.2 中国可转债参数估计 10
4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转换时机的选择 11
4.1 赎回条款 11
4.2 没有赎回条款持有者的最佳策略 11
4.3 赎回条款对可转换债券利益主体最佳策略的影响 12
4.3.1 赎回公告期的影响 12
4.3.2 赎回约束的影响 12
5 案例分析 13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转换时机研究
0 引言
众所周知,事物能出现并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4.3 赎回条款对可转换债券利益主体最佳策略的影响 12
4.3.1 赎回公告期的影响 12
4.3.2 赎回约束的影响 12
5 案例分析 13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转换时机研究
0 引言
众所周知,事物能出现并发展是因为它有使用价值,所以,一门学科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理论并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应用和检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留真的目的。19世纪以来,债券、股票市场蓬勃发展,可转换债券也在这段时间应用而生。随后学者们为了使可转债更好地服务于金融市场,满足发展需要而逐渐开始利用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研究这种新型的融资工具。一般情况下,可转换债券都附加了一定的转换条件。通常转换条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转债的利益主体双方以转股的价格把可转债转换成公司股份的条件。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后,公司资本就会相应的增加,投资人也因持有股票而成为公司股东。这里的转股是指投资者在约定的期限把手里的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当然,有的投资人也会选择在规定的转股日之前一直持有可转债而不进行转股。但是,一部分可转债附有强制赎回条款的约定,即当约定条件出现时,发行人可以选择购回全部的可转债,若将来转股的价格升高,发行人的损失就会减少,这就为发行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投资者和发行公司在行使各自的期权时存在着复杂的博弈过程,这就决定了可转债定价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可转债所含期权是结构复杂的奇异期权,无法得到解析解,因此只能用数值方法求解。2.转股权属于美式期权,难以直接使用蒙特卡罗模拟。3.可转债所含期权有三项是路径依赖期权,难以使用二叉数、三叉数和有限差分法。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外尚未有人对中国可转债进行精确定价。可转债定价和转换是可转债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可转债的研究必将使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更趋于合理,进而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1843年出现到现在,可转债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风风雨雨了。第一张可转债诞生在美国。可转换债券具备股权、期权和债权这三种特性,特性之间转换很灵活、方便。这种转换的灵活性使可转债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质的飞跃,现已成长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主流的融资、投资工具。中国对可转债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年来,国内学者才逐渐开始了对其定价的研究。从目前来看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还远不及股票市场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可转债必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大放异彩。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是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可转债的价值特征非常复杂,所以投资者不能准确地理解它的价值,很难做出投资决策,最终影响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激发可转债的发展潜力,就必须对可转债的定价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果能对可转债准确定价,就可避免可转债利益主体因对可转债价值估计错误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另外,对可转债的准确定价即利于发行公司合理条款的设定,又利于公司正确进行融资决策,从而充分发挥可转债的功能特质。综上所述,可转债定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近年来,可转债在资本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可转债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可转债既包含有固定收益的债券的特性,又包含股票的特性,对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有着良好的风险规避功能,是金融市场上融资和投资的重要互补工具[]。下面将对国内外的可转债研究进行阐述和比较。对可转换债券有比较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的是欧美国家,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公司资本组成、财务战略、违约危机、生命周期、评估模型等,这些大多致力于模型的评估和对赎回权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比较多。到现在为止,解析求解方法、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这三种方法比较常用。实际上,可转债定价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的一些方法的准确性有待考究。
发行者和投资者都是因想获利而进行发行和投资,因此,发行者和投资者都必须将对方可能做出的决策考虑在内。最近有研究证明如在在赎回条款中规定赎回公告期,那该公告对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有明显的影响。对于转换期限固定的可转债,bulle认为,发行人会延迟赎回可转债,而且延迟的程度与公告期长度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变化趋势上是同向变化的关系。Bulle的理论也有缺陷,他认为普通债券的价值与转股价值之和就是可转债的价值,转换的债券也必须是已到期的。拉尤和克罗克经过计算后发现最佳赎回策略与公告期长度有很密切的关系。Liao、Huang运用了最优停时理论,研究了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相互之间的联系。然而他们的研究有一些限制条件存在,例如用来研究的债券是永生的;支付的利息额和股东的分配利益有限制;持有者选择在转换期限的最后一天进行转换等。除了赎回公告期,软赎回约束,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这些因素外,向股东支付的股利等其它因素也会对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造成影响。Sirb和Shreveb把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间相互预期和较量的行为看成是力量相当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博弈。他们的理论中公司的价值是目标资产,可转债没有期限,然后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计算可转债的价值,并分析了可转债了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另外也对支付的利息额和股利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在中国,可转债刚刚诞生,还未壮大成熟,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定价分析中还没有考虑可转债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单单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比如执行赎回权,即在回购的压力下开始采取行动调整转股的价格。中国学者中林海和郑震龙也对可转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发行人的最优决策研究,他们的研究得到了许多重要结论,为本文对可转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
本文在已有推论的基础上设立中国可转债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估
0 引言 1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 3
2 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及理论成果 3
2.1 可转换债券的特性 3
2.2 可转换债券集资优势 4
2.3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影响因素 5
2.4 中国可转换债券发行目的研究 5
2.5 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缺陷剖析 6
3 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 8
3.1 可转债定价中的重要假设 8
3.2 中国可转债参数估计 10
4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时机、转换时机的选择 11
4.1 赎回条款 11
4.2 没有赎回条款持有者的最佳策略 11
4.3 赎回条款对可转换债券利益主体最佳策略的影响 12
4.3.1 赎回公告期的影响 12
4.3.2 赎回约束的影响 12
5 案例分析 13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转换时机研究
0 引言
众所周知,事物能出现并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4.3 赎回条款对可转换债券利益主体最佳策略的影响 12
4.3.1 赎回公告期的影响 12
4.3.2 赎回约束的影响 12
5 案例分析 13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价值及转换时机研究
0 引言
众所周知,事物能出现并发展是因为它有使用价值,所以,一门学科要想有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理论并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应用和检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留真的目的。19世纪以来,债券、股票市场蓬勃发展,可转换债券也在这段时间应用而生。随后学者们为了使可转债更好地服务于金融市场,满足发展需要而逐渐开始利用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研究这种新型的融资工具。一般情况下,可转换债券都附加了一定的转换条件。通常转换条件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转债的利益主体双方以转股的价格把可转债转换成公司股份的条件。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后,公司资本就会相应的增加,投资人也因持有股票而成为公司股东。这里的转股是指投资者在约定的期限把手里的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当然,有的投资人也会选择在规定的转股日之前一直持有可转债而不进行转股。但是,一部分可转债附有强制赎回条款的约定,即当约定条件出现时,发行人可以选择购回全部的可转债,若将来转股的价格升高,发行人的损失就会减少,这就为发行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投资者和发行公司在行使各自的期权时存在着复杂的博弈过程,这就决定了可转债定价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可转债所含期权是结构复杂的奇异期权,无法得到解析解,因此只能用数值方法求解。2.转股权属于美式期权,难以直接使用蒙特卡罗模拟。3.可转债所含期权有三项是路径依赖期权,难以使用二叉数、三叉数和有限差分法。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外尚未有人对中国可转债进行精确定价。可转债定价和转换是可转债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可转债的研究必将使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更趋于合理,进而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1843年出现到现在,可转债已经经历了150多年的风风雨雨了。第一张可转债诞生在美国。可转换债券具备股权、期权和债权这三种特性,特性之间转换很灵活、方便。这种转换的灵活性使可转债市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质的飞跃,现已成长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主流的融资、投资工具。中国对可转债研究起步比较晚,近年来,国内学者才逐渐开始了对其定价的研究。从目前来看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还远不及股票市场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可转债必将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大放异彩。可转换债券的定价问题是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可转债的价值特征非常复杂,所以投资者不能准确地理解它的价值,很难做出投资决策,最终影响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激发可转债的发展潜力,就必须对可转债的定价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果能对可转债准确定价,就可避免可转债利益主体因对可转债价值估计错误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另外,对可转债的准确定价即利于发行公司合理条款的设定,又利于公司正确进行融资决策,从而充分发挥可转债的功能特质。综上所述,可转债定价有很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近年来,可转债在资本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可转债的研究也日益增加,可转债既包含有固定收益的债券的特性,又包含股票的特性,对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有着良好的风险规避功能,是金融市场上融资和投资的重要互补工具[]。下面将对国内外的可转债研究进行阐述和比较。对可转换债券有比较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的是欧美国家,研究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公司资本组成、财务战略、违约危机、生命周期、评估模型等,这些大多致力于模型的评估和对赎回权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比较多。到现在为止,解析求解方法、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分析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这三种方法比较常用。实际上,可转债定价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的一些方法的准确性有待考究。
发行者和投资者都是因想获利而进行发行和投资,因此,发行者和投资者都必须将对方可能做出的决策考虑在内。最近有研究证明如在在赎回条款中规定赎回公告期,那该公告对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有明显的影响。对于转换期限固定的可转债,bulle认为,发行人会延迟赎回可转债,而且延迟的程度与公告期长度有密切的联系,它们在变化趋势上是同向变化的关系。Bulle的理论也有缺陷,他认为普通债券的价值与转股价值之和就是可转债的价值,转换的债券也必须是已到期的。拉尤和克罗克经过计算后发现最佳赎回策略与公告期长度有很密切的关系。Liao、Huang运用了最优停时理论,研究了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相互之间的联系。然而他们的研究有一些限制条件存在,例如用来研究的债券是永生的;支付的利息额和股东的分配利益有限制;持有者选择在转换期限的最后一天进行转换等。除了赎回公告期,软赎回约束,股票价格的波动性这些因素外,向股东支付的股利等其它因素也会对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造成影响。Sirb和Shreveb把可转债利益主体双方间相互预期和较量的行为看成是力量相当的两个主体之间的博弈。他们的理论中公司的价值是目标资产,可转债没有期限,然后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计算可转债的价值,并分析了可转债了利益主体双方的最佳策略。另外也对支付的利息额和股利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在中国,可转债刚刚诞生,还未壮大成熟,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定价分析中还没有考虑可转债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单单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比如执行赎回权,即在回购的压力下开始采取行动调整转股的价格。中国学者中林海和郑震龙也对可转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发行人的最优决策研究,他们的研究得到了许多重要结论,为本文对可转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3 研究方法、内容、技术路线
本文在已有推论的基础上设立中国可转债定价模型,并进行了参数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