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供应链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1
2.1 供应链的概念 1
2.2 供应链成本管理及特点 2
3 我国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5
3.1 供应链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5
3.2 供应链节点企业尚未形成协同 6
3.3 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 6
3.4 供应链管理环节容易出现信息失真 7
3.5 缺乏合理的绩效与激励措施 7
3.6 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7
3.7 忽视环境成本管理 8
4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对策 8
4.1 营造一种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 8
4.2 建立横向一体化机制 9
4.3 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 9
4.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0
4.5 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0
4.6 成本管理方法的集成运用 11
4.7 提倡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信息爆炸的压力越来越大;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产品研发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大,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和劳务竞争越来越全球;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引起全球的关注;用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越来越焦灼,企业存在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品质、消减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困难。面对残酷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应变能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企业采用的成本管理模式为“纵向一体化” 模式,即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深加工甚至参与售后环节。然而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就暴露了致命的缺点。特别是在成本管理方面,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投入资金建立新的厂房或用于购入其他公司的股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资金到位后在企业建设阶段还要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并且在此期间企业并不能安排生产无法创造利益。这样就导致了全球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采“横向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只需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以此来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巨大的前期成本问题。该模式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经过分销商贯穿全部企业的“链”。由于相邻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把所有相邻企业以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这条链上的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所以企业都能受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取代。成本则是供应链最重要的性能。成本优化潜力只能通过管理整个供应链成本来实现。因此供应链管理方法成为企业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减低在供应链中成本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1]。
2 供应链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供应链的概念
举一个例子具体的说明什么是供应链。假定一个顾客去乐天玛特买一包方便面。供应链开始于顾客及其对方便面的需求。供应链的下一步是该顾客所选择光顾的乐天玛特超市—零售店。从乐天玛特所购买的方便面来自于它的库存库存的商品可能是有乐天玛特自营或者分销商提供而分销商的产品可能就是制造商(如统一、康师傅)提供。那么统一、康师傅从各种生产商处获得原材料(如面粉、油、蔬菜、包装材料)而这些供应商产品则由下游供应商提供。例如包装材料可能来自于顶正公司,顶正公司又从其他公司那儿获得包装物原材料从而形成一条供应链。
2000年在马士华的《供应链管理》一书里给供应链作了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这一定义是目前来说比较普遍接受的一种定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了解供应链的概念后供应链管理实质上就是在供应链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根究底就是人们在了解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制造和物流过程中每一个地方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合理的调控。
2.2 供应链成本管理及特点
2.2.1 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
传统的单个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概念是仅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以事前预定的控制目标在产品成本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偏差使实际成本的各项支出调控在合格范围之内目的就是把产品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这是一种只在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的管理方法。
供应链中成本管理概念就不是仅仅只考虑自身生产消耗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还要考虑的是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成本以及整条供应链中的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供应链中的全部成本进行研究分析调控,最后达到整个供应链成本优化的目的。其定义可拓宽成企业为实现期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制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管理的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的价值活动如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与此同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使实际成本限制在目标范围之内[3]。
2.2.2 供应链成本管理特点
成本管理理论起源于会计学中对“收入一成本=利润”理念的关注供应链成本管理则是在供应链整体思维的前提下的一种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供应链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整体效益。传统成本管理认为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完全一种负累他强调只有努力降低其成本才保证一定的利益所以其往往只着眼于企业内部片面考虑自身企业如何节约成本。供应链成本则不是面向单一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一体化流程过程的考虑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产品消费者其间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成本控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供应链成本管理不仅仅关注自身利益而且要重视整体效益不仅每一个节点企业要自觉控制供应链成本还尽可能的督促同一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控制供应链成本把全局思想注入成本管理以此来形成并保持长期成本优势[4]。
2)合理调控存货水平。供应链成本管理认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合理的调控存货水平,使存货水平保持在既不损害客户的必要服务,又不会导致企业因积压保存过多存货而增加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利用成本加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发挥天生成本就具有的能动作用。
3)需求拉动型的模式。和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模式不一样,供应链成本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模式。需求拉动型,即在市场需求下组织生产,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经济活动适时适地适量的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仓储费用、存货资金占用率以及时间成本和存货损失。它将顾客所需要的以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调整控制现金流,最终达到调控资金成本。张瑞敏称市场经济为订单经济,就是通过建立ERP、CRM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设计更具弹性的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经营的向导。需求拉动生产,即有市场需求才组织生产,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适时适地适量,从而减少存货资金占用费用、仓储费用以及存货损失和价值损失。
1 引言 1
2 供应链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1
2.1 供应链的概念 1
2.2 供应链成本管理及特点 2
3 我国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5
3.1 供应链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5
3.2 供应链节点企业尚未形成协同 6
3.3 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 6
3.4 供应链管理环节容易出现信息失真 7
3.5 缺乏合理的绩效与激励措施 7
3.6 供应链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 7
3.7 忽视环境成本管理 8
4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对策 8
4.1 营造一种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 8
4.2 建立横向一体化机制 9
4.3 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 9
4.4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0
4.5 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10
4.6 成本管理方法的集成运用 11
4.7 提倡绿色供应链成本管理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信息爆炸的压力越来越大;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产品研发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大,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和劳务竞争越来越全球;可持续化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引起全球的关注;用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越来越焦灼,企业存在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品质、消减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困难。面对残酷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具有强有力的应变能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企业采用的成本管理模式为“纵向一体化” 模式,即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深加工甚至参与售后环节。然而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就暴露了致命的缺点。特别是在成本管理方面,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投入资金建立新的厂房或用于购入其他公司的股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资金到位后在企业建设阶段还要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并且在此期间企业并不能安排生产无法创造利益。这样就导致了全球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采“横向一体化”模式,即企业只需抓住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以此来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巨大的前期成本问题。该模式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经过分销商贯穿全部企业的“链”。由于相邻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和供应的关系把所有相邻企业以此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这条链上的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才有可能使链上所以企业都能受益。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被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取代。成本则是供应链最重要的性能。成本优化潜力只能通过管理整个供应链成本来实现。因此供应链管理方法成为企业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如何减低在供应链中成本问题就成为了重中之重[1]。
2 供应链成本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供应链的概念
举一个例子具体的说明什么是供应链。假定一个顾客去乐天玛特买一包方便面。供应链开始于顾客及其对方便面的需求。供应链的下一步是该顾客所选择光顾的乐天玛特超市—零售店。从乐天玛特所购买的方便面来自于它的库存库存的商品可能是有乐天玛特自营或者分销商提供而分销商的产品可能就是制造商(如统一、康师傅)提供。那么统一、康师傅从各种生产商处获得原材料(如面粉、油、蔬菜、包装材料)而这些供应商产品则由下游供应商提供。例如包装材料可能来自于顶正公司,顶正公司又从其他公司那儿获得包装物原材料从而形成一条供应链。
2000年在马士华的《供应链管理》一书里给供应链作了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这一定义是目前来说比较普遍接受的一种定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了解供应链的概念后供应链管理实质上就是在供应链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追根究底就是人们在了解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制造和物流过程中每一个地方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合理的调控。
2.2 供应链成本管理及特点
2.2.1 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
传统的单个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概念是仅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以事前预定的控制目标在产品成本生产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监督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偏差使实际成本的各项支出调控在合格范围之内目的就是把产品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这是一种只在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的管理方法。
供应链中成本管理概念就不是仅仅只考虑自身生产消耗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还要考虑的是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成本以及整条供应链中的成本。供应链成本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供应链中的全部成本进行研究分析调控,最后达到整个供应链成本优化的目的。其定义可拓宽成企业为实现期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制胜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管理的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及上下游关联企业的价值活动如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与此同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偏差使实际成本限制在目标范围之内[3]。
2.2.2 供应链成本管理特点
成本管理理论起源于会计学中对“收入一成本=利润”理念的关注供应链成本管理则是在供应链整体思维的前提下的一种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供应链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整体效益。传统成本管理认为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完全一种负累他强调只有努力降低其成本才保证一定的利益所以其往往只着眼于企业内部片面考虑自身企业如何节约成本。供应链成本则不是面向单一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一体化流程过程的考虑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产品消费者其间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成本控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供应链成本管理不仅仅关注自身利益而且要重视整体效益不仅每一个节点企业要自觉控制供应链成本还尽可能的督促同一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控制供应链成本把全局思想注入成本管理以此来形成并保持长期成本优势[4]。
2)合理调控存货水平。供应链成本管理认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合理的调控存货水平,使存货水平保持在既不损害客户的必要服务,又不会导致企业因积压保存过多存货而增加成本,管理的核心在于利用成本加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发挥天生成本就具有的能动作用。
3)需求拉动型的模式。和传统的成本管理的模式不一样,供应链成本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模式。需求拉动型,即在市场需求下组织生产,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经济活动适时适地适量的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仓储费用、存货资金占用率以及时间成本和存货损失。它将顾客所需要的以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调整控制现金流,最终达到调控资金成本。张瑞敏称市场经济为订单经济,就是通过建立ERP、CRM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设计更具弹性的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经营的向导。需求拉动生产,即有市场需求才组织生产,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适时适地适量,从而减少存货资金占用费用、仓储费用以及存货损失和价值损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