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动机研究

创业板公司处于发展初期,公司结构不稳定,盈利模式不完善,存在募集资金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的三大现象,高管很可能在解禁后进行减持获利。然而,此时高管的减持很有可能会造成创业板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危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高官的减持动机,找到减持的实质,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很有意义。文献表明影响高管减持的因素主要有控制权、宏观经济、股价估值与财务绩效。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提出高管减持动机的假设,而后利用现有数据进一步研究,来证明假设的正确性。最终的结果较好的验证了所提出的研究假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内部人交易2
1.国内研究2
2.国外研究2
(二)高管持股2
1.国内研究2
2.国外研究3
(三)高管减持3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
(一)理论分析3
1.委托代理理论3
2.信息不对称理论4
(二)研究假设4
1.公司股权结构4
2.宏观经济状况4
3.企业估值水平5
4.公司财务因素5
三、研究设计5
(一)变量选择5
1.被解释变量5
2.解释变量6
3.控制变量6
(二)数据收集6
(三)模型构建7
四、实证研究分析与结果7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7
(二)减持动机计量分析结果及说明8
1.减持动机计量分析8
2.稳健性检验与说明8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9
(一)结论9
(二)政策建议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表1 PEARSON 相关系数矩阵7
表2 VIF值7
表3描述性统计分析8
表4 基于OLS的模型估计结果8
表5 R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OA 替换ROE后的模型估计结果9
表6 ER替换DTAR后的模型估计结果9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动机研究
引言
自2010年11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限售解禁以来,频繁出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大规模减持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管减持规模也在增大。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到2016年12月30日为止的62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359家发生过高管减持,金额累计达613.23亿元。然而,在此期间内,高管增持却很少发生。虽然有107家公司发生过高管增持,但金额累计只有55.34亿元。
自从我国股份全面流通改革实施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运营的制度基础发生了变化,高管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减持获利,然而大规模的高管减持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大规模的减持是正常现象吗?是哪些原因导致创业板高管的减持的?这些原因是怎样影响创业板高管的减持行为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大规模的高管减持?
本文以发生高管减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文献综述
(一)内部人交易
1.国外研究
国外很早就有研究表示,公司高管的减持是内部人交易的重要表现形式。Manne(1966)的《内部人交易与股票市场》为内部人交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认为内部人交易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以往很多的研究也表明,内部人交易在很多方面对股票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Schotland(1967)的研究认为,内部人买入股票后市场反应很快,但卖出股票时市场反应却很慢。此后,有许多学者的将研究目光集中在内部人交易的信息优势上。Eyssell(1990)的研究认为内部人的职位越高,对股票的信息优势越明显,在信息到达市场前就更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利益。Aboody(2005)认为内部人与外部人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内部人所获得的收益与获取信息的多少密切相关,并且信息不对称性越强,其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同时,许多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内部人交易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例如,Bebehuk和Fershtman(1994)认为内部人交易有积极的影响。内部人交易可提高内部人工作的积极性,员工因自身同样可以获得收益,而以增加企业价值为重,会更加努力工作,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收益,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然而,Bagnoli与Khanna(1991)认为内部人交易有消极的影响。他们认为内部人因优先获得内部消息而从股票市场获益。然而,外部股票购买者因得不到与内部人相同的信息而遭受损失,这样会使股票市场有效性降低。
2.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内部人交易这方面的探索较少,基本上主要围绕内部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性获利而进行的研究。曾庆生(2007)主要研究了内部人交易的时机选择能力,他得出结论:在内部人必须持股六个月才能买卖股票的情况下,内部人购入股票与卖出股票相比,购入股票的获利更少。同时,他还得出结论,信息不对称性越高,得到的超额收益越多。以董事和经理举例,他们能够比监事和独立董事以更合适的时机进行增减持股票,因此他们获得的利益更多。汪娜(2015)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方法是对内部人交易前后的股票价格的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计算买入和卖出的超额收益。其结果是:即使当下我国有对内部人交易的各种管控手段,内部人仍然能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获取超额收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