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诸多如安然、科龙电器等财务舞弊案件吸引国内外学者加大对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的研究力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之间关系的认知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相关论及无关论。为考察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的关系,本文选取2013-2015年由“四大”和非“四大”审计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进行1:1配对,从会计稳健性和可控应计利润两个角度出发,对 “四大”和非“四大”的审计质量是否显著存在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四大”,“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意味着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支持相关论观点。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概念 2
(二)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相关论 2
(三)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无关论 3
(四)文献评述与研究机会 4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
(一)会计稳健性与审计师声誉 5
(二)可控应计利润与审计师声誉 5
四、研究设计 5
(一)选样标准 5
(二)审计质量的度量 5
(三)变量选择 6
(四)实证模型 7
五、实证分析与结果解释 8
(一)描述性统计 8
(二)相关性分析 8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9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的关系研究
引言
引言
2016年10月2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公示稿《2016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从公示稿中可以看出,国际“四大”(普华永道中天、德勤华永、安永华明、毕马威华振),2016年在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一、三、五、六名,对比上一年,基本没有变化。总体来看,国际“四大”在国内事务所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公示稿中的数据表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前百家事务所在2015年的总审计收入为465亿,而国际“四大”的审计收入占28%,但所有上市公司中仅有7%有“四大”审计。并且,根据中注协发布的统计数据,审计收费最高的10家上市公司所聘请的事务所均是“四大”,可见,在审计收费上,“四大”存在高度的审计费用溢价。
“四大”高昂的审计费用似乎表明上市公司普遍认为审计师声誉高的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普遍高于审计师声誉低的事务所。然而,自2000年以来,国外如安然、世界通信,国内如银广夏、科龙电器、万福生科等财务造假案件层出不穷,每一件舞弊案都会牵涉到参与其中的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包括鲜为人知的小所,也包括享誉盛名的“四大”,这不由使人们担心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也开始怀疑“四大”是否真的值得信赖?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拟借鉴相关文献对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的关系研究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2015年由“四大”和非“四大”审计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进行1:1配对,从会计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两个角度出发,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四大”和非“四大”的审计质量是否显著存在差异,以此来确定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之间是否显著相关,以期望为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证据。
二、文献综述
研究现有文献发现,学术界对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之间的关系持两种不同的态度:(1)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相关论;(2)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无关论。
(一)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声誉的概念
Watts和Zimmerman (1983)指出由于所有者和经理之间、不同等级的证券持有者之间存在的潜在的利益冲突,审计服务被视为监管公司行为的工具。而审计服务比较特别,客户很难对其质量做出评估,此时,人们更加倾向于在评价审计质量时将其与审计师声誉联系在一起。
Linda Elizabeth DeANGELO(1981)将审计质量定义为:指定客户公司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审计师发现出来并报告的概率。审计师声誉的定义则比较抽象,王帆和张龙平(2012)将其解释为利益相关者对审计师维护投资者利益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整体评价。
(二)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相关论
支持审计质量和审计师声誉相关论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审计师声誉越高,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也越高,这其中尤其以国际“四大”为代表。经验表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公司管理层似乎对“四大”情有独钟,认为“四大”的品牌声誉代表着优越的审计质量,也代表着更多的额外收益,足以弥补其选择“四大”而承担的审计溢价。
Linda Elizabeth DeANGELO于1981年针对当时存在的审计质量和审计规模相关和无关两种观点进行辨析。他指出现任审计师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双边垄断,即一旦关系终止,任何一方的成本都将增加,因此现任审计师在对客户的违规行为进行报告时缺少激励。但是对于客户数量众多(即规模较大)的审计师来说,他们为了保留更多的客户,隐瞒客户的违规行为的动机将大大减少,即审计师表现不规范的激励减少,审计质量提高。
在安达信的倒闭的背景下,Jan Barton(2005)选择2001由安达信年审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这些公司在安达信会计丑闻后选择的新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特点。通过建立新审计师的选择模型,作者认为在安达信倒闭后,在资本市场知名度更大的客户更倾向于更换一个更加著名的审计师,以此来提高审计质量,恢复因安达信会计丑闻而受损的公司声誉,即更著名的审计师意味着更高的审计质量。
Ferdinand A Gul、JeongBon Kim和 Annie A. Qiu(2010)选择19962003八年间中国香港交易所和沪深交易所的114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和股票价格的同步性进行回归,得出结论:公司请国际“四大”作为审计师代表更低的股价同步性,表明“四大”在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行度,向市场传播可靠的公司特有的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高声誉的审计师可能“强迫”他们的客户更加及时地披露更详细、质量更高、更加特定的公司信息,为主要股东带来更好的保护。
侯婧(2014)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按前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将会计师事务所分为“十大”和“非十大”,来衡量审计师声誉。并利用可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替代审计质量,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审计师声誉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