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20200105141730]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成份日趋多元化,资金渠道不断扩展,经济活动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新情形、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工作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会计监督逐渐弱化,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国家监督不到位及社会监督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会计监督普遍弱化。遏制会计监督弱化,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国家监督力度以及加强社会监督。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监督,治理措施,实证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1.1 会计监督的概念 1
1.2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2
1.3 会计监督弱化的治理措施 3
2 会计监督概述 4
2.1 会计监督基本概念 4
2.2 会计监督的意义及必要性 6
2.3 会计监督的现状 8
3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 8
3.1 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8
3.2 监督权力受到限制,会计监督软弱无力 9
3.3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于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 10
3.4 政府监督方面 10
3.5 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和约束乏力 10
3.6 利益的驱动,弱化了会计监督的作用 11
3.7 法律处罚力度不够 11
4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治理措施 12
4.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12
4.2 提高会计人员专业化理财水平 13
4.3 强调国家监督作用 14
4.4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 14
4.5 消除腐败,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 14
4.6 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会计监督是公司运行管理和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21世纪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会计波及的层面逐渐增大,所涉及的业务也越来越难以处理,人们更加注意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快捷、有效,有质量。企业会计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采取恰当的措施让会计监督变得有效。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以及会计工作秩序的整顿都与会计监督密切相关。
会计监督能力的低下,很大层面上是和不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会计制度以及不到位的国家监督、不规范的社会监督息息相关的。为了减小这些方面的影响,以上的每个因素都要合理控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行业的逐渐兴起,都加快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向前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以来,社会监督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这三大监督体系在会计监督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另外,由于经济体制在慢慢改革深入,企业经济成份多样化,这也导致了诸多会计工作方面的问题越积越多,违反法律道德要求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对社会秩序和我国的调控都有着负面影响。
要想规避以上影响因素,增加会计信息的准确率,企业就必须不断的狠抓会计监督,使之与良好的社会风气相适应。
一直以来,研究会计监督这个问题的学者都不在少数,他们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列示一些典型的文献:
1.1 会计监督的概念
徐林(2012)中指出:企业会计监督,由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组成,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企业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工作。作者是根据当下一些企业的会计监督体制,得出的针对措施。
门志平(2011)中指出: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监督在社会经济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会计做账以及管理层面的是否真实,合乎法律是会计监督的首要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得保证企业的财产或隐性资产完整,促进经济交流,使得企业利益最优化。
王永梅(2012)中指出: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好会计监督,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经济财经秩序,对合理的会计制度的建立,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都有着很好的意义。当下,最令会计方面困扰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健全有效的监督体制,防患未然,是对社会的一个交代。
梁红俊(2014)中指出:会计监督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眼下,为了确保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可靠性,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维护社会大众拥有者的利益,会计监督的体制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它也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一环,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不可分。
黎明(2011)在明确了会计监督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对会计监督进行理论评述,通过对会计监督现状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途径和对策。通过目前混乱的会计工作秩序、泛滥成灾的虚假会计信息可
知,会计监督弱化的程度,深入剖析其弱化原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会计监督,是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当务之急。
1.2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莫燕萍(2015)中指出: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今天,随着企业的独立经营的自足性能的增强,企业的相关利益者越发关注企业的发展与变化,会计的监督功能越发受到重视。会计监督是否到位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节点。因此,为了实现对企业经营者权责的合法约束,达到企业利益相关者对自身利益的保全目的,就必须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履行强有力的会计监督。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会计监督却屡屡被弱化。
王耀斌(2013)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工作日益显现它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社会公众对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会计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是,会计监督成效不很明显,甚至出现了会计监督弱化、管理松懈的现象,造成了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施博文(2013)中指出:在我国的企业中,中小企业财务监督是企业内部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按照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企业的中小企业财务工作很难高效的执行其监督管理职能,使得企业中小企业财务将爱难关表现出不利的一面。
周利娟(2014)中指出: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会计,其监督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资金安全和后续能否健康发展问题。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监督弱化现象比较普遍,给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值得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作者着重分析了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力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李静(2013)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逐步减弱了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会计工作上突出表现为一些企业受其局部利益的驱动,弄虚作假,导致会计监督弱化,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和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成份日趋多元化,资金渠道不断扩展,经济活动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新情形、新问题层出不穷,会计工作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会计监督逐渐弱化,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为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已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会计法制建设不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国家监督不到位及社会监督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会计监督普遍弱化。遏制会计监督弱化,强化会计监督,必须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强化国家监督力度以及加强社会监督。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监督,治理措施,实证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1.1 会计监督的概念 1
1.2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2
1.3 会计监督弱化的治理措施 3
2 会计监督概述 4
2.1 会计监督基本概念 4
2.2 会计监督的意义及必要性 6
2.3 会计监督的现状 8
3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 8
3.1 股权结构的不合理,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8
3.2 监督权力受到限制,会计监督软弱无力 9
3.3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于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 10
3.4 政府监督方面 10
3.5 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和约束乏力 10
3.6 利益的驱动,弱化了会计监督的作用 11
3.7 法律处罚力度不够 11
4 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治理措施 12
4.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12
4.2 提高会计人员专业化理财水平 13
4.3 强调国家监督作用 14
4.4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 14
4.5 消除腐败,形成强大的监督网络 14
4.6 加大处罚力度,降低经营者的预期风险收益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1 引言
会计监督是公司运行管理和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
21世纪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会计波及的层面逐渐增大,所涉及的业务也越来越难以处理,人们更加注意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快捷、有效,有质量。企业会计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怎样采取恰当的措施让会计监督变得有效。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以及会计工作秩序的整顿都与会计监督密切相关。
会计监督能力的低下,很大层面上是和不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会计制度以及不到位的国家监督、不规范的社会监督息息相关的。为了减小这些方面的影响,以上的每个因素都要合理控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行业的逐渐兴起,都加快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向前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以来,社会监督体系也在逐步健全,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这三大监督体系在会计监督方面有着重大意义。
另外,由于经济体制在慢慢改革深入,企业经济成份多样化,这也导致了诸多会计工作方面的问题越积越多,违反法律道德要求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对社会秩序和我国的调控都有着负面影响。
要想规避以上影响因素,增加会计信息的准确率,企业就必须不断的狠抓会计监督,使之与良好的社会风气相适应。
一直以来,研究会计监督这个问题的学者都不在少数,他们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列示一些典型的文献:
1.1 会计监督的概念
徐林(2012)中指出:企业会计监督,由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组成,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企业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工作。作者是根据当下一些企业的会计监督体制,得出的针对措施。
门志平(2011)中指出: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监督在社会经济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会计做账以及管理层面的是否真实,合乎法律是会计监督的首要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得保证企业的财产或隐性资产完整,促进经济交流,使得企业利益最优化。
王永梅(2012)中指出: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可以分为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做好会计监督,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经济财经秩序,对合理的会计制度的建立,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都有着很好的意义。当下,最令会计方面困扰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健全有效的监督体制,防患未然,是对社会的一个交代。
梁红俊(2014)中指出:会计监督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眼下,为了确保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可靠性,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法规,维护社会大众拥有者的利益,会计监督的体制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它也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一环,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不可分。
黎明(2011)在明确了会计监督的内涵及构成的基础上,对会计监督进行理论评述,通过对会计监督现状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途径和对策。通过目前混乱的会计工作秩序、泛滥成灾的虚假会计信息可
知,会计监督弱化的程度,深入剖析其弱化原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会计监督,是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当务之急。
1.2 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莫燕萍(2015)中指出:在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今天,随着企业的独立经营的自足性能的增强,企业的相关利益者越发关注企业的发展与变化,会计的监督功能越发受到重视。会计监督是否到位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节点。因此,为了实现对企业经营者权责的合法约束,达到企业利益相关者对自身利益的保全目的,就必须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履行强有力的会计监督。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会计监督却屡屡被弱化。
王耀斌(2013)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监督工作日益显现它在经济中的重要性,社会公众对会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会计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是,会计监督成效不很明显,甚至出现了会计监督弱化、管理松懈的现象,造成了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施博文(2013)中指出:在我国的企业中,中小企业财务监督是企业内部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按照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企业的中小企业财务工作很难高效的执行其监督管理职能,使得企业中小企业财务将爱难关表现出不利的一面。
周利娟(2014)中指出: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会计,其监督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资金安全和后续能否健康发展问题。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监督弱化现象比较普遍,给企业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值得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作者着重分析了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力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李静(2013)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逐步减弱了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会计工作上突出表现为一些企业受其局部利益的驱动,弄虚作假,导致会计监督弱化,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和会计信息失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