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参与对组织管理绩效的影响
预算管理是企业广泛使用的管理控制手段,是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预算参与的影响效果及影响因素,中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并未达成共识,并且许多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引入中介变量预算态度和组织承诺,探讨了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预算参与对组织管理绩效具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预算态度和组织承诺对提升管理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预算参与和组织管理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目录
引言 1
1 文献综述 2
1.1 预算参与的原因研究 2
1.1.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2
1.1.2 我国学者研究综述 2
1.2 预算参与的后果研究 2
1.2.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2
1.2.2 我国学者研究综述 4
1.3 预算参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研究 4
1.4 文献评述 4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5
2.1 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的假设 5
2.2 预算参与与组织承诺、组织管理绩效的假设 5
2.3 预算参与与预算态度、组织管理绩效的假设 6
3 研究设计 6
3.1 问卷设计 6
3.1.1 预算参与量表 6
3.1.2 预算态度量表 6
3.1.3 组织承诺量表 6
3.1.4 管理绩效量表 7
3.2 变量选择 7
3.3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7
3.4 模型设计 7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7
4.1 基本情况分析 7
4.2 描述性分析 8
4.3 相关性分析 8
4.4 回归分析 9
5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建议 10
5.1 研究结论 10
5.2 研究局限性 10
5.3 建议 11
致谢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 11
附录:调查问卷 13
预算参与对组织管理绩效的影响
引言
引言:预算参与是预算执行者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指在分级管理条件下,允许和动员各级部门(岗位)管理者对本部门(岗位)的预算制定、执行、反馈等进行全面参与的行为过程(郑石桥,2008)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预算管理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方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我国对预算参与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预算参与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尽管我国企业实施的参与性预算在实践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适当提高预算指标的真实有效性、促进各个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态度和组织认同感被忽视,这种行为因素的忽视会如何影响组织管理绩效等。我国学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的研究非常有限。但如果管理人员忽视或错误处理类似问题,会极大地降低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使预算参与流于形式。因此,明白预算参与的作用机理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变量设计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预算参与对组织管理绩效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安徽省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行业企业的会计部门、生产部门、 销售部门的高管人员、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主要的研究目的旨在验证预算参与、预算态度、组织承诺及组织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预算参与的效果,试图为预算参与影响组织管理绩效的中间机制提供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企业具体实施预算参与提出了若干建议,文章所涉及的变量有预算态度、组织承诺、预算参与和组织管理绩效。
1 文献综述
1.1 预算参与的原因研究
1.1.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Shields 和Young (1993) 指出,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主要由主管上司掌握,而经理人则相对更了解工作本身的信息,允许和动员经理人参与到组织预算编制的过程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流动和共享,以及提高组织管理绩效[2]。
Shields 和Shields (1998) 通过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出预算参与的原因有如下方面:掌握环境信息,传递组织内部信息,加强组织内部协调,强化对员工的激励,提高员工的成就感,降低预算松弛。认为预算参与的前提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外部环境难以把握,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性,主管上司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3]。
Chong,Eggleton 和Leong (2005) 为了研究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度,他们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发现外部环境变动性是影响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在外部环境变动性强的情况下,越能减少预算松弛,同时越能提升预算参与的实施效果。由此得出,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Larissa和Robert J.Parker(2008)的研究主要关注了预算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垂直信息共享这一因素,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路径分析,他们发现:垂直信息共享是理解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效果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自下而上的信息共享能够让上级获得更多下属的个人信息,而预算参与和组织承诺因为能够有助于实现这种由下而上的信息共享过程所以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同时他们认为,当上级的领导风格为关怀体贴型时才会鼓励下属参与预算过程;当预算指标做为下属的业绩考评指标时,处于对组织公平性的考虑上级才会鼓励下属参与预算过程。
1.1.2 我国学者研究综述
郑石桥(2008)以我国519家企业为对象,被调查企业范围覆盖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环境不确定性、任务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三个角度对企业的预算参与需求进行度量,验证了预算参与需求与预算参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1]。
胡晓玲(2012)利用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由55家企业组成的519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以郑石桥选择的三个角度,对预算参与需求和预算参与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8]。
李志斌(2012)利用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某国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预算参与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对国有企业预算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其实证研究的结论是管理者的控制点、组织的分权程度、预算强调程度对管理者的预算参与度均有正向的作用,但外部环境竞争程度对预算参与度则无显著影响。
目录
引言 1
1 文献综述 2
1.1 预算参与的原因研究 2
1.1.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2
1.1.2 我国学者研究综述 2
1.2 预算参与的后果研究 2
1.2.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2
1.2.2 我国学者研究综述 4
1.3 预算参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研究 4
1.4 文献评述 4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5
2.1 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的假设 5
2.2 预算参与与组织承诺、组织管理绩效的假设 5
2.3 预算参与与预算态度、组织管理绩效的假设 6
3 研究设计 6
3.1 问卷设计 6
3.1.1 预算参与量表 6
3.1.2 预算态度量表 6
3.1.3 组织承诺量表 6
3.1.4 管理绩效量表 7
3.2 变量选择 7
3.3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7
3.4 模型设计 7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7
4.1 基本情况分析 7
4.2 描述性分析 8
4.3 相关性分析 8
4.4 回归分析 9
5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建议 10
5.1 研究结论 10
5.2 研究局限性 10
5.3 建议 11
致谢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 11
附录:调查问卷 13
预算参与对组织管理绩效的影响
引言
引言:预算参与是预算执行者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指在分级管理条件下,允许和动员各级部门(岗位)管理者对本部门(岗位)的预算制定、执行、反馈等进行全面参与的行为过程(郑石桥,2008) [1]。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预算管理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方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我国对预算参与的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预算参与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尽管我国企业实施的参与性预算在实践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适当提高预算指标的真实有效性、促进各个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态度和组织认同感被忽视,这种行为因素的忽视会如何影响组织管理绩效等。我国学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的研究非常有限。但如果管理人员忽视或错误处理类似问题,会极大地降低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使预算参与流于形式。因此,明白预算参与的作用机理对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变量设计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预算参与对组织管理绩效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安徽省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各行业企业的会计部门、生产部门、 销售部门的高管人员、中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主要的研究目的旨在验证预算参与、预算态度、组织承诺及组织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预算参与的效果,试图为预算参与影响组织管理绩效的中间机制提供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企业具体实施预算参与提出了若干建议,文章所涉及的变量有预算态度、组织承诺、预算参与和组织管理绩效。
1 文献综述
1.1 预算参与的原因研究
1.1.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Shields 和Young (1993) 指出,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主要由主管上司掌握,而经理人则相对更了解工作本身的信息,允许和动员经理人参与到组织预算编制的过程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流动和共享,以及提高组织管理绩效[2]。
Shields 和Shields (1998) 通过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出预算参与的原因有如下方面:掌握环境信息,传递组织内部信息,加强组织内部协调,强化对员工的激励,提高员工的成就感,降低预算松弛。认为预算参与的前提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外部环境难以把握,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性,主管上司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3]。
Chong,Eggleton 和Leong (2005) 为了研究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度,他们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发现外部环境变动性是影响预算参与和预算松弛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在外部环境变动性强的情况下,越能减少预算松弛,同时越能提升预算参与的实施效果。由此得出,预算参与与组织管理绩效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Larissa和Robert J.Parker(2008)的研究主要关注了预算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垂直信息共享这一因素,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路径分析,他们发现:垂直信息共享是理解组织参与和组织承诺效果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自下而上的信息共享能够让上级获得更多下属的个人信息,而预算参与和组织承诺因为能够有助于实现这种由下而上的信息共享过程所以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同时他们认为,当上级的领导风格为关怀体贴型时才会鼓励下属参与预算过程;当预算指标做为下属的业绩考评指标时,处于对组织公平性的考虑上级才会鼓励下属参与预算过程。
1.1.2 我国学者研究综述
郑石桥(2008)以我国519家企业为对象,被调查企业范围覆盖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环境不确定性、任务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三个角度对企业的预算参与需求进行度量,验证了预算参与需求与预算参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1]。
胡晓玲(2012)利用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由55家企业组成的519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样以郑石桥选择的三个角度,对预算参与需求和预算参与程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8]。
李志斌(2012)利用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某国有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预算参与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对国有企业预算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其实证研究的结论是管理者的控制点、组织的分权程度、预算强调程度对管理者的预算参与度均有正向的作用,但外部环境竞争程度对预算参与度则无显著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