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概述1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1
2.2 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2
2.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4
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4
3.1 企业内部原因5
3.2 企业外部原因5
4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6
4.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定义6
4.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的功能6
4.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的设计7
4.4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9
5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10
5.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对策10
5.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控制对策11
6 中小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案例12
6.1 研究背景12
6.2 淮安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12
6.3 淮安市应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举措14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表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2
表2 单变量预警模型9
表3 多变量预警模型10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上发挥着至关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处于发展的初期,受外部宏观环境变动、内部资金周转慢、财务制度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应对市场变化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在企业运营时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受企业内部财务分工不明确、资金周转不及时的影响,偿债能力骤减,企业盈利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少,投资者缩减投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恶循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筹资难,较小的生产规模和单一的经营模式很难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企业资金主要靠企业最初投入的积累,即注册资金,而且投资人数少,造成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差,如果管理者不重视风险,及时应对,更可能导致企业的停业或者破产。财务风险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见为转移,面对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只能运用相关手段提前评估风险,做好准备,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然而,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低,监管体系不健全,这大大加大了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难度。本文正是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运作和资金循环的整个过程,预测中小企业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根据企业现状,结合具体案例,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并寻找相关控制对策。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集中于乡镇、县区等发展中地区的特点,中小企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促进城乡协调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指与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的企业相比,规模比例较小、资产占有额较少的企业。通常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作为界定指标。[1]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数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指标作为界定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量指标主要是遵循经营学的角度、通过企业环境、内部财务制度等企业运营本质的指标来判定企业大小。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进行了8次整改,2011年由工信部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中
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是我国现行的界定标准。[2]新标准适用于了国民经济中各种组织和形式的企业,进一步规范了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等84个行业,并进一步明确界定了中小企业,新增微型企业,以便于政府的统筹和发展。部分划分标准如下:
表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职工人数(人) 营业收入(万元)
中型 小型 微型 中型 小型 微型
工业 300-2000 20-299 20以下 2000-40000 300-1999 300以下
建筑业 6000-8000 300-5999 300以下
批发业 20-200 5-19 5以下 5000-40000 1000-4999 1000以下
零售业 50-300 10-49 10以下 500-20000 100-499 100以下
交通运输业 300-1000 20-299 20以下 3000-30000 200-2999 200以下
仓储业 100-200 20-99 20以下 1000-30000 100-999 100以下
邮政业 300-1000 20-299 20以下 2000-30000 100-1999 100以下
资料来源: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整理
2.1.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增加,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秀的业绩,中小企业促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据统计,截至2016年初,我国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约5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3]中小企业不仅贡献了全中国半数以上GDP和税收,也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全民就业率。
我国60%以上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乡镇地区,一定程度上为闲散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机会,增进了农村人民的经济收入,一定意义上缩短了城乡差距。中小企业是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主力军,受国际市场环境的需求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完成从加工为主到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为主的转变,中小企业拥有65%的发明专利权。
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适应性强、变通能力强。(2)市场环境饱和,同行业竞争力弱,成本高,利润少。(3)企业转型快,研发能力强。(4)筹资能力弱,企业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差。[4]
2.2 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2.2.1 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财务风险包括广义和狭义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因经营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的成分,企业实际收益未达到计划收益,导致了生产经营损失。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中任意一个阶段的某个因素都可能诱发财务风险的产生,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狭义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定期偿还负债,这种风险只受负债的影响,负债额越大风险越大。
本文采用广义的观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控制的,存在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是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还有企业运营中发生的其他活动引发的财务风险。
2.2.2 财务风险的分类
按照资金的流动过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风险: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负债筹资引起的、受企业筹集资金不及时、筹资成本过高以及企业筹集的资金未达到预期等原因造成的无法定期偿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5]按成因和发生时间点的不同,经济学家将筹资风险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某一时点受流动资金短缺的影响,不能及时按规定偿还债务本息的支付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涵盖企业经营整个过程的风险,是企业发生亏损,利润为负,无力支付债务而引起的风险。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概述1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1
2.2 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2
2.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4
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4
3.1 企业内部原因5
3.2 企业外部原因5
4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6
4.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定义6
4.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的功能6
4.3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的设计7
4.4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9
5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10
5.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对策10
5.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控制对策11
6 中小企业应对财务风险案例12
6.1 研究背景12
6.2 淮安市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12
6.3 淮安市应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举措14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表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2
表2 单变量预警模型9
表3 多变量预警模型10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上发挥着至关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处于发展的初期,受外部宏观环境变动、内部资金周转慢、财务制度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应对市场变化的资源和管理能力较差,这就导致在企业运营时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受企业内部财务分工不明确、资金周转不及时的影响,偿债能力骤减,企业盈利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少,投资者缩减投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的恶循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筹资难,较小的生产规模和单一的经营模式很难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企业资金主要靠企业最初投入的积累,即注册资金,而且投资人数少,造成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差,如果管理者不重视风险,及时应对,更可能导致企业的停业或者破产。财务风险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见为转移,面对财务风险,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只能运用相关手段提前评估风险,做好准备,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然而,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低,监管体系不健全,这大大加大了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难度。本文正是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运作和资金循环的整个过程,预测中小企业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风险,根据企业现状,结合具体案例,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并寻找相关控制对策。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多集中于乡镇、县区等发展中地区的特点,中小企业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促进城乡协调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业是指与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的企业相比,规模比例较小、资产占有额较少的企业。通常用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作为界定指标。[1]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数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指标作为界定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量指标主要是遵循经营学的角度、通过企业环境、内部财务制度等企业运营本质的指标来判定企业大小。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进行了8次整改,2011年由工信部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中
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是我国现行的界定标准。[2]新标准适用于了国民经济中各种组织和形式的企业,进一步规范了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等84个行业,并进一步明确界定了中小企业,新增微型企业,以便于政府的统筹和发展。部分划分标准如下:
表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职工人数(人) 营业收入(万元)
中型 小型 微型 中型 小型 微型
工业 300-2000 20-299 20以下 2000-40000 300-1999 300以下
建筑业 6000-8000 300-5999 300以下
批发业 20-200 5-19 5以下 5000-40000 1000-4999 1000以下
零售业 50-300 10-49 10以下 500-20000 100-499 100以下
交通运输业 300-1000 20-299 20以下 3000-30000 200-2999 200以下
仓储业 100-200 20-99 20以下 1000-30000 100-999 100以下
邮政业 300-1000 20-299 20以下 2000-30000 100-1999 100以下
资料来源:根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整理
2.1.2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增加,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秀的业绩,中小企业促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据统计,截至2016年初,我国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约5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3]中小企业不仅贡献了全中国半数以上GDP和税收,也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全民就业率。
我国60%以上的中小企业集中在乡镇地区,一定程度上为闲散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机会,增进了农村人民的经济收入,一定意义上缩短了城乡差距。中小企业是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的主力军,受国际市场环境的需求影响,许多企业开始完成从加工为主到科技创新、自主研发为主的转变,中小企业拥有65%的发明专利权。
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适应性强、变通能力强。(2)市场环境饱和,同行业竞争力弱,成本高,利润少。(3)企业转型快,研发能力强。(4)筹资能力弱,企业资本少,抗风险能力差。[4]
2.2 财务风险的定义及特点
2.2.1 财务风险的定义
目前,财务风险包括广义和狭义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因经营过程中各种不可预见的成分,企业实际收益未达到计划收益,导致了生产经营损失。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中任意一个阶段的某个因素都可能诱发财务风险的产生,进而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狭义的观点认为,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定期偿还负债,这种风险只受负债的影响,负债额越大风险越大。
本文采用广义的观点,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无法控制的,存在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是财务活动引发的企业风险,还有企业运营中发生的其他活动引发的财务风险。
2.2.2 财务风险的分类
按照资金的流动过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风险: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由负债筹资引起的、受企业筹集资金不及时、筹资成本过高以及企业筹集的资金未达到预期等原因造成的无法定期偿还资本成本的可能性。[5]按成因和发生时间点的不同,经济学家将筹资风险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某一时点受流动资金短缺的影响,不能及时按规定偿还债务本息的支付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涵盖企业经营整个过程的风险,是企业发生亏损,利润为负,无力支付债务而引起的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