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以洋河公司为例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信息披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层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仅让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了,内部治理更完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就会为“走出去”战略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持续的动力,同时企业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本文以江苏洋河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揭露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洋河股份公司提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以此希望能为之后的上市公司提供一定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及内容 1
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内容1
2.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 2
2.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3
3 江苏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4
3.1 公司简介 4
3.2 江苏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问题5
4 江苏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建议7
4.1 加强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规避意识7
4.2 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8
4.3 加强企业的监督控制 8
4.4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查的质量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在刚开始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还只是自愿性的,而且也没有明确要求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信息。2008年,证监会等五部委共同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我国上市公司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本规范,同时表示也对未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本规范的行为给予支持,其核心内容是五大目标、五大要素。这暗示着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进入强制性披露阶段。2010 年,五部委再次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规定该指引于2011年1月1 日起率先在境内外交叉上市的公司范围内实施,到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范围扩大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所有沪深主板上市公司。而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核心,内部控制缺陷信息逐渐受到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和理论界的关注。通过对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的全面了解,结合企业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客观数据,从中讨论企业当前或未来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和风险,为企业领导管理层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全面的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内部控制信息还可以向公司外部使用公司报表的人员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就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信息披露的质量及数量将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
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内容
2.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式及内容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层根据标准将对本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运行评价信息的有效性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审核信息向利益相关者等公众进行披露的行为[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两种[2]。
强制性披露是上市公司不计成本效益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其披露内容和形式国家做了统一规范,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其是基本要求,如果不按照该基本要求进行必要的披露将会受到来自监管部门的处罚甚至是法律的制裁;自愿性披露是指除强制性披露之外,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披露的信息,如管理者对公司战略及竞争优势的评价、环境保护和社区责任、公司实际运作数据、前瞻性预测信息、公司治理效果等,管理人员自主性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最大特点。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
a)管理层在公司年度报表中做出的陈述。管理层的陈述可分为广义上的陈述和狭义上的陈述两种。广义上的管理层陈述大多数是指发表在报纸、杂志、说明书和年度报表中的材料和相关信息,除了图片和正在审批中的财务材料等,它包括了所有的信息。而管理层狭义上的陈述指的是在年度报表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包括了市场营销、购买信息、管理信息、财务信息和社会信息等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这些信息是来源于董事会和管理层针对公司上一年度的经营情况而进行各方面的概括总结。管理层陈述的主要作用是让投资者能准确了解到管理者对公司情况的分析、对公司未来发展计划的制定,使得投资者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
b)注册会计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报告给出的具有总结性的意见。按照有关规范,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不但要求具备披露管理层的对自己的评估意见和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具体分析评估报告,而且还要给出具有总结性的意见。
c)上市公司发出的报告及对自己情况的评估,上市公司自己公司内部要素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披露,比如公司的控制系统、公司的控制程序、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等,但是上市公司在对信息进行披露的同时也会增加它的成本,而且我国的监管部口并没有明确指出一定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披露,有些公司很少会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单独披露[3]。
上述情况包括了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对内部信息披露的大部分情况。这是投资者获取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主要方法。而在上述这三种形式中,大部分公司对自己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行为属于自愿,而只有招股说明书对公司内部信息的披露做出了强制性要求。但是其实大部分上市公司对信息的披露都不完全,而且对用何种形式进行信息披露,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模糊的界定将产生两个结果:第一,对没有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管理是不具有约束性;第二,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有多种选择形式。
2.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
a)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信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使用者包括公司主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外部单位、部门等等,信息使用者范围广,所以其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造成的影响也较大。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充分的信息,促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则会使投资者与企业的信息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导致内部人员利用信息优势牟取不当利益的机会出现,不利于市场的健全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