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涉入对上市家族企业捐赠支出的影响研究(附件)
在中国市场经济浪潮中,家族企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在企业慈善捐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家族企业面临更替,代际差异显现。本文以二代担任公司高管为涉入标志,根据已有理论,以实证方法得出上市家族企业捐赠支出的数额在二代涉入后显著增加,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捐赠更多,且受二代涉入程度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本文对公益捐赠的代际差异和地区差异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意见。希望二代能更好地继任公司,也希望政府能通过联合企业等社会力量,对我国的公益事业进行扶持。关键词 家族企业,二代涉入,捐赠支出,区域差异
目 录
1 引言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2
2.1 家族企业二代涉入的研究现状 2
2.2 家族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研究现状 2
3 实证研究设计 3
3.1 理论分析和假设建立 3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3.3 变量设置和模型构建 6
4 实证结果分析 7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
4.2 相关和回归分析 8
4.3 实证结论和相关启示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我国的民营经济贡献了经济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力量,而随着这些家族企业创一代的逐渐老去,他们将权力部分或全部地转交给了二代(陈凌、陈华丽,2014)[1]。二代和一代往往存在教育、经验、价值观等很大程度的不同,在企业管理方面便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权利的交接时期,研究二代涉入对企业的影响成为当今的时代课题,并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公益捐赠作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虽然盈利是企业的最初动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慈善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可以反作用于企业,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观念逐渐被世人摒弃,不符合当今的价值追求,实际上也是一种短视行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带来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持续增长。相比和平无灾的日子,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等灾害中企业捐赠的比例和数额有明显的提升,甚至有学者直接将频发的台风作为专门的研究方向,认为这时的企业具有更加突出的政治和声誉动机(潘越、翁若宇、刘思义,2017)[2]。
在企业日常行为活动中,农夫山泉由于其“‘一分钱’公益捐赠活动”,赢得了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又由于捐赠行为的持续性,已经作为企业文化传承下来,得到了广泛赞誉。现在的阿里巴巴在淘宝上也推出了公益计划,按比例募集公益资金,向买家推送和提醒更多关于入驻店家的消息,而我们作为顾客也对这样的店铺更为放心,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好感,并且多数人选择优先购买。在灾情发生时(以汶川地震为例),众多大型民营企业立即捐款至少1000万元,而万科当天只捐款200万元,后加多宝集团于18日宣布捐款1亿元,引起公众好评,隔天万科迫于舆论压力增加追款至1个亿(杜兴强、杜颖洁,2010)[3]。可见,社会舆论会通过对比,再在捐款的企业里分出优良中下,进而影响我国企业的捐助热情。
同时,在代际差异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运营处于不稳定和摸索改革阶段,继任者们和原有管理阶层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二代需要时机和平台来一展拳脚,但是一代又希望降低风险,减少缓和期所需的时间,从而让二代以自己摸索出的成套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而二代涉入对于家族企业捐赠支出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当今研究领域的缺口,值得我们挖掘和深思。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2.1家族企业二代涉入的研究现状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至少达65%~80%,世界500强中,家族企业占比40%。截止2014年7月,沪深两地交易所有2586家上市企业,其中近三成为民营家族企业(周立新,2011)[4]。可见,家族企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尚未完备,家族企业处在经济转型期,但是我国的民营经济部门仍然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开始步入更替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正在逐渐递出权力的交接棒,中国的民间财富代际转移将于五到十年后迎来高峰。二代进入家族企业,掌控经营着企业的运作,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是两代同时管理,虽然很多二代成员还没有完全接管,但这表明不少家族企业已经进入跨代经营时期(梁强,2013)[5]。
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传承得好不好取决于很多因素,代际差异不可避免,主要是价值观的差异。企业创始人在培养和筛选潜在继承对象的过程中,会向二代传递一系列有助于企业传承发展的价值观,有助于保持企业传承过程的稳定性和不同阶段的一致性,公益捐赠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价值层面。乐于进行公益捐赠的企业更加在乎社会参与度和公众评价,而帮助他人作为一种道德品质,也是这些企业家修身齐家的经营之道。对比父辈,二代会有更高的学历,甚至是海外经历,与传统企业文化会产生碰撞。只有融合两代人的优势,才能找到更适合的发展道路。很多二代在接班的过程中尝试进行新道路的开辟,但囿于经验的不足最终又回归了老的一套流程中来,受原有企业价值观的“纠正”,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停滞不前,更是一种倒退,那么对于二代的打击和企业的成长来说是双重负效应(王晓燕,2012)[6] 。所以,接管企业,既是传承,又是创新,把握好尺度和方法,才能赢得未来。
2.2家族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研究现状
毋庸置疑,盈利性组织的任何一项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企业进行捐赠支出,必然是经过博弈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从企业主观角度来看,捐赠动机分为三类:工具性目的则为经济动机,主动履责或帮助他人为积极义务,迫于社会规范或为缓解利益相关者压力为消极义务。企业捐赠行为能在竞争环境中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
目 录
1 引言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2
2.1 家族企业二代涉入的研究现状 2
2.2 家族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研究现状 2
3 实证研究设计 3
3.1 理论分析和假设建立 3
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3.3 变量设置和模型构建 6
4 实证结果分析 7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
4.2 相关和回归分析 8
4.3 实证结论和相关启示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我国的民营经济贡献了经济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力量,而随着这些家族企业创一代的逐渐老去,他们将权力部分或全部地转交给了二代(陈凌、陈华丽,2014)[1]。二代和一代往往存在教育、经验、价值观等很大程度的不同,在企业管理方面便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权利的交接时期,研究二代涉入对企业的影响成为当今的时代课题,并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公益捐赠作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虽然盈利是企业的最初动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慈善行为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可以反作用于企业,使其获得更多的利润。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种观念逐渐被世人摒弃,不符合当今的价值追求,实际上也是一种短视行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带来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持续增长。相比和平无灾的日子,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等灾害中企业捐赠的比例和数额有明显的提升,甚至有学者直接将频发的台风作为专门的研究方向,认为这时的企业具有更加突出的政治和声誉动机(潘越、翁若宇、刘思义,2017)[2]。
在企业日常行为活动中,农夫山泉由于其“‘一分钱’公益捐赠活动”,赢得了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度。又由于捐赠行为的持续性,已经作为企业文化传承下来,得到了广泛赞誉。现在的阿里巴巴在淘宝上也推出了公益计划,按比例募集公益资金,向买家推送和提醒更多关于入驻店家的消息,而我们作为顾客也对这样的店铺更为放心,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好感,并且多数人选择优先购买。在灾情发生时(以汶川地震为例),众多大型民营企业立即捐款至少1000万元,而万科当天只捐款200万元,后加多宝集团于18日宣布捐款1亿元,引起公众好评,隔天万科迫于舆论压力增加追款至1个亿(杜兴强、杜颖洁,2010)[3]。可见,社会舆论会通过对比,再在捐款的企业里分出优良中下,进而影响我国企业的捐助热情。
同时,在代际差异的影响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运营处于不稳定和摸索改革阶段,继任者们和原有管理阶层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二代需要时机和平台来一展拳脚,但是一代又希望降低风险,减少缓和期所需的时间,从而让二代以自己摸索出的成套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而二代涉入对于家族企业捐赠支出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当今研究领域的缺口,值得我们挖掘和深思。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2.1家族企业二代涉入的研究现状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至少达65%~80%,世界500强中,家族企业占比40%。截止2014年7月,沪深两地交易所有2586家上市企业,其中近三成为民营家族企业(周立新,2011)[4]。可见,家族企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尚未完备,家族企业处在经济转型期,但是我国的民营经济部门仍然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开始步入更替时期,我国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正在逐渐递出权力的交接棒,中国的民间财富代际转移将于五到十年后迎来高峰。二代进入家族企业,掌控经营着企业的运作,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是两代同时管理,虽然很多二代成员还没有完全接管,但这表明不少家族企业已经进入跨代经营时期(梁强,2013)[5]。
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传承得好不好取决于很多因素,代际差异不可避免,主要是价值观的差异。企业创始人在培养和筛选潜在继承对象的过程中,会向二代传递一系列有助于企业传承发展的价值观,有助于保持企业传承过程的稳定性和不同阶段的一致性,公益捐赠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价值层面。乐于进行公益捐赠的企业更加在乎社会参与度和公众评价,而帮助他人作为一种道德品质,也是这些企业家修身齐家的经营之道。对比父辈,二代会有更高的学历,甚至是海外经历,与传统企业文化会产生碰撞。只有融合两代人的优势,才能找到更适合的发展道路。很多二代在接班的过程中尝试进行新道路的开辟,但囿于经验的不足最终又回归了老的一套流程中来,受原有企业价值观的“纠正”,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停滞不前,更是一种倒退,那么对于二代的打击和企业的成长来说是双重负效应(王晓燕,2012)[6] 。所以,接管企业,既是传承,又是创新,把握好尺度和方法,才能赢得未来。
2.2家族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研究现状
毋庸置疑,盈利性组织的任何一项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企业进行捐赠支出,必然是经过博弈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从企业主观角度来看,捐赠动机分为三类:工具性目的则为经济动机,主动履责或帮助他人为积极义务,迫于社会规范或为缓解利益相关者压力为消极义务。企业捐赠行为能在竞争环境中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