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会计服务行业本质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商业化色彩也在不断加重。安然事件发生后,会计师事务所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公共会计服务行业营利模式的讨论,对商业化现象的反思实质上是关于行业本质的思考。本文从国外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轨迹出发,概括得出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公信本质。在此基础上,以安然—安达信案为例,深入探讨行业本质、商业化、利益冲突、道德风险的关系,并提出解决过度商业化问题的概念框架。最后,本文利用前文分析得出的结论,并结合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现状指出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公共会计服务;本质;利益冲突 目录
0 引言 1
1 国外公共会计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1
1.1 工业革命以前 1
1.2 工业革命以后 2
1.2.1 英国 2
1.2.2 美国 3
1.3 发展历程分析 3
1.3.1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产生于两权分离关系的确立 3
1.3.2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 4
2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本质 5
2.1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简要介绍 5
2.1.1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业务类型 5
2.1.2 公共会计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6
2.1.3 公共会计服务的受益者 6
2.2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重要特征——独立性 7
2.3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本质 7
3 国外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现状中的利益冲突 8
3.1 利益冲突的背景 8
3.2 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 9
3.3 利益冲突的发生机制 10
3.4 利益冲突的解决方法 11
4 安然—安达信案 12
4.1 案例简述 12
4.2 安达信失败的原因分析 13
4.2.1 过度商业化趋向 13
4.2.2 丧失实质上的独立 14
4.2.3 丧失形式上的独立 14
5 后安然—安达信时代的反思 15
5.1 保持适度商业化,避免过度商业化 15
5.2 非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4 安然—安达信案 12
4.1 案例简述 12
4.2 安达信失败的原因分析 13
4.2.1 过度商业化趋向 13
4.2.2 丧失实质上的独立 14
4.2.3 丧失形式上的独立 14
5 后安然—安达信时代的反思 15
5.1 保持适度商业化,避免过度商业化 15
5.2 非增信服务的开展不能影响执行增信业务的独立性 16
5.3 建立有利于形成公信保障机制的概念框架 18
5.3.1 致力于行业职业化发展 19
5.3.2 建立声誉机制 20
5.3.3 道德和法律并重 20
6 对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启示 21
6.1 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发展历史 21
6.2 我国资本市场上审计失败现象时有发生 22
6.3 对频发的审计失败案的原因讨论 23
6.4 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建议 24
结论 25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公共会计服务行业本质的研究
0 引言
目前,我国公共会计服务行业商业化现象日益严重,受不当利益的驱使,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留住客户,不惜放弃应有的独立地位;也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增加收入,不惜在职业道德上做出让步。以上种种违背公共会计服务行业本质的现象往往以损害社会公众对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信任程度和注册会计师的声誉为代价,换取自身的经济利益。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公共会计服务行业里最主要的服务提供者,其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数量都在显著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收入也在逐年递增,但是国际四大与本土所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有很大距离,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由此呈现的会计师事务所追逐商业利益的趋势日益凸显。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近年来不断爆出的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的公司会计丑闻就是公共会计服务行业过度商业化的后果。在商业领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商业组织正常的价值取向,但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其本质的限制使其盈利模式不能等同于一般组织的商业化模式。会计师事务所的过度商业化,会加剧社会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会因此而受影响,并最终影响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身处利益冲突中心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增信服务与非增信服务能否共存?若能共存,又如何权衡两者的关系?是牺牲专业品质保证商业利益?还是将品质视作行业生存的根本,尽最大可能地保障服务质量?优先追求商业利益以维持正常运营还是优先保障专业品质以守护行业本质?上述问题如何回答,实际与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本质息息相关。只有在明确公共会计服务行业本质的情况下,才能对行业的发展指出合理的方向,也才能为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1 国外公共会计服务行业发展历程
1.1 工业革命以前
17世纪股份公司(Stock Company)的出现,债权人和股东作为财产所有者对财务报表有所要求。股份公司由于可以在短期内吸收大量资本、开展大规模经营活动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会计岗位在经济组织中的地位,因而会计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迅速扩大。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应负担起对投资者更多的财务信息披露义务,而投资者对于公司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需求又催生了会计领域的自由职业者。后来,出于促进工商业持续发展,稳定金融市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政府也加入到需求公司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队伍中[1]。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s Collapse)就是一个可用于展现前述图景的例证。该事件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直接导致了市场对完善会计监督的要求。当时,民间独立第三方会计师查尔斯﹒斯内尔(Charles Snell)受聘对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的子公司索布里奇公司(Sawbridge Company)进行调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公司舞弊案的审计。1720年,英国议会颁布《泡沫公司取缔法》(亦称《1720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令》),明令禁止创立股份有限公司以保护公众利益,直至1862年,议会明确认可会计的应用有助于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事实,并恢复了股份制[2]。
工业革命之前会计行业的发展,虽然产生了专业的会计职业团体,制订了相应的组织规范包括准入原则、职业身份认定程序等等,复式记账方法也在工商业活动中广泛运用,但是由于企业的资本不是来源于社会公众,出于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无需也不想另付成本对社会进行信息披露,故公共会计服务无从谈起。但可以肯定的是,前述会计事件的发生为后来公共会计服务行业的兴起奠定了社会认知基础。
1.2 工业革命以后
1.2.1 英国
18世纪英国的大多数会计业务处理发生在律师事务所,当时的会计师与古巴比伦的记录官一样,拥有许多职能,任务的多样性和技能的复杂性,阻碍了会计成为一门职业。19世纪工商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会计师,企业财务方面需要专业的账务处理人员,资本市场新出现的融资方式需要拥有专业能力的财务信息审计人员。企业破产清算时,政府为保护债权人利益,通过一系列的《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