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的纳税影响M企业实证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M企业影响分析 3
2.1 M企业介绍 3
2.2 M企业固定资产情况介绍 4
3 M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意义 7
4 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对企业纳税影响程度分析 9
5 固定资产折旧角度对纳税筹划的对策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快速的上升,也使得企业的压力也更大,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没那么迫切,反而机器的运作要求越来越高,机器的更新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过剩的产能问题迫在眉睫,落后产能要被淘汰的问题也很迫切。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国家更加加大鼓励企业创新力度,加速产业的换代升级,“十八大”开展以来,国家政府也制定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其中之一便是固定资产的折旧优惠政策,这可以让企业在不同的优惠条件下进行不同的选择获得企业的一些资金流。在较发达国家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早已遍地采用,它们此来降低企业负担,减小压力,并且加快设备的升级。为了实现我国的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好的面对发展机遇,更迅速的提升产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企业投资新的设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时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在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以及安抚作用。它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还提升了企业设备的更新效率,更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举多得,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也优化了经济产业结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企业可以在优惠政策下减轻税收带来的负担,大量增加可用的资金,取得一定利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进行研究。比如早期的Hotelling(1925)、Baumol(1971),通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从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纳税影响进行了简单的研究[1]。再如,eating和zierman(2000)这两位学者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的产生对于纳税的动机因素进行了研究[2]。
20世纪50年代初,David Green Jr.和George H.Sorter,在1959年的“Accounting Review”上面发表了“Accounting of obsolescence--A proposal”的一篇文章,系统的介绍了他们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个人看法,文中提及的“计算现有的固定资产价值,将其账面的价值减计到现有的价值中去”,成为了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和折旧关系思想的先行者[3]。
印度税务学者亚萨思维(1987)在他《税收筹划》一书中指出,将纳税筹划定性为“在一切有利条件下,利用税收的法规,享受到尽最大的税收利益”[4]。
加州大学博士梅各斯(1987)在《会计学》中提出,“人们合理且合法的计划自己的经济活动指的是通过一些合理方式使得自己能够缴纳很少的税收,所使用的方法称为税收筹划”。
Strongh和Mever与Elliott和Shaw(1987)关于资产的减值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当企业的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时,企业的目标变为提取更多的减值准备,为了将来企业更好的发展的提升作更好的“管理会计中的生化武器”。
美国的税务专家萨斯威提出:税收筹划是“对纳税活动的安排,纳税人通过全面利用税收的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的税收在内的一切资源,从而得到最大化的税收利益”。
德国人马勒太克(2000)认为,公司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税收的统筹安排,从科学以及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财务安排中应该将纳税筹划这一板块独立出来,创建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独到的理论和方法[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固定资产的研究涉及到纳税层次依托企业的不同性质甚至不同时期的纳税政策以及折旧政策都有着复杂的选择方案,具体如下:
刘静(2000)指出,从税收筹划的特点来认识是不够指出税收筹划在理论上能否行得通的。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来看,系统分析了对税收筹划税收的因素影响。
丁丽冬、王柯(2001)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着手,分析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有无形资产比重技术较大、规模较小,且设备先进和产品生命期较短,大多为高价值的产品,研发费用投入大和人力占有一定重要比重。
唐维模和宋世高(2012)指出各个国家一般情况下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处理,国家为了鼓舞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促进技术的进步而允许其对一些资产实行部分加速折旧。
赵美娜(2015)指出,我国企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要提高企业国际之间的竞争力,就要实现制造业之间的转型升级,以期望能够获得双赢,增大自身的企业竞争力,更好的发展。
邹少明在《浅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一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中提出,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直线法来计提折旧。所以,为了让企业早日享受折旧政策红利,公司须更快加速折旧,使得资产更新速度得以加快,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顾非凡在《浅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中提出目前,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加速折旧方式,它鼓舞了投资,也发展了生产,延缓了国家的经济衰退,实践证明他们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合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得来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合理的运用,将会有利于发展经济,也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为企业谋福祉。
严晨智的《企业税收筹划实务》中,固定资产折旧额可以抵消当期的收入减少企业成本,由此达到减少税前的利润的效果,从而使企业来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合理选择可以为企业减少不少税收支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每个行业都多少的存在着管理上以及运行上的难题,在我们的国家,经济形势更是变化多端。M企业作为高新企业,且是与科技联系最紧密的行业之一,M企业的财务战略关乎到该企业长久的发展,它的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纳税影响复杂多样。因此,企业只有进一步研究自己的纳税相关的财务战略能否符合当前的世界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经过了调查发现,在实务中,许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战略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通过对M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对自身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战略的结构调整,结合国内外对纳税战略问题的研究探讨,加深对企业固定资产财务战略内涵的认识以及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存在的不同纳税问题和处理方案的更深认知。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M企业纳税影响分析
2.1 M企业介绍
M企业是由广东省某公司和法国某公司于1998年共同合资组建而成。公司开始建设于1995年,厂址在广东省某经济开发区。投资额约2,8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700万美元。广东省某公司占新公司股份51%,法国某公公司占新公司股份49%。厂房占地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M企业主要包括铸造区域和机器加工区域以及其他的区域。M企业作为机械生产类的高新企业,现今拥有大约五千名专业素质深厚的员工及领导。公司年销售额已经突破7000万美元,90%的产品用于出口,销往美国巴西等地。M企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完备的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M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是生产及销售各种的发动机设备和配套的零件,其产品应用于全球的汽车、大型运输的交通工具甚至飞机的零件等。 M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全新、高效、诚信”的宗旨,以精准的制造工艺作为产业依托,先进的制造技术作为创业先导,不断引进大型项目和培养高端人才。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M企业影响分析 3
2.1 M企业介绍 3
2.2 M企业固定资产情况介绍 4
3 M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意义 7
4 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对企业纳税影响程度分析 9
5 固定资产折旧角度对纳税筹划的对策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快速的上升,也使得企业的压力也更大,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没那么迫切,反而机器的运作要求越来越高,机器的更新要求也越来越高。解决过剩的产能问题迫在眉睫,落后产能要被淘汰的问题也很迫切。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国家更加加大鼓励企业创新力度,加速产业的换代升级,“十八大”开展以来,国家政府也制定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其中之一便是固定资产的折旧优惠政策,这可以让企业在不同的优惠条件下进行不同的选择获得企业的一些资金流。在较发达国家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早已遍地采用,它们此来降低企业负担,减小压力,并且加快设备的升级。为了实现我国的企业的转型升级,更好的面对发展机遇,更迅速的提升产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企业投资新的设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时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在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方面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以及安抚作用。它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还提升了企业设备的更新效率,更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举多得,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也优化了经济产业结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企业可以在优惠政策下减轻税收带来的负担,大量增加可用的资金,取得一定利益。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进行研究。比如早期的Hotelling(1925)、Baumol(1971),通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从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纳税影响进行了简单的研究[1]。再如,eating和zierman(2000)这两位学者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的产生对于纳税的动机因素进行了研究[2]。
20世纪50年代初,David Green Jr.和George H.Sorter,在1959年的“Accounting Review”上面发表了“Accounting of obsolescence--A proposal”的一篇文章,系统的介绍了他们对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一些个人看法,文中提及的“计算现有的固定资产价值,将其账面的价值减计到现有的价值中去”,成为了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和折旧关系思想的先行者[3]。
印度税务学者亚萨思维(1987)在他《税收筹划》一书中指出,将纳税筹划定性为“在一切有利条件下,利用税收的法规,享受到尽最大的税收利益”[4]。
加州大学博士梅各斯(1987)在《会计学》中提出,“人们合理且合法的计划自己的经济活动指的是通过一些合理方式使得自己能够缴纳很少的税收,所使用的方法称为税收筹划”。
Strongh和Mever与Elliott和Shaw(1987)关于资产的减值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当企业的管理人员发生变动时,企业的目标变为提取更多的减值准备,为了将来企业更好的发展的提升作更好的“管理会计中的生化武器”。
美国的税务专家萨斯威提出:税收筹划是“对纳税活动的安排,纳税人通过全面利用税收的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的税收在内的一切资源,从而得到最大化的税收利益”。
德国人马勒太克(2000)认为,公司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税收的统筹安排,从科学以及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财务安排中应该将纳税筹划这一板块独立出来,创建出适合自己企业的一套独到的理论和方法[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固定资产的研究涉及到纳税层次依托企业的不同性质甚至不同时期的纳税政策以及折旧政策都有着复杂的选择方案,具体如下:
刘静(2000)指出,从税收筹划的特点来认识是不够指出税收筹划在理论上能否行得通的。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来看,系统分析了对税收筹划税收的因素影响。
丁丽冬、王柯(2001)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着手,分析出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有无形资产比重技术较大、规模较小,且设备先进和产品生命期较短,大多为高价值的产品,研发费用投入大和人力占有一定重要比重。
唐维模和宋世高(2012)指出各个国家一般情况下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处理,国家为了鼓舞企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促进技术的进步而允许其对一些资产实行部分加速折旧。
赵美娜(2015)指出,我国企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要提高企业国际之间的竞争力,就要实现制造业之间的转型升级,以期望能够获得双赢,增大自身的企业竞争力,更好的发展。
邹少明在《浅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一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中提出,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仍然采用直线法来计提折旧。所以,为了让企业早日享受折旧政策红利,公司须更快加速折旧,使得资产更新速度得以加快,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顾非凡在《浅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中提出目前,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加速折旧方式,它鼓舞了投资,也发展了生产,延缓了国家的经济衰退,实践证明他们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合国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得来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合理的运用,将会有利于发展经济,也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为企业谋福祉。
严晨智的《企业税收筹划实务》中,固定资产折旧额可以抵消当期的收入减少企业成本,由此达到减少税前的利润的效果,从而使企业来减少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的合理选择可以为企业减少不少税收支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每个行业都多少的存在着管理上以及运行上的难题,在我们的国家,经济形势更是变化多端。M企业作为高新企业,且是与科技联系最紧密的行业之一,M企业的财务战略关乎到该企业长久的发展,它的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的纳税影响复杂多样。因此,企业只有进一步研究自己的纳税相关的财务战略能否符合当前的世界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经过了调查发现,在实务中,许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财务战略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通过对M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对自身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战略的结构调整,结合国内外对纳税战略问题的研究探讨,加深对企业固定资产财务战略内涵的认识以及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存在的不同纳税问题和处理方案的更深认知。
2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M企业纳税影响分析
2.1 M企业介绍
M企业是由广东省某公司和法国某公司于1998年共同合资组建而成。公司开始建设于1995年,厂址在广东省某经济开发区。投资额约2,8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700万美元。广东省某公司占新公司股份51%,法国某公公司占新公司股份49%。厂房占地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M企业主要包括铸造区域和机器加工区域以及其他的区域。M企业作为机械生产类的高新企业,现今拥有大约五千名专业素质深厚的员工及领导。公司年销售额已经突破7000万美元,90%的产品用于出口,销往美国巴西等地。M企业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完备的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M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是生产及销售各种的发动机设备和配套的零件,其产品应用于全球的汽车、大型运输的交通工具甚至飞机的零件等。 M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全新、高效、诚信”的宗旨,以精准的制造工艺作为产业依托,先进的制造技术作为创业先导,不断引进大型项目和培养高端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