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企业盈利能力诊断以圣之奥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财务报表分析视角下的企业盈利能力诊断 1
2.1 企业传统的盈利能力诊断 2
2.2 企业综合盈利能力诊断应关注的因素及指标 4
3 财务报表视角下的圣之奥公司盈利能力诊断10
3.1 圣之奥公司简介10
3.2圣之奥公司传统的盈利能力诊断11
3.3圣之奥公司综合的盈利能力诊断13
4 财务报表视角分析盈利能力的局限性15
4.1客观因素导致的局限性15
4.2主观因素导致的局限性15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附件119
附件220
附件321
1 引言
前美国证监会主席亚瑟.莱维特说:“财务报表的真伪取决于其数字的真确性、开放性、透明度,只有诚信经营所取得的实际成果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玩数字游戏,操纵利润,提高占比率等方法只能欺骗投资者一段时间,欺诈伎俩被揭露之时,也是公司覆亡之时”[1]。
会计的基础表达方式是数字,对会计工作的总结是以数字反映的财务报表[2]。财务报表是展示公司信息的重要形式,深受各方关注。财务报表诊断实际上就是为会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近况、展望企业未来,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手段[3]。
诊断企业的盈利能力,传统的财务报表一般依据利润率加以评判,利润率越高,则表明企业的盈利性越好,反之则越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只对利润表分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等进行分析,获得完整的公司经营发展状况。本文以淮安市圣之奥办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设备有限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诊断,通过诊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财务管理诊断提高该公司的盈利能力,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但是由于财务报表自身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只有正确得处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降低局限性的影响,才能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 财务报表分析视角下的企业盈利能力诊断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在对一家公司投资之前,我主要看该公司的财务报表[4]。财务报表一般包括会计报表及附注部分,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报告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某一时期内的盈利情况;现金流量表则提供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关于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有关讯息。会计报表附注用来阐明企业使用的会计政策,并对会计报表中的项目进行描述。
盈利能力亦被成作收益能力,是指企业是否能获取利润和获取利润的水平,也被称为企业的资本增值能力,体现为一段时间内企业收益数额的高低。有一种普遍的认为,盈利能力无论对投资者和债权人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稳健的财政状况体现了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利润率[5]。
2.1 企业传统的盈利能力诊断
企业盈利能力是企业运用经济资源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基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基础,通过表中一系列项目的逻辑关系构建一组指标,但是传统的企业盈利能力诊断常用指标是以利润表为基础的,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收益率和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等六个指标[6]。
a) 营业收入利润率
营业收入利润率是指企业营业利润率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营业利润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相反的,数值越低则企业的获利能力越低。营业收入利润率是分析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b)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之间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成本费用利润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相反的,数值越低则企业获利能力越低。但此数值与成本总额和费用总额都相关,数值高时可能与成本或费用的降低有关,也可能出现成本和费用都降低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c) 总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就越高;相反的,数值越低则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就越低。但此数值还与收益额和资产占用额有关,所以要关注收益和资产的构成情况。
d)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利润净额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带来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净资产的使用率就越高,投资者的利益就越有保证;相反的,净资产收益率越低,则企业净资产的使用率越低,投资者的利益保证越低。
e) 投入资本收益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入资本收益率是指净利润与所有者投入资本平均额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取得回报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投入资本平均额
一般情况下,投入资本收益率越高,表明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创造的利润越多;相反的,数值越低,表明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的回报率越低。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这一数值的比较,得出是否再继续投资的决定。
f)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反映了经营现金在利润净额中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能够合理控制收入费用与现金收入之间的关系,有充足的现金保障,能够持续地经营并且盈利质量较高,同时也表明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较为合适,收账政策较好,能够保证日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相反的,如果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越小(小于1),说明企业不能够合理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有效地收回,使得企业随时可能发生现金短缺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当净利润大于零时,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应当大于1,同时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的数值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越好。
虽然传统的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如果仅仅使用常用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存在以下缺陷:
1) 常用指标只能反映过去而不能反映综合情况,不利于评估企业未来价值的创造能力。
2) 常用指标可能会被蓄意更改,为了更好地展示企业较高的获利能力,使得企业会计管理者有意操控利润。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比重越大,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反之则流动性越弱。流动资产比重较大,可能是与货币资金、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和存货 都有关联。如果比重过大可能会导致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过多,使得生产能力降低,因此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