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服装行业的分析

目 录
1 引言 5
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财务管理现状 5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特点 5
2.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7
2.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7
3 服装行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8
3.1 服装行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8
3.2 服装行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8
3.2.1 财务控制薄弱,资金管理混乱 8
3.2.2 财务管理模式欠规范,管理观念陈旧 8
3.2.3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9
3.2.4 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缺乏战略性和科学论证 9
3.2.5 部分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10
4 服装行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10
4.1 资金合理配置,加强财务方面控制 10
4.2 完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10
4.3 科学投资决策,防范投资风险 11
4.4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11
4.5 优化财务管理的模式 11
4.6 合理配置企业资产 12
4.7 完善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12
4.8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3
4.9 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 13
4.10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4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当前我国的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小企业正是凭借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拥有灵活的经营方式、廉价的组织成本、便捷的转移方式等多种优势,成为了我国甚至在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部分。因此,在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基数庞大、土地面积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虽然中小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间,但是其中破产的也不在少数,最主要的还是出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因此,为了使得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中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发现和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与相关的对策和意见。
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财务管理现状
2.1 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特点
中小企业顾名思义就是指与本行业的企业相比起来企业和生产规模较小的的企业,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来说中小企业的概念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来形容,一般来说都是用一定的数量指标和质地来表示形容的。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金额、销售额、雇用人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主要是指从遵循经营学的角度,能反映企业经营本质特征的指标。例如,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性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一体等。按照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质的规定,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即使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下达到了中小企业的标准,从质的方面仍不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很多特殊的地方。第一生产规模较小。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存量水平较低,资信程度不太高,筹措资金也就相对困难,因此生产规模扩张较为缓慢,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在品种、质量、标准文化程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大型企业难以相比,所以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第二从生产规模、数量、经营方式和竞争力上来看,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还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的。首先在生产规模上,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量上,由于中小企业相较于大企业资信程度不高,所以在资金的筹措上也具有一定的困难,这样就导致了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能力上面大大不如大型企业。尤其在技术上的缺乏,进一步导致了与大企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与大企业相比,生产规模相对就小了。其次,在企业数量上来看,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中小企业的数量较多。截止到2013年底,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达到了4200多万家,在全国企业的比重是非常大的,60%的经济总量都是由中小企业产生的。尤其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我国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中小企业占得比重都高达98%到99%。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阔,例如在制造业、农业、运输业、服务业等都有涉及。再者在经营方式上来看,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灵活,具有投资金额较少、见效较快的特点,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宽以及项目丰富,经营体制上较大型企业来说也是比较灵活的。最后,由于中小企业的固有缺点,导致它的竞争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寿命较短,从而进一步导致中小企业破产率较高。
中国中小企业崛起于中国工业化初始阶段和经济转轨时期,因此,还带有这个特定时代下的明显特征。(1) 数量大、比重大。2015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亿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提供工资性收入。随着国家反垄断的规范化,国家将加大对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垄断的监管力度,依靠行政和技术进行垄断的机会逐渐弱化,相反,国家在财税政策、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创业兴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大、最具内在活力和动力的企业群体,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将发挥主导作用。很显然,中小企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2) 产出规模小、技术装备率低。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小型企业的巨人化,由于技术装备率低,产出规模小,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3) 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小企业既不像大中型企业那样,多为国家投资兴建,因而多为国有企业;也不像资本主义国家的那样,多为私人投资兴建,因而多为私有企业。而是既有国家投资兴建的企业,也有大量属于劳动人民集体所有的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个体(私营)企业。(4) 组织程度差。中国的企业,大企业是大而全,小企业是小而全,在生产领域专业化协作程度差,在销售方面缺少固定的渠道。(5) 生产经营市场调节。在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下,在计划经济时期,尽管提过大、中、小型企业并举的口号,但国家计划实际上是偏重于大型企业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忽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得不到政府计划的保障。改革开放前,中小企业只能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生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中小企业才得到迅速发展。(6) 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国内经济的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压力:① 就业压力,② 自身素质低下的压力,③ 资金短缺的压力。由于中国人口多,经济相对不发达,劳动力过剩是长期存在的压力,为了增加就业,便要多办中小企业。(7) 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就业压力和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又由于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在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随着论文的完成,即将划上句号。在这四年之中,学校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感谢各位老师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使我初步具备了一个职场人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视野。在的学习,对自己来讲是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必将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感谢您们,各位老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74.html

好棒文